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早报 >> 早报文学

水墨松烟

编辑:张国强 发布时间:2024/08/22 来源:中国早报网
分享到:

作者   袁星忠

 

初秋时节,从县城出发,驱车70公里就来到被誉为“余庆北大门,醉美会客厅”——松烟镇。当站在海拔985米的松烟镇二龙茶山拉膜会场观景平台,俯瞰层层叠叠的高山丘陵,茶山、水库、农田、村庄点缀在村边地头,远眺像一幅幅大大小小的水墨画。


松烟原名“松烟铺”,亦称“争烟铺”,清康熙年间编撰的《余庆县志》始有“松烟铺”地名记载。在清代,各地都设置铺司,派铺兵铺夫传递官府公文,因此松烟称“铺”。松者,山之魂也,木本君子。烟者,云之霞也,如海苍生。松烟者,其名显松柏之节、高洁之气,其意含民本之风、文脉之韵。松烟多指书画用的墨。古代制墨,多用松木烧出烟灰作原料,故名松烟墨。宋赵希鹄《洞天墨录》:“古墨惟以松烟为之,曹子建诗:‘墨出青松烟’。”卫夫人《笔阵图》:“其墨取庐山产松烟,”北宋冠宗奭《本草衍义》载:“墨,松之烟也,须松烟墨方可入药,然惟远烟为佳。”一方松烟墨,寓存着松树的精魂,象征松树精魂的重生。松温柔了,就成了墨;墨温柔了,就成了诗,成了画,成了书法,也成为中国文人的珍宝。松烟墨,成就了中国文人浪漫的想念。


松烟历史悠久,自唐乾符三年(876年)属余庆毛氏土司辖治,历经土司统治725年,至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余庆、白泥两土司改土归流,合置余庆县,隶属平越军民府,下设白泥、余庆、合江三里,辖40余村寨。明清时期,松烟属余庆里辖。如今,松烟地域面积136.8平方公里,与湄潭县、凤冈县毗邻,辖7村1社区,全镇人口3.37万人。


来到松烟,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他山摩岩石刻是非常值得去看看的地方。在这里,我们既可以感受到千年遗存的土司文化,也可以领悟到遵义明遗民文化的他山文化。明崇祯十七年(1644),明王朝灭亡。清顺治三年(1646),明永明王朱由榔称帝,号永历,余庆在永历政权管辖范围内。在改朝换代的动荡时代,战事频仍,永历朝廷内部纷争,身处大批满怀复明希望的官员报国无门,只好离开是非中心的朝廷,归于田园,退隐山野,皈依佛门。


永历四年(顺治七年,1650年),松烟迎来了第一位流寓蒲村他山的郑逢元,郑逢元曾先后任南明朝廷兵部侍郎,总督滇、黔、楚、蜀军务,尚书左都御史、礼部尚书。1650年,为丁父忧,将其父卜葬于余庆城南,奉母居蒲村。《礼记》曰:“父母之丧,三年不从政。”隐居时,寄情山水,潜心学佛,永历政权覆灭后,祝发于云南的宝台山,自号天问和尚。


永历五年(顺治八年,1651年)春,松烟迎来了第二位流寓蒲村他山的钱邦芑,钱邦芑,字开少,号大错,江苏丹徒人。曾先后任南明朝廷监察御史、四川巡抚、右佥都御史、云南府都御史等官职。在其隐居期间,挟卓越之才,曾“五进五出”松烟蒲村,往返于庙堂与尘世之间。至1664年夏,钱邦芑离开松烟前往湖南衡山,1673年(康熙十二年)卒于宝庆,享年71岁。

微信图片_20240822205326.jpg


文化是一个城镇的根和魂。他山文化以松烟蒲村的他山为核心,这一重要的文化现象始于永历四年(顺治七年,1650年),延续至康熙二十一年(1682)钱点离开蒲村。隐居期间,郑逢元、钱点、胡执恭、胡钦华父子等一批南明重臣,在这里著书立说,开坛讲学,传承文明。从而形成了“尊崇文化、尊师重教,亲近自然、以民为本,坚持正义、敢于抗争”的他山文化内核,他山文化充盈着余庆文化之宝库,沾溉松烟及余庆地域文化数百年,影响尤为深远。


