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早报 >> 早报文学

名诗语境下的立命之道和禅意之美

编辑:王光兴 发布时间:2024/08/21 来源:中国早报网
分享到:

 许院旗帜.png

一一许峰诗歌研究第三部《咏物悟道100首》赏析系列第二章

  文/邹中海  图/王光兴

 

一、诗意人生写春秋

      游桐山随感

“青云直上桐山巅,百苦辛劳是少年。

昔日风华今不再,愿守青灯伴佛眠。

这是著名爱国主义诗人许峰老师的一首诗《游桐山随感》,也是诗人离别故土之后重登儿时旧地,抚今追昔而引发的诗情。

 

自研究许峰老师的诗歌以来,我发现中国文人的心里,大都有一种浓稠得化不开的家国情怀,追求的也是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所以不管是北宋思想家张载所说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横渠四句”,还是现当代哲学家冯友兰先生所说的“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不管是屈原沉江明志,以死殉节,还是陶渊明挂冠不仕新朝,归隐南山;不管是岳飞的“怒发冲冠”,还是文天祥的“正气之歌”等等,都是忠义守节民族意气的展现,皆足盖千古。

 

著名爱国主义诗人许峰老师,以他特有的忠义节勇,格局胸怀和生花妙笔,为我们带来了非常正统的诗学文化,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生生不息、最为看重的民族精神和传统,也是中华儿女在任何时代都必须坚守的、代代相传的生存之道,立足之本。

 

本期新讲的四首诗歌,皆出自于许峰老师《咏物悟道100首》中的第二首至第五首,第5页至第9页,即《咏雪》《咏狗》《拜弥陀寺》《游归元禅寺随感》。有著名评论家邓三君老师的点评,著名书画家朱学明老师的绘画。笔者仔细对许峰老师的诗,朱学明老师的画,邓三君老师的评进行了认真的推敲与揣摩,发现非常契合诗人的意境。朱老师的画连工带写,用线条勾勒、立骨,浓、淡墨描绘,比例合理,留白衬托,淡素典雅,形象传神,极富层次,很好地衬托出诗人的艺术风格和特色(工即工笔,写即写意,笔者注。)邓三君老师的点评,寥寥数语,简洁有力,也很好地诠释了诗人想要表达的题旨。

 

诗人的这四首诗,第一首是写景诗,第二首是咏物诗,后两首诗是禅诗。这四首诗俗中有道,道中有禅,禅中有俗,形成了一个“风水轮”般的场景。诗人也是真正把情、景、义、理,融进了诗中。比如第一首《咏雪》,这个题材,历朝历代都有文人吟咏,风花雪月,从来都是文人墨客最喜欢抒发的意象,所以不管是散文,还是诗歌,都较常见,是写景诗文中的一种。清人郑燮的一首诗:“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梅花都不见。”就是以雪衬托出梅的高洁。看似咏雪,实也咏梅。值得注意的是,郑板桥的这首诗只属于古绝,因为只有最后一句符合近体诗格律。通常古绝,并不要求平仄和谐,只要韵相对押一下即可。

大雪2.png 

许峰老师的这首诗,则非常完美,很有古韵的典雅,现场感也非常足。全诗可分为前后两节,写景抒情。前两句为第一节,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画面:诗人站在窗前,凝视远方,纷纷扬扬的大雪,把诗人的诗思,带到了万物一体的景致中一一千山万壑披银妆,此时,银装素裹,大地一片洁白。庄子在《齐物论》中说:“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此情此景,与道家合拍。后两句,由景语到情语,由雪联想到了丰年的景象,回归俗世。尾句升华主题,异常鲜活一一“唯听农家笑声扬。”欢声笑语,很有感染力,把我们也带到了这个情景中,创下了绝妙的意境和美好的心愿!

