当前位置:中国早报 >> 社会新闻

不墨山亭传承民俗文化 幸福小城留住乡愁记忆

编辑:张兆伟 发布时间:2024/12/30 来源:中国早报
分享到:

1_副本.jpg

 锣鼓声声,鞭炮阵阵,辞旧迎新,其乐融融。   

   中国早报山东讯(王海涛  通讯员 文/李卿)2024年12月27日,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山城街道沙河头民俗文化乡村记忆馆开馆了,村民们忙里忙外,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听这里的村民说,记忆馆里还有爱心食堂,当地的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都可以到这来吃饭,孩子们还可以到这来体验学习农耕文化、非遗文化,学习才艺表演…… 

这一切好事儿源于枣庄市委市政府安排的挂职第一书记,张龙书记说起…… 

2_副本.jpg

   1990年入伍,在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航天指挥控制中心服役16年后,2007年转业到地方,曾荣获全市道德模范提名奖,全市岗位学雷锋标兵等荣誉称号。挂职后通过走访了解到本村很多民间艺人因各种家庭原因,把祖辈流传下来的手艺无法施展,只因重大节庆活动大家才自发聚到一起,搞搞气氛,或者接到商演机会挣点钱,购置点平时教学体验用的道具等等,为了能传承传统文化,大家都在坚持着,于是张书记就走访了167位村民,拜访了两名参战老兵,30名党员,25名退役军人,又不断走访挖掘有本土特色的皮影戏,柳琴戏,鲁南大鼓,唢呐小号等5名老艺人,新注册30余人的演出服务团队,演艺项目有民俗舞龙舞狮,舞蹈队,腰鼓队,皮影戏,鲁南大鼓,山东小鼓,莲花落,川剧变脸,山东快书,柳琴戏,小品,相声,三句半,歌曲,戏曲等非遗民俗节目。      

3_副本.jpg

   艺术团一直常年坚持进校园辅导非遗文化社团课,免费为孩子们购买演出道具、服装等,并为孩子们购买糖葫芦、皮影戏道具,做手工技艺培训课。既传承弘扬了非遗文化,又丰富了幼儿园孩子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4_副本.jpg

   沙河头民俗文化乡村记忆馆又来源于这个爱心食堂的志愿者满福厚冯玉荣夫妻俩,为儿子盖的婚房孩子不住闲置了,张书记就和夫妻二人商量可否改造建成民俗文化乡村记忆馆,把村里的老木匠、大铁匠、农耕用的耙子、木犁、独轮车都收集来“让现在的孩子们见见以前老辈都怎么生活的”……一拍即合,说干就干,张书记带着大家到滕州民俗馆等地参观调研,历时一月余,就得到了爱心人士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毕世振将军和刘胜如将军,民政部社区养老基金会王山和桑兆波,北京市民革秘书长王俊松,中国爱心工作基金会副秘书长兼北京市军友保安集团总经理陈显锋,山东东营金盾司法学校枣庄校长张伟。山亭金飞驾校李金元,著名画家张切易,省级传承人刘杰,省级传承人刘进潮,省级传承人项彪,收藏家宗西善等爱心人士的捐赠和支持,村民听说后也陆续的捐赠了家里不少压箱底的宝贝,风烛年残的纺车,锈迹斑斑的犁耙……  

5_副本.jpg

   沙河头民俗乡村记忆馆也得到了山亭区文化馆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指导成立了演艺团体,并挂牌“山亭区非遗传承教育基地”这是集非遗研学、体验、展示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在这里,每个人都可以近距离接触传统文化,感受非遗文化的力量,激发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参与。让更多人了解和传承我们山亭区宝贵的文化遗产,也为促进文化交流搭建良好的平台。  

6_副本.jpg

   记忆馆的落成即是展示山亭区村情村貌的重要窗口,更是张书记、爱心人士和村民们齐心协力,无私奉献的功绩结晶,是传承沙河头村历史文脉的文化丰碑,其留  住了乡愁记忆、弘扬了传统文化、涵养了文明乡风、增强了群众的认同感、归属感、使命感,为推动乡村振兴“凝心聚魂”注入了强劲精神动力。  

7_副本.jpg

   张书记倡导村民们能牢牢抓住、切实用好这一独特资源传播好党的声音、讲好山亭故事、在全面建设“不墨山亭 幸福小城”的新篇章中留下精彩浓重的沙河头笔墨。也诚挚地邀请各地来宾和朋友们,一同走进沙河头民俗文化乡村记忆馆,开启一段穿越时空的记忆之旅。共同见证山亭人民智慧力量和地域非遗文化的魅力。

值班总编:邱天


在线咨询
QQ:1030896568
新闻爆料
huaxiazaobao@126.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