《诗经》有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他山”已经成为余庆文化符号。钱邦芑的一生大节凜然,孤忠劲节,浩气雄文,著述颇丰。著有:《他山·易诗》24卷、《外史》40卷、《读高士传》6卷、《古乐府》8卷、《十言堂诗》《十言堂文集》各16卷、《史切》20卷、《诗话》20卷、《蕉书》24卷、《随笔》60卷、《鸡足志》《九嶷志》《浯溪志》《永州府志》《宝庆府志》各若干卷,先后梓行于世。乾隆五十四年(公元1789年),余庆人为纪念“一代文豪”钱邦芑,在县内修建“柳湖书院”、“他山书院”,以誌缅怀。数百年来,松烟他山南明隐士衣袂飘飘,踏浪而至,为松烟留下了深邃的文化记忆。


穿越历史的烟云,斯人已逝,他山依旧。钱邦芑隐居蒲村他山期间,自称蒲村老农,曾依山傍水筑堤为湖,命名“柳湖”;湖中搭台,命名“啸台”;台与岸架桥,命名“宛转”;湖中置舟,命名“恰受”;湖中有泉,命名“珍珠泉”;环屋遍植野花杂果,命名“假园”,纵情山水,煮茶烹酒,啸歌吟词。《他山记》记述他山“幽丽之最”,歌咏他山“山水之离奇”,山上树木葱茂,奇石万态,他山摩崖石刻分布密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钱邦芑将“他山”二字刻于一方陡立如屏的石壁之上。在怪石嶙峋之中,或寄情于景,或赞美山川,或寻幽览胜,或逸兴别趣,或因情抒怀;或装点山水。刻有:“梅仓”“奇峰”“九面峰”“廻岚穴”“霹雳崖”“留云峡”“翠屏”“云房”“云归处”“石帆峰”“留云”“钱开少放歌处”“洞天““应接不暇”“米丈”“断烟”“石浪”“流云”等摩崖石刻十九处,以石为记,流传至今。


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中,桥梁占有重要的一页。桥,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历史文化的载体,见证着一个地方的成长发展与人文底蕴。松烟现存古桥三座:一是宛转桥,建于明永历(清顺治)年间,为“江左大儒”钱邦芑所建,康熙《余庆县志》载:“在蒲村柳湖堤上。上有双桥,故名宛转。”如今古桥上已建公路桥,遗址尚存;二是状元桥,位于友礼村楠木组,建于清咸丰元年(1851年),石桥与桥头树立“永垂万古”石碑至今犹存;三是万寿桥,亦称马渡河大桥,建于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位于马渡河上,桥头东立有“同结善缘”四棱碑。


在觉林村小水组,静静地伫立着一个古村落,它似乎被岁月遗忘,却又在不经意间展现出它独特的风情与魅力。小水王氏古寨始建于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距今已近四百年,依南北两山建两寨而居,方圆1.5平方公里,为防匪患,两个寨内,家家户户四合院围墙都用条石细錾砌成。南面大寨,三重四合院呈阶梯状,下龙门与上龙门与四合院呈轴对称;北面大寨细錾龙门呈八字形,八字形中间是石梯步,进入石门后分左右两边石梯进入石天井庭院。如今尚有石围墙、石龙门、石院坝、石街檐、石雕、石刻等犹存。

微信图片_20240822205316.jpg


驻足明清时期古寨,它像是一位历经沧桑的老者,静静地守候在这里,等待着每一位旅人的到来,用它的古朴与宁静,抚平人们心中的浮躁与疲惫。在小水王家大院的庭院中,如今还保存有一块雕琢精细石板,在石板上雕刻有一首七言律诗:“一泓春水色溶溶,中有玲珑碧玉峰。天影倒涵星数点,苔痕轻锁岫千重。笑指飞云归树晚,闲看游鲤唼花慵。凭栏莫浔清如许,时扶风雷起卧龙。”落款为“岁甲辰孟秋既望吉。”岁月流逝,百年千载,古寨穿越历朝历代的时光,而今犹如一方古玉,愈发显得剔透玲珑,空灵隽永。


