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热新闻

查看手机网站
“头一碗”书记治村记
——记长垣市南蒲街道金寨村党支部书记杨永昌
中国早报河南讯(曹道伟 王自亮)杨永昌有着多重身份:长垣市南蒲街道金寨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长垣市党代表、长垣市委党校兼职讲师,长垣市纪委监委特邀监察员,长垣市“传帮带”导师,新乡市人大代表…可村民称呼最多的是“头一碗”,为什么?因为他带头改革村里红白事铺张浪费,无论谁家办事一律吃大锅菜,他第一个去吃。在他带领下,金寨村移风易俗,刹住了吃喝攀比风。但他带的“头”,可不只这一个。
抓党建,民在心头
金寨村位于产业集聚区中心,随着产业集聚区入驻项目增多,每年都有涉及该村的征地任务,因当时村干部工作方法不得当,与群众沟通较少,导致干群关系紧张,一度成为南蒲街道的“乱村”。
2014年年底,杨永昌未与家里任何人商量,参加了第八届村换届选举,并高票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接这么个烂摊子,图个啥?”得知结果后,杨永昌妻子跟他生气。杨永昌说:“图啥?图名,雁过留声、人过留名,作为一名党员,就要对得起党员身份,就要给党争名。”
这是杨永昌真实的想法,选举之前,在街道领导谈话时,杨永昌内心也有一番斗争,他知道农村工作不好干,特别是党支书书记,“宁掌三军,不管一村”嘛,但是,共产党员怎么能只为自个呢?
担起来,怎样干?查找“病因”是关键。杨永昌领村支两委一班人经过调研,找到了问题的关键。“老百性怕村干部乱花钱,咱就把它公开,一分一厘都写上去。”杨永昌说。
新官上任三把火,杨永昌这第一把火就从财务监督抓起。在他的积极协调下,村里成立了监督委员会,由公认的德高望重的老人、党员、群众代表组成,共同监督每一笔资金的使用。此外,村里又成立了矛盾化解小组、红白理事会、老年协会等,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 。
他还带头建立了干部党员承诺制度、党员干部理论学习制度、“三会一课”制度,通过抓党建,“两委”班子建设逐渐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办实事,干字当头
当官避事平生耻。在金寨村有两个微信群,一个杨永昌实名注册,另一个是“潜水”状态。前一个用来安排工作,后一个就是听取民生意见,发现群众期盼。杨永昌上任后,找准群众呼声最大、期盼最大的问题,一项项去解决,一件件去干。
——解决村民办事难。在南蒲党工委、办事处的指导下,从推动电子化办公入手,创新村级组织管理制度,实现党务、村务管理的规范化、电子化、透明化,率先使用征地、失地、粮食直补、低保、五保等各种款项即直接汇入群众账户的“一卡通”,给群众提供了方便。
——解决村民吃水难。多年来,金寨村及周边群众吃水不便,有的在自家院里打一口小井,有的群众则要赶到三四里以外的南蒲社区拉水。杨永昌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他积极协调沟通,最终,南蒲社区所辖村庄第一座直接从社区引来的深井水成功接通。如今,金寨群众喝着甘冽的水,念着打井的贴心人。
——解决村民出行难。原来,村里道路年久失修,群众出行不便。金寨村地处城市规划区以内,按照规定,不允许私自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修路费用成了难题。杨永昌立即召开议事会讨论,经过核算,杨永昌决定,“只要群众有意愿,我个人出资承担修路费用的10%,另外的部分由村委会和群众各承担一半!”
杨永昌上任以来,新修建村内道路3500多米,硬化大小胡同15条,新安装路灯186盏,建设大小广场5个,村内基础设施渐趋完善,村路巷道干净整洁、房前屋后绿树成荫。
战疫情,冲在前头
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疫情让长垣处处人心惶惶。接到上级通知以后,杨永昌大年初一5点就起床开着村里的巡防车来回喊话劝阻群众走亲拜年。早饭顾不上吃就号召党员报名成立党员先锋队,安排部署运用网格化管理的优势,党员和网格员、挨家挨户做好宣传防控工作,排查登记外来人员,建立党员联户走访台账。
他天天用因上火而嘶哑的嗓门劝导群众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安全要待在家里,他自己却一刻也没有待在家,吃住都在值班室,有时忙起来到中午一点才想起吃饭(方便面)。其间杨永昌80多岁的老母亲由于行动不便,不慎将腿摔断,杨永昌违心地叫弟弟和三个姐姐送到医院医治,老父亲说:“儿啊,不能为了工作不要恁娘啊。”杨永昌含着热泪:“现在疫情防控到了关键时刻,我作为咱村负责人、要为咱村两千多人负责、不能有任何差错、责任大啊!俺妈看病花多少钱我自己拿,我真走不开!”他还带头为村里捐助防控物资5000余元,出资2000余元为村里低保贫困户购买生活物资,还通过组织向武汉捐助10000元。自古忠孝难两全,危难关头的挺身而出,舍小家为大家,感动了群众。很多村民见了他就劝,杨书记,一定要注意休息,照顾好自己的身体。
幸福路,大有奔头
乡村振兴最关键的是产业振兴,杨永昌上任以来,一直想着
怎么把经济搞活,发展金寨集体经济,带领群众共同致富。金寨村原一有些村集体资产,被个人占据或闲置。他带领村两委班子一家家做工作,把原本闲置和被侵占的集体资产陆续收回。借势产权制度改革,成立村级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通过清产核资、厘清权属、聘请第三方评估,目前,村集体固定资产达到2800余万元,盘活量化资产450余万元;集体每年收入26万元。
村民富了,文化生活也要跟上,投资12万元建设的文化宣传服务站,拥有各类图书万余册;投资36万元建设的标准化党群文体广场设施齐全;开展“好媳妇、好婆婆”评选、道德讲座等活动,成立作家协会、书法协会、空竹队、秧歌队等团体……每年春节杨永昌还自己出资1万元为村里的单身老人购买过冬棉衣,开展“支部送春联、处处增党辉”的活动,免费给群众发春联,让每家每户都贴上党支部的春联,占领党的阵地。
如今的金寨村,打牌吵架的少了,学习干事的多了,乡风民情得到了很大提升。每到晚上,灯火通明,歌声飞扬,村民在广场上唱歌跳舞,一派欢乐祥和。
就因为杨永昌和党员干部事事带头、处处带头,金寨村取得了飞跃的变化,党群关系、干群关系日趋融洽,也获得满满的荣誉:多次被评为南蒲街道“红旗村”、长垣市“文明村”、连续三年被长垣市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被新乡市委评为“基层党建示范村”,被省委省政府评为“省级文明村”等称号。杨永昌同志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疫情防控”先进个人等称号。
微雨后的金寨,花红柳绿,春风拂面,空气中也带着一股泥土和花香夹杂的甜润气息。游走在金寨,感受着它的美丽,再一次为它的蜕变而感叹。这个自匡人畏孔而得名的村庄,在杨永昌带领下,正奔走在乡村振兴的金光大道。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