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早报 >> 早报文学

散文︱拜谒周祖陵

编辑:王光兴 发布时间:2024/08/20 来源:中国早报网
分享到:

                 谭文革

 

 周祖陵是位于甘肃庆阳市庆城县城郊一座高山上的陵地,那里的是后稷之子、夏太康时期周首领、周朝先祖不窋。若上朔,则不窋是黄帝的来孙。不窋不是平凡之人,经他开创和后人多代努力奋斗,最终建立了周朝,周朝享国祚近800年是中国历史上存续时间最长的朝代。

 QQ图片20240820082955.png

2023年9月,我因应邀参加“宁县苹果杯”全国业余围棋邀请赛而第一次到甘肃庆阳,本想去拜谒周祖陵,因时间仓促而未去成,甚为遗憾。今年8月上旬我应邀携夫人去甘肃平凉参加“崆峒杯”全国女子业余围棋赛的相关活动,刚好路过庆阳,从平凉返程时特意在庆阳停留3天,去庆城拜谒周祖陵是必须的

 

8月10日上午8点多,庆阳市围棋协会梁荣智老师驾车与韩小辉老师一起来酒店接我,目的地就是庆城。小车在董志塬上飞驰,不一会就上了高速,路的两边绿色,近处树林远处原野都是绿色的这时,我不由想到茅盾《白杨礼赞》中的句子:“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毯子。”然而我看到的裸露黄土地很少,可见经过几十年的治理,黄土高原的绿化率越来越高环境越来越好了。

 

小车很快驶出高速路,进入了县际道前面就是一段较长的下坡路。梁老师告诉我,现在已驶出董志塬进入了沟壑区,不远就是庆城县城了。到了县城旁,我们并未进城,而是从城墙右下的一条路继续前进。梁老师有意减慢了速,我观看左边的高大城墙、路右下的河流和右边远处的青山。当然,最吸引我目光的是右边远处的青山,因为是我和夫人此行特意去拜谒的周祖陵所在地。

 

进入周祖陵景区,梁老师礼节性地问我是徒步山还是坐车上山?我毫不犹豫地选择徒步,因为只有徒步才能表达内心的敬仰和虔诚。长期爱读历史和国学的我,对周代有特别的崇敬,其原因大致有三:一是周代有800年国祚,说明当时社会制度好、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百姓安居乐业;二是周代思想家特别多,诸子百家都出现在此代,其思想理论高度直到今天都少有人超越;三是周代文化繁荣,其优秀的诗歌和散文让后人叹为观止。

QQ图片20240820082915.png 

从河谷仰望,整个周祖陵就是一座高大的山,山很绿亦很有灵气。梁老师不愧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毕业于北京商学院的才子和庆阳有名的水土保护专家,在与我的交流中,“高山仰止”四个字他脱口而出。确实,站在山上,我们都有这种感觉,而感觉是情不自禁、油然而生的。

 

不窋在华夏历史上是一伟大的人。夏太康时期,他继任其父后稷之职为农官,农官相当于今天的农业部长,而在那个吃不饱、穿不暖古时期,“农业部长”特别重要,不仅关系民生,而且关系社稷。然而因太康德衰,诸侯叛之,致使朝纲大乱,不窋亦失其官,于是他率领周族庆城一带定居,以此为根据地开始了先周早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活动。

 

不窋教民众将以前低矮的地穴改为宽阔的窑洞,这样百姓居住条件大为改善;他教民稼穑,重视农耕,这样粮食大丰富;他提倡养猪养牛养鸡、种植果树,这样百姓生活质量大大提高。不窋为庆城、庆阳的农牧业及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自然这里成了中国农耕文化的发祥地。

 

有粮食,人才不会饿死,因此粮食产量决定落的人口规模。不窋通过参加生产劳动,不断摸索改进耕种技术,并传授给广大百姓,从而推动部不断提高粮食产量,这样周族部落人口规模不断扩大,越来越兴旺。这为若干年后周朝的建立打下了坚实基础。周朝建立后,又把先进耕种技术推广至全国,从而使华夏的粮食总量不断提高,人口数量也不断增加,周朝的综合实力大大领先于当时的其他国家或民族,以致“四方来朝”“八方来贺”

 

为了确保周族部落的绝对安全,不窋带人详细勘察地形选择两河交汇中间宽阔塬地修建了城池,后人称之为不窋城即今天的庆城县城所在地,县城的三角地即为不窋当年的居住

 