松烟人历来重视“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之古训,秉承“耕以养身,读以明道”之民风,究其缘由,窃以为:一则是南明时期郑逢元、钱邦芑等一批朝廷重臣,隐居松烟蒲村他山十余年,开馆授徒,传播文化;其次是毛氏土司统治700余年,毛氏族人可谓人才济济;三是抗战时期,浙大西迁湄潭,而距湄潭仅50余里地的松烟镇,马光灼、马光煌等一批松烟学子考入国立浙大读书学习,还有陈福孝、罗兴模、韩贞祥、王永祥、李纪明等曾被评为国立浙大附属中学的优等学生。


在学而优则者仕的封建时代,平民出身进入士大夫的进阶之路就只能通过读书学习,让自己获得知识和技能,才能走好阶层跃迁之路。清代,在松烟就建有柳湖书院、三合书院等,除书院、团学之外,还建有三字坝毛氏、马家寨马氏、小水王氏、藏宝张氏、关家寨、川主庙、响水寺、安村、新台财谢坝、中乐银上、觉林寺、新台龙洞、老二龙老庙、松烟中街等十余家私塾学堂,供当地学子读书识字,如此浓厚的教学之风,在蛮夷偏远的黔北之地实属罕见,故当地就流传有“余庆文化在江北,江北文化在松烟”之说。


古代,能够考中进士,是无数读书人的梦想,也是一种荣耀和地位的象征。清代,松烟一个小镇就有4人考中进士,他们分别是:毛邑,原名毛之邑,字万侯,雍正五年(1727年)丁未科殿试中三甲九十名,后历任山东章丘知县、云南楚雄知府;毛有信,字心一,号循之,嘉庆十四年(1809)殿试三甲69名,历任广西天河县知县,陕西米脂县知县等;毛有猷,字壮其,号观鸿,一字念庵,系进士毛有信之胞弟,嘉庆二十五年(1820)殿试三甲21名,曾任陕西兴平、神木、泾阳等地知县;张象乾,松烟藏宝人,清嘉庆十九年(公元1814年)殿试二甲80名,官至云南禄丰、乐次、南宁知县,广东惠州知府、鹤庆州知州,其为官刚直不阿,素有“张青天”之称。


我曾经做过统计,清代余庆历史上出了6名进士,其中4人在松烟镇,2人在白泥镇,白泥镇进士为欧阳廷景和余焘两人。松烟毛氏家族在清代有7人考中举人,他们是:毛之燕、毛缙、毛凤产、毛冠群、毛有谟、毛凌逵、毛肇开等,据不完全统计,仅清代一朝毛氏后裔考取功名者超过百余人;民国时期,松烟中乐村毛翼鹏国民党少将被推举为国民政府云南省代理主席。松烟张氏家族在清代有4人考中举人,他们是:张觐光、张拟芳、张集庭、张象恒。在清末时期,藏宝张氏后裔张行健曾远赴日本留学,作为留洋大臣载入史册;新中国成立后,大松村张永政被授予少将军衔。


近代松烟人重视教育之典范,不得不提马家寨,马氏族人主要居住在今天觉林村的龙坪和穴塘坎两个村民组。2004年5月,《遵义日报》资深记者王胜旺采写了一则消息:《余庆有个“博士寨”》,曾斩获中国新闻奖三等奖、贵州新闻奖一等奖。该文记述马氏后人中有博士8人,硕士9人,11人留学美国,3人留学英国,1人留学法国。二十年后,马氏一门共计出了24个研究生,其中有14位博士、10位硕士,以及一百多位大学生。