 

第二首《咏狗》属于咏物诗,写狗的诗人很多,但写出了悲悯情怀的不多。诗人的这首诗,对狗进行了人格化的升华,使这首诗的境界,变得非常高远。在红尘中,诗人是少数几个能用平等的视角,来看待现实生活中比较低等的生物。有此感知,源于内心的慈悲。只具有了这种慈悲,才能把自己放到众生平等的位置上去抒写。在诗人的心里,或许早达到了万物一体、众生平等的境界。所以才不会居高临下、高高在上,以万物主宰的身份去对待自然界的生灵。这首诗不仅可看出诗人的悲悯和众生平等的观念,也看可以出诗人的人道、学识和素养。以修为和行动,回答了张载所说的“为天地立心”和现当代哲学家冯友兰先生所说的“自然境界”“天地境界”。

 

但很遗憾的是,俗世中人大都是俗人,所以狗与其它生物,历来都被看成最下等的动物。后来竟然把人也分成了三六九等,上等人、下等人、人上人或乡下人……这个就让人性的弱点变得非常扭曲。在某些方面,狗的忠诚义勇,远胜于人类。狗不会嫌贫爱富、不会奴颜婢膝、不会赌气变节,哪怕虐待它,它也会忠诚如昔、不离不弃。诗人以《咏狗》为题,并与人做了对比,是发自内心对“狗”的讴赞,诗歌中带有很浓厚的佛家思想,佛家就有“众生平等”的观念;第三首《拜弥陀寺》和第四首《游归元禅寺随感》,虽是禅诗,却通“俗事”。尤其是第四首,更是通过瞬间顿悟,能让红尘中人,放下执念,回归到内心的平静。禅宗的空与静,得到了很好的诠释。执念是俗世中最为常见的东西,比如名利权势,很多人都执着追求、无法放下。第三首则可以看出诗人对得道高僧的景仰和敬佩之情。这几首诗,在下面的章节中,还会有一些补充与诠释,故而暂且不表。

 

二、一生无悔动天神

观音乐视频《我们这一代》随感

/许峰

经年人祸忆犹新,劳筋饿体熬苦行。

问君能有几世修,一生无悔动天神。

 

许峰老师的诗歌诗学,大都含有磅礴大气的儒释道文化和中华传统美德的民本思想。在这里要说明的是,含有并不是等同!他的诗歌诗学,践行的是美育与诗教的双重功能。学习他的诗歌诗学,对人格的塑造与升华,是非常有作用的。现在的社会风气之所以变坏,主要是道德体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没有起到榜样的力量和作用。正因为如此,许峰老师的诗歌诗学,更显珍贵。这对时代风貌的引领,无疑会起到很好的作用。他泥古不固古的理念,也使他的诗歌诗学具有先锋性和独特性。他注重守正创新,在传统的仕隐之道的基础上,结合时代风貌,开辟了第三条路的精神实质。以“天地大美”的宇宙观,践行“成人之美”的美德,自是功德无量。正如诗人所言:“问君能有几世修,一生无悔动天神!”

 

新创建的许峰诗歌研究院,不但会托举很多人新人,也会让一些老将,由幕后走向台前,发挥了他们最大的才学和作用,并且也会被越来越多的读者朋友们喜爱和熟知。

 

许峰老师的贡献,当然远不止在一个“小文学圈“转。他的大半生,献给了祖国的边防事业和城市建设,本身早已功名成就。在退休后搞的文学平台,实际上是他的文人情结和士大夫情怀的体现,和那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民族精神的延续。正是这种精神,传递出了他们那一代人的家国情怀、忠义节气和使命感。

 

我们把他的诗学思想和诗歌,收集整理成理论,也是正能量的行动。不敢说一定能“动天神“,但一定会“一生无悔”。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遭受冲击、各种社会秩序变化、新旧交替、处于迷茫之际,我们这些后学,用可遇不可求的机缘,做一点点事情,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所以也是具有时代意义的。

 

三、人间情愫皆心生

 

研究许峰老师诗歌诗学的目的,不光是传播优秀的诗歌文化,更主要的是学以致用,发挥诗教和美育功能。笔者研究他的诗歌,当然是最直接的受益者。从中学到了很多的知识,更学会了思考,对社会上很多被曲解的事物,也有了新的看法。这对立足于社会,更有了自己的主张,不会被轻易误导。