我和大家一样怀着敬、虔诚的心开始沿石级上山,到达山腰某个高度时,停下歇一歇。我与梁老师一边眺望远方,一边交流着,似乎突来灵感,竟然探讨起我俩都未研究过的风水学来。向山下望去,山坡上有一块很大的平地,平地两边各有一座带状的山,这地形整体看上去就似一型龙椅,平地是面,两边的小山就似椅两边的长扶手,而后面山体就似坚固的靠背,这种地型确实很神奇。

 

继续慢慢向上,当到离山顶不远的位置时,上是一排宽阔而陡峭的长石梯,顶端耸立着一块高大、雄伟、威严的牌坊,上有四个厚重刚劲的字——“肇周圣祖”。梁老师告诉我,上面就是山顶了,周先祖不窋的陵就在上面。大家一步一步往上,当完第822级石级时就到达了山顶。山顶平坦宽阔,正前方是周祖大殿,正面的左前方有一个碑亭,亭里立一块大石碑,高约四五米,很宽又很厚,上有“周祖陵”三个大字,后就是周先祖不窋之陵,亭的左边立了一块大石碑,那是明代嘉靖皇帝下旨立,上书“周不窋之陵”。

 

我在不窋之陵前毕恭毕敬来了90度的鞠躬,以表达对周先祖的无限敬意和缅怀。我之所以如此虔诚,其实还有一个原因,即今天华夏的谭氏子孙很大部分是周先祖不窋的子孙后代,其中也包括了我。据考,史上有“周穆王封懿公于谭”的记载,懿公系周文王同母弟弘农西虢侯虢仲的直系后人,六世西虢侯的三弟名懿者官拜车骑将军,因讨伐东方诸侯之乱有大功,周穆王曰:“卿之兄居宏农列侯爵,今封卿于谭列子爵矣,再立殊勋乃复侯爵”,于是周穆王封懿公于谭国,此后懿公的子孙后代即以谭为姓后来谭氏族人有一支从山东迁至江西,数百年前江西谭氏族人又有一支迁至湖南湘中即今天的涟源一带。

 

另据考,当的谭国在今天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市一带,因为在其龙山镇武原河畔的城子崖发现了闻名于世的龙山文化遗址,而这里就是当年古谭国的都城。对此《诗经》中有两首诗可为辅证,一是《诗经·卫风·硕人》提到了谭公,二是后来的谭国大夫赋了一首《诗经·小雅·大东》。

 

周先祖不窋后,其儿子鞠陶继任首领。鞠陶为了为父寻找最好的陵地,调集最好的风水占卜师在城池四周察看,最后确定城池东面的东山山顶为不窋的陵地。不窋陵朝向西方,其后人的城池朝向东方,各取向,这是符合风水学的。不窋之陵居山,朝向西方时刚好可护佑子孙后代兴旺发达,周人最终得到了天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完全变成了现实。

QQ图片20240820082936.png 

鞠陶也是一伟大的人物,他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励精图治,周族部落继续发展壮大。他后也葬于周祖陵山,具体位置至今不详。鞠陶之子公刘一位伟人物,他目标远大,审时度势,鉴于庆城地少沟多,河流不大,客观上限制部落的发展壮大因此毅然决定率领周族部落南迁,到达幅员辽阔、土地肥沃的董志塬即今天的宁县地域。周族部落在宁县发展了9代,继续壮大,到第10代首领古公亶父时,他又作出了影响中国历史走向的重大决定,率领周族部落继续南迁至陕西西岐,在西岐经古公亶父、季历、文王三代的奋斗,武王顺势而为乘势而上,最终问鼎天下,建立了周朝

 

从周先祖不窋迁庆阳到周武王建立周朝,共经历了15代人持续不断的奋斗,这宛如进行长跑运动的接力赛,共有15棒,每一棒都很重要,每位队员都必须强大,任何一棒接不好就会导致整个队伍的失败。周族人最终成功了,说明他们的每一棒都很优秀,承前启开,继往开来,不断壮大,后来中原得鹿。

 

站在高大的“肇周圣祖”牌坊下望,山下有平地,平地有河流,河流对岸上是庆城古城,再往前是远山,山一层一层的,仿佛万山来朝。周祖陵所在的东山高大巍峨,气势磅礴,雄伟壮丽,钟灵毓秀,郁郁葱葱,确实是华夏西北很少见的一处风水宝地。而这样的风水宝地在华夏大地至少还有一处,那就是江南韶山的虎歇坪。

 

此前我从未研究过有玄学味道的风水学,对于此我无所谓信也无所谓不信。然而当我拜谒了韶山的虎歇坪和庆城的周祖陵后,对于风水学确实有些相信了。

(写于2024年8月12日)



在线咨询
QQ:1030896568
新闻爆料
huaxiazaobao@126.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