松烟,在这块浸润着烈士鲜血的红色土地上,演绎着一曲曲可歌可泣的英雄赞歌。1934年10月27日夜,44名失散红军战士被敌人刀劈斧砍于松烟镇二龙村麻窝洞,英勇就义;1935年1月3日至6日,红一、九军团强渡乌江后,途径松烟,北上遵义,松烟群众自发组织欢迎红军;1949年4月,松烟人毛以和成为松烟镇第一位中共党员,参与革命斗争;1950年9月21日,灵官场村农协会主席林友礼在从事革命工作途中,惨遭土匪杀害,为纪念林友礼烈士,松烟区委将灵官场村改名为友礼村。


踏歌松烟乡村里,青山入画水成诗。水是松烟的灵魂,绿是松烟的肤色,水和绿成就了松烟的柔情。松烟镇境内主要有七条河流、七座水库。马渡河、敖溪河、觉林河、毛家河、施家河、八滩河、龙塘河在镇域内蜿蜒穿行;八大水库、九大水库、跃进水库、晏家坝水库、李家寨水库、玉河水库、凌云水库仿若镶嵌在这片土地上的碧玉。丰富的水资源滋润着这片沃土,养育着这方勤劳善良的百姓。


日游花山珍珠井,夜赏水关星宿岩。星宿岩位于集镇西面,四周陡峭,独立成峰,山巅有巨石呈两个穿孔洞,在星宿岩左侧是一片石林,人称“花山”。2010年,松烟本土诗人毛依见此景独特,在此建有黔北最大的碑林,将创作的《转经轮》爱情长诗,镌刻在一米五高的70块石碑之上,并将200余位名人诗评雕刻在山头奇石之上,形成内涵丰富的人文景观。2012年,世界汉诗协会授予星宿岩碑林为“世界汉诗协会诗教基地”。花山如林,星宿为文,松烟的山水仿佛也蕴含了那一分历久弥新的文脉。


漫步松烟街头,舌尖上的松烟,总令人垂涎欲滴。松烟也有属于自己的美食文化,当地流传着一句俗话:“陈糍粑、邱凉水、喻泡粑、官凉粉、娄凉虾。”这里的每一种美食都足以撩拨你舌尖上的味蕾。譬如:松烟黄糕粑,外焦内糯,滋润爽口;松烟绿豆粉,颜色淡绿,吃味清香;松烟血灌粑,糯而不腻,滑爽美味。还有汤粑、清明粑、斑鸠叶凉粉、酸辣汤、晒醋、霉豆腐、米花、提饺、麻糖、腊肉、香肠等等,不胜枚举。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松烟人传承着忠厚仁义、积善好客的优秀品质。松烟人既聪明能干,又勤劳肯干,既朴野,又儒雅,既平民化,又不乏才子气。在松烟,熟人见面,除问“吃饭了没?”外,多半也会问“到哪儿去耍?”由此可见,松烟人喜欢美食,也喜欢旅游。松烟人喜欢歌舞,文艺晚会总是人山人海;松烟人喜欢篮球,在镇上建有高大上的室内篮球馆;松烟人喜欢骑自行车,享有“中国第一骑游小镇”的美誉,年年举办山地自行车大赛,就连省运会的山地自行车比赛也经常在此举行。

微信图片_20240822205305.jpg

一路风景一路行,一程美景一程赏。归程的车上,一曲优美的音乐《水墨松烟》触动我的心弦:“一抹松烟,一页画廊;茶的海洋,谁在徜徉?一缕松烟,一瓣芬芳;骑行天堂,醉美村庄;万顷茶浪,追逐春光;谁把梦想刻在他山的石壁上......”


我不由倚窗呆望:一幅水墨画,在青山绿水间,钟灵毓秀的蒲村他山;人才辈出的博士寨;绿浪翻腾的二龙茶山;湖光潋滟的李家寨水库。用水墨画山画水画含蓄,画人画物画沧桑;用水墨写景写情写惆怅,写花写月写离殇。水墨气韵、山水清流,这就是水墨松烟的完美呈现。

 

作者简介:袁星忠,男,汉族,中共党员,生于七十年代末,贵州省作家协会会员。曾任高中语文教师、余庆报社总编、镇人大主席、县文体旅游局局长、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县政协文史委主任等职。现任余庆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


在线咨询
QQ:1030896568
新闻爆料
huaxiazaobao@126.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