 

中华美育精神传统,不应该在我们这代人的手里被曲解。只要是在当代美育中,能体现为与天文、地文和人文相交融的“文心”人格的养成,就是儒家、道家和禅宗的美育精神得到具体呈现,就值得提倡。尽管这三种美育传统之间虽然略有差异,但总体精神是相通的,即都主张以人心去感应和顺应天地人之道,达成刚柔与仁义的和谐。

 

北京语言大学艺术学院王一川教授指出:“儒家美育精神体现在,美育的最高目标不在于战胜他人或征服天地,而在于遵循天道以及追求含蓄之美。道家美育精神相信,美育的目标在于个体顺应天道而回归于素朴本性,不以虚妄言行去干预天道而只是回归于天道的素朴之美。禅宗美育精神崇尚空灵之美,这与儒家美育精神和道家美育精神分别标举个体的含蓄之美和对素朴之美的回归不同,主要突出个体物质欲望的消解和心灵沉静自修的重要性。”

 

毛泽东主席在《新民主主义论》中说:“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进而在现代美育制度基础上激活中华美育精神传统,建设一种同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相适应的新型美育方式。许峰老师的诗歌诗学,遵循了这一原则。许峰老师对传统文化去粗取精,达到了合谐的统一。

 

四、禅意不知可容尘

其一、咏雪

2018 年回湖北蕲春檀林镇界岭村祖居欢度春节,恰逢一场大雪,有感而发。

伫立窗前凝远方,千山万壑披银妆。

虫害殁命鸟无语,唯听农家笑声扬!

 大雪1.png

其二、咏狗

戊戌狗年春节和不知名诗人《狗年咏狗》诗。

毕生奔波无禄位,事主护院终不悔。

笑看世间人百态,不如忠犬一声吠!

狗2.png 

其三、拜弥陀寺

丁酉年春,我回故乡省亲,专赴叩拜相邻之当代佛教领袖赵朴初先生故里一一安徽太湖县弥陀寺。据传:先生少小出家,随高僧游历四方礼佛传经,新中国成立后虽官至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佛教协会主席,仍清守自律。至辞世,将数十年工资节省所得数十万元,尽数捐给家乡重建“文革”中被毁的弥陀寺。感朴初先生生平,悟道良多。

佛照无疆亦有疆,凡尘处处隐苍凉。

善由心生自为佛,胜似梵音日绕梁。

 弥陀寺.png

其四、游归元禅寺随感

来无牵挂去如烟,尘缘何必苦相煎。

放下嗔念循佛仪,了脱孽障归元天。

 

下面是邓三君老师分别对这几首诗的点评,在行成此文时,便于齐整,笔者重新做了归纳:

(一)、此诗表现了雪中的原野,雪中的农家,以及雪中呈现出的唯美景象。诗人以白描的手法,通过远与近的景致对比,动与静的画面烘托,让读者的审美情趣得到极大的丰富与满足。这首诗是咏雪,但诗中未着一个“雪”字;诗的主题是表现“瑞雪兆丰年”,但诗中却未出现“兆丰年”这个词,这种高超的表现手法实在高妙。

 

(二)、动物中,狗是人类最早、最忠实的朋友。森林狩猎、雪原运输、缉私查毒、消防防爆、看家护院、盲人导路等等,到处都有狗的忙碌、勤恳、忠诚的身影。尽管如此,它们并没有得到更多的犒赏,却始终无怨无悔,忠于职守。而有些身为高级动物的人,却不知感恩,过河拆桥者有之,翻脸不认人者有之,真不如忠狗的一声吠。此诗表达了对忘恩负义之人的愤恨,读后直呼过瘾!

