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早报 >> 早报文学

散文│世外桃源白石溪

编辑:ljh 发布时间:2020/11/20 来源:中国早报网
分享到:

原创:谭 文 革


小时候我常听爷爷说到一个地名——白石。爷爷之所以常说那里,是因为那里的人家几乎百分之百姓谭,与我家乡磨石的谭姓是本家,且系亲源较近的宗亲。


后来我参加了工作,曾在蓝田法庭任庭长两年,白石村所在的六亩塘镇属法庭管辖的范围,可我依然没去过白石村。这说明,白石那地方民风淳朴、社会和谐,没有大的纠纷,无案件诉来法庭。

1605831295722781.jpg

前不久,我从涟源九中校友群看到了惠明师兄、连喜师弟发的一些图片,白石有个大水库,其风景美如画,山是翠绿的,水是碧蓝的,宛如一枚巨大的蓝宝石镶嵌在青山之间。同时我得知,原涟源九中的代校长谭顺董老人就是该村的,他为白石水库的修建、乡村公路的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我当即就萌生一个念头,要去白石村看看,一是看看那里的乡亲,那是我儿时记忆中的宗亲;二是看望一下谭老校长,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在涟源九中读高中时,他是副校长;三是观赏美景,采一采风,寻找写作灵感。


我向惠明表达了此意,他立即向我发出了邀请。我是不愿麻烦别人的,惠明只邀了一次,我不敢去,但两天后,惠明又发来邀请,代表村里诚请我和龙老师等人去搞次采风,并希望为白石村赋几首诗、作几篇散文,以宣传一下。


惠明是白石的村秘书,是能够代表村里的,既然该村反复邀请,我们是该去看看并写点文字的,何况现在有这种文化品位和需求的乡村确实太少了。


我告诉了龙老师,他欣然同意,并要我另叫两位同学一同前往。于是我与惠明联系,很快约好了时间。

1605831343193776.jpg

昨天下午四点多,我与国平同学当起了向导,陪龙老师和永忠同学等人上白石村。说实话,我以前未去过白石村,只晓得大致方向,于是打开了手机的导航。


我开车,按导航行进,过了峦峰村,很快就是上山路。只行进了一会儿,导航屏幕上就出现了弯弯曲曲的“之”字道,我要副驾驶位上的爱人立即拿起手机截了几个屏,因这条上山公路的改修扩建,谭老校长大有功劳。


从城区出发,大约20多分钟后就到了白石村,惠明等人已在村口迎接,随后引导我们继续前行,直达风景如画的白石大水库。


在水库宽阔的堤坝上,有三位老人正招手迎接我们。惠明向我们作了介绍,一位是谭老校长,今年八十三了,依然神采奕奕、容光焕发、身材笔挺,子女们都很优秀,事业有成;一位是谭顺主老人,今年八十四了,当了11年支部书记,后人中出了8位本科大学生,最高职级已有副厅了;另一位是谭顺赞老人,今年七十六了,当了10年支部书记,他儿子江山我很熟,虽然很年轻,但已是多年的实职正科了。


这座水库很美,名叫七〇水库,顾名思义,此水库是一九七〇年开始修建的,那时我还只有三岁。毛主席时代注重农业,大兴水利,涟源建了许多大水库,七〇水库只是其中之一。

1605831393149886.jpg

当时的芙蓉公社非常重视,将在教育系统工作的谭老校长抽调回去,任七〇水库建设指挥长。此后很长一段时间,谭老吃住全在工地,他带领群众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努力奋战,最终大功告成。


为这座“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灌溉三个村两千多亩水田的大水库,另两位老人也有大贡献,我为他们点赞。站在大堤上,三位老人与我们谈笑风生,笑容可掬,他们看上去身体都很好,这让人非常欣慰,我祝老人们健康长寿。


“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走进如此美丽的原生态的自然之境,我和同学们的心情非常好,到此一“游”,焉能不去库边和山上走走呢?


我与永忠和国平沿山道而行。初冬的树,基色仍是绿的,郁郁青青,充满生机;鸟儿们唱着悦耳的歌,它们栖居于这优美的环境,当然是快乐的。山上的树木、花草和泥土散发的芬芳,沁人心脾,我不由做了几个深呼吸,感觉爽爽的。


其实我们离开水库不远,就进入了新化地界。这里是插花地,两地山相连,水相融,路相通,人相往,是两县边界的和谐之地。据谭老校长介绍,水库水面有部分属新化之境,坝基建在涟源境内,主要受益范围也在涟源。

1605831423978941.jpg

我们沿着山道还想往前走,可惠明打电话催我们了,要我们往回走,准备去吃饭了。


晚宴是丰盛的,有山上的土鸡、土鸭、本地鱼,还有许多可口的其它菜,惠明还准备了山上蒸的米酒。我来之前是想喝一点酒的,可下山的弯道、陡坡较多,爱人说她不敢开车,那我就不能喝了。


龙老师与三位老人、两位同学及刚赶回的现任支书老谭等频频举杯,我闻到了浓浓的米酒香,更感受到了白石人的浓浓乡情。我和国平与白石还有一层关系,我俩都姓谭,我们感受到了浓浓的亲宗之情。


这里原叫白石村,后来改为了白石溪村。不来不知道,来了吓一跳。白石溪村共有两千多人,出了100多位本科大学生,其中一位系清华大学毕业生,叫谭志军,他是涟源二中(涟源九中更名)毕业的。恢复高考后,该村已有6位公派留学生,部分已学成归来,报效祖国。


这个地方真神奇,竟然出了那么多人才。我想大概有三个原因,一是这里山水极好,既有青山,又有绿水;二是这里民风淳朴,村民质朴,地方和谐,早有耕读之风;三是这里非常重视教育,尤其以谭老校长为代表,在他的推动下,山村教育尉然成风。

1605831443142259.jpg

夜色下的白石溪很美。浓浓的乡情和酒香让我们流连忘返,但时间不早了,龙老师和永忠等人还要回娄底,我们踏上了返程。我小心驾驶,车窗稍开,山上的夜风吹了进来,轻拂于脸上,我的感觉很爽。


(写于2020年11月19日)



在线咨询
QQ:1030896568
新闻爆料
huaxiazaobao@126.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