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晚,桃溪镇突降大雨,处于自然灾害易发点的该镇东川村4户村民的安危,牵动着镇党委、政府的心。接到上级的转移指令后,当晚8时,桃溪镇人大主席梁燕和同事一起迅速赶到了东川村,拉响警报,挨家挨户组织村民疏散撤离。“在将这4户村民撤离后,为安全起见,我们又将附近的8户村民也转移到临时安置点。”梁燕告诉记者,群众安全大于天,虽然当时下着大雨,但还是在一个半小时内,将12户32名村民平安转移。
村民的有序安全转移,和平时的安全演练密不可分。“有预案、有演练、平时多下功夫,应对时才更加自如。”东川村党支部书记杜剑宇告诉记者,桃溪镇处于南水北调汇水区,进入汛期以来,他们多次进行安全转移演练,全力保障村民的生命安全。
“临时安置点里有电扇、有空调,村里还给我们准备了水和丰富的食物。”村民杨建中指着临时安置点内的空调笑着说,“真的太感谢党和政府了。”
群众平安 心里的石头落了地
“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是我们最大的责任!”内乡县七里坪乡大龙村党支部书记刘双银这样告诉记者。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大龙村赵峪组是七里坪深山的一个偏远小组,距宝天曼峡谷漂流的河边仅有100米,杨光华和另外两户5人就居住在这里。每次下雨,刘双银都十分揪心,河水会给群众造成生命财产威胁。
7月20日晚,雨量大增,刘双银接到乡防汛指挥部转移群众的电话后,就立即赶到杨光华家,组织他们马上转移到了安全的地方。随后,刘双银还不断打电话询问情况。谁知次日早上7时,杨光华的电话突然打不通了,这可急坏了刘双银。难道是发生了危险?刘双银立即和同事前去查看,可此时河水漫过了通往赵峪组的大桥,他们决定绕道13公里翻山去查看杨光华和其他人的情况,走到一半路程时,刘双银终于接到了杨光华的电话,原来是手机没电了。
“接到杨光华报平安的电话,我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刘双银说。
紧盯河面 眼里只有群众安危
7月21日下午6时许,在内乡县城区清心路湍河河堤下,城关镇东风村党支部书记刘宗汉正带着巡河队进行防汛巡逻。
“定人定岗,24小时不间断巡河,主要负责提醒群众不要在河边钓鱼、洗衣服、游泳,以免发生危险。”刘宗汉告诉记者,进入汛期以来,他的眼里只有自己所负责的这1000多米长的湍河河段,“我和队员吃住几乎都在河边,家里人也知道责任重大,都很支持我们的工作。”
城关镇负责应急管理工作的秦英龙向记者介绍,湍河是内乡人的母亲河,进入汛期,城关镇负责4600米湍河段的防汛任务。为了确保防汛万无一失,城关镇每个村都有巡河队,镇村组三级网格化管理。并成立了由120名基干民兵组成的救援队和80人的蓝天救援队。“防汛工作不可麻痹大意,每一个人都要有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心,恪尽职守,勇于担当,确保群众的生命安全。”秦英龙告诉记者。
巡查水库山洪危险区、安全转移安置群众、严密监测水位变化……正是这些在防汛一线的日夜坚守者,不畏艰险,在风雨中为群众撑起了一把安全的“大伞”。
向所有奋战在防汛一线的人致敬!
记者 李金玺 张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