 

(三)、朴初先生是我国佛学泰斗,无论是佛理还是修身,皆至臻美。诗人从先生的一生修为和善举中,透悟佛理,提出了何以为佛、何以为善的诘问。其告诫人们心地善良,每日从善,胜过每天烧香拜佛。佛在哪里?佛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

 

(四)、这是诗人退休前的诗作,可以看出诗人虽然一直在党政部门从事重要的工作,其实内心没有被名利所惑,而是一心向善。这首诗,表现了诗人透悟人生“遁空一切”的境界,正是因为他的这种思想,所以他就能在岗位上,没有私欲,敢想敢干,做出了一般人所无法办成的事情,创造了他所在市督查办工作的全盛时期。同时他也劝诫世人,为一己之私去争名夺利、明争暗斗,实在有违佛理,很不值得。

 

五、善为心生自为佛

笔者认为:许峰老师的这几首诗,第一首《咏雪》,写出了天地人和、万物共生的生命境界。寥寥几笔便描绘了一个活泼的生命乐境,突显出人与万物相融、自得的内心自由和精神惬意,其如朱熹所谓“即其所居之位,乐其日用之常”,呈现了“直与天地万物上下同流”的气象。这种格外重视生命质量、生活境界的态度和期望,提升了更为广阔的现实空间,因而创造了一种“理想型的现实价值”,诗人的民本思想,在这里也得到了很好的展现。

 狗1.png

第二首《咏狗》,写出了佛家的慈悲,也把“狗”进行了“人格化”的升华,可看出诗人的思想境界。历代写狗的人,大都是虐狗,甚至是杀狗的居多。当代诗人雷平阳的新诗《杀狗》,就是如此。不但没有诗的意味,意境,语言,更是对狗的杀戮。尽管他是鲁奖诗人,也不可提倡。许峰老师的这首《咏狗》,是有史以来真正把狗,当人看待的佳作。由此我们想到了另一本名著,我们认为:《红楼梦》的伟大,不光是胜在以小见大的结构上涵盖了一个时代的缩影,塑造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最关键的一条,就是首次把女人的地位提高到了与男人平等的地位,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如巨石投空,开天辟地。曹雪芹能以男女平等的视角,对待每一个女人,不得不说是跨越时空的进步。他认为“女人是水做的骨肉”,隐喻着冰清玉洁的意思。许峰老师的这首咏狗诗,有相同的意味,并且是跨种族的抒写,所以非常难能可贵。诗的前两句,写出了狗狗的忠诚、勤恳和任劳任怨,后两句发出了无穷感慨:“笑看世间人百态,不如忠犬一声吠!”振聋发聩,令人难忘。诚如诗人和诗评家所言:人世间,人不如狗,狗眼看人低的人大有人在。著名书画家朱学明老师对此诗的描绘,也很有特点,在他画的栅栏、庭院前面,用线条勾勒出几条狗,忠实地守家护院,其中一条大狗和一条小狗,半蹲姿势,头朝天空,也让人感慨万千。总的说来,这首诗,算得上是名诗中的名诗,不光有人性的洞察,更有人格的升华!

 

第三首《拜弥陀寺》,倡导的是人格的高洁。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是流传了几千年的老话。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为了财不择手段,甚至吃“人血馒头”;但仍有的人,却千金散尽,洁来洁去,济世济民。诗人的这首诗,倡导了一种人性的善良,尽管没有与社会上的某些不良现象进行直接的对比,但也很容易让人产生联想。诗无言,意已达。许峰老师的诗歌之所以能有这么大的传播力,除了他本身的文字功底之外,人品也是他诗歌中的硬核,他信道、传道、守道,实质上已立了一根高大的标杆。他创建的许峰诗歌研究院,聚集了各行各业德艺双馨的文化精英两百多名,其中不少是权倾一方的老领导或名扬全国的学者。之所以有这么多的精英学者捧场,就是源于他的高洁,同道同行,吸引了很多同仁们的加盟。他的《咏荷花》,流传甚广,其中一句已成座右铭:“自是洁来还洁去”,其实就是他内心世界的写照。心中有佛的人,才能发射佛光,看到佛光!

 归元禅寺.png

第四首《游归元禅寺随感》,我想借这个话题,谈谈士子情结。“士不遇”是中国古代士人群体面对的普遍精神困境,也是文学史上的经典命题之一。其实这个话题,在现在依然存在,“士不遇“有两种解释:一是指机会难得,一是指机会难求。前者说的是得到了要珍惜,后者说的是可遇不可求。我现在主要谈一谈机会难求这个话题,因为目前这个现象非常普遍。比如很多优秀的大学生,走到社会后,学无所用或工作难找。甚至有一些已走上了领导岗位、怀抱苍生的精英俊杰,抱负也很难施展。尤其令人憋屈的是,很多不如己、甚至消极怠工的人,反倒颇受重用,这确实很折磨人的。但如果在这种情况下,仍然能持一颗初心,尽职尽责,顺其自然,就是大成之美。达到了哲学家冯友兰先生所说的“天地境界”。许峰老师的这首诗,让我们看到了诗人的卓尔不群,拿得起放得下、干脆利落。正如邓三君老师说:“在任上,没有私欲,敢想敢干,做出了一般人所无法办成的事,创造了他所在市督察办工作的全盛时期。”然而在退休后,离开了领导岗位,依然初心如盤,正如诗里所说:“放下嗔念循佛仪,了脱孽障归元天。”放下的是执念,不变的是家国情怀。所以也正是这种精神、洒脱和飘逸,对人有指导意义。回归到本文开头所说,他超越了仕隐之道,走了一条顺其自然的第三条路,抵达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本质。因此,他的诗歌诗学,不仅在当代诗坛取得了很难比肩的新标高,也为读者朋友们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社会矛盾、遇到了困惑时,立了一块带有引导性的指示牌匾,对我们的生存与发展,都有启迪的作用,所以价不可估。

 

在这里特别要感谢许峰老师对本文的指导,并说明,本文中的所有小标题,都出自于许峰老师诗歌中的佳句。下一章节,我们再讲!

一一写于2024年8月19日

 许峰照片3.png 

诗人简介:许峰,1957年3月30日出生于湖北省蕲春县檀林镇界岭村一个农民家庭,1974年高中毕业后当过小学民办教师、大队团支书、党支部副书记。1976年12月入伍到兰州军区,历任战士、连队文书、团宣传股战士报道员、营部书记,师、军、军区司令部新闻干事,其间在解放军报社学习,当见习编辑一年,随军赴云南老山前线轮战半年,是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新闻系首届毕业学员。1988年年底,调广州军区某集团军宣传处任新闻干事。1993年转业,历任广东省惠州市委组织部科员、副科长、科长,市委督查办主任、市委办公室副主任兼督查办主任,市委副秘书长兼督查办主任。在部队18年从事新闻工作15年,自己独作和与人合作发表新闻、言论、诗歌、报告文学等作品1000余篇,其中110余篇获得兰州军区、广州军区和有关新闻媒体优秀作品奖。许峰的事迹曾以“我就是我”为题,被编入《军旅新闻方阵——全军优秀新闻干部风采录》一书,结集出版了《武都路133号》(报告文学集)、《留在绿色军营的记忆》(通讯集)《许峰获奖新闻作品选》《咏物悟道100首》(诗集)《中国百座名山题咏》(诗集)《四季如歌》(组诗集)《许峰诗论》七本书。

 邹中海图片.png 

评论家简介:邹中海,诗人,作家,广东省作家协会第二届作家代表,许峰诗歌研究院院长。有作品选进教辅、博物馆、央视播发和获奖。

 王光兴照片.png 

作者简介:王光兴(晓星) 湖北荆门人,大学学历,中共党员,中学高级退休教师,现任中国早报、中国农业网、人民基层在线、乡村振兴网记者编辑。同时荣获优秀记者编辑奖。湖北日报、楚天法治网、清风网、中国应急安全网、荆门新闻网、荆门文明网通讯员。已经发表新闻作品四千多篇,文学作品近百篇。八十多次荣获国家、省、市级优秀记者、优秀编辑、优秀通讯员奖。

 许院领导名单(新).png

 

 


在线咨询
QQ:1030896568
新闻爆料
huaxiazaobao@126.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