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热新闻

查看手机网站
广东省写作学会许峰诗歌研究院院刊创刊
编后记
三年前,笔者在朋友的朋友圈,偶尔看到了许峰老师的新诗《中国高铁咏叹》,诗以细腻的笔调,多维度地还原了中国高铁发展史上的一个片断,寥寥数语就高度概括了时代的进程、人性的复杂,也体现出诗人高洁的灵魂。当时全国上下正在讨论,“屎尿屁“是否可入诗。正方认为:诗是高雅的艺术,“屎尿屁“入诗,有伤文雅;反方认为:人吃五谷杂粮,屎尿屁是谁都少不了的事,况且诗是生活的再现,没有必要假正经。有些人甚至引经据典,从古代诗人和国外诗人的作品中找证据加以辩驳。当时正反双方各执一词,谁也说服不了谁,因为都没有令人信服的证据让对方口服心服。笔者也是反对“屎尿屁”入诗的,从小就受正统文化的影响,认为诗歌是文学的皇冠,诗歌的语言是最美的语言,所以诗歌语言必须讲求信达雅,真善美。
然后,看了许峰老师的这首《中国高铁咏叹》之后,才发现正反两方都钻了一个“牛角尖“。正如世界上没有绝对的事物一样,文字其实没有雅俗之分,它们仅仅是诗人作家情感、灵魂与思想的载体。举个例子:屎尿是很臭的,如果人要沾了屎尿在身上,就会臭不可闻,人们也会掩鼻而逃。但如果是跳到粪池中去救人或者当义工去护理孤寡老人而沾了屎尿,是不是更显得高尚?!
许峰老师的诗歌,就是讲述了他在高铁上的一桩奇遇,也就让这段有关“尿”的故事,成了破解诗坛争论的法槌。诗歌的细节尤为动人:“突然/似有细雨从天而降/抬头一看/上铺一位老太太/抱着孙子向下把尿/正要发火/旁边几位乘客/已破口中伤/老太太忙不迭道歉/声音带着诚恐和惊慌/我想/也许她第一次坐卧铺/遇上孩子要拉尿/不知如何是好/无奈上演了不雅的一场/我对老太太说/你带孩子下来/我坐上铺/老太太连连作谢/几位恼火的旅客/这才停止了骂娘”。
两年前,我收到了许峰老师托他的战友夏志红带给我的三本诗集、一本诗论,我才知道许峰老师是早已功成名就的爱国主义诗人。且深为他诗里折射出来的气度所吸引,于是有了更加浓厚的兴趣,也从此开始了许峰诗歌研究。在研究第一部诗歌作品《四季如歌》的过程中,许峰老师约我们到惠州去玩。但我一直没有去,因为我想做一个试验,我们在没有见面之前,是否能根据诗人作品中呈现出来的内容,大致推断出诗人的人格魅力。中国历代文人的走向大致两种:一种是文如其人,知行合一;一种是道貌岸然,表里不一。
阅读许峰老师的诗歌,越觉得他的人品学问都非常崇高,令我非常敬佩,所以越写越高。那个时候也有担心,我的写作是否拔高了许峰老师,这样反而会对他造成不利的影响。因为是想做“试验“,所以我还是坚持自己的创作思路,就是想得出一个结论。
直到一年前……第一部作品只差一篇完稿时,我才和夏志红、默生两位老师,去恵州拜访了许峰老师。见面后才发现,许峰老师远比我们写的要好。他豪爽大气、风度翩翩,很有亲和力,我们在惠州几天,得到惠州文朋诗友的热情款待,惠州的文朋诗友没有不称赞的。
于是,我们回到中山后,就以我们去惠州拜访许峰老师时的这个沟通群,组建了许峰诗歌研究院,没想到一时间群贤毕至、南北大咖云集。由于我们设置了门槛,非德艺双馨者不拉,所以本院人才济济,一直气氛活跃,惠风和畅,堪称当代诗坛表率。
在建群一周年之际,我们大为惊喜。收到全国党、政、军有关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的贺诗、贺文、贺联、贺文和书法艺术作品高达百多篇(首)幅,这么多的社会贤达八方来贺,在历史上都极为罕见。于是萌生了要收集整理成文字的想法。这种想法在许峰诗歌研究院于2024年12月25日正式在暨南大学挂牌、和2025年3月28日许峰老师获得了广东省写作学会终身写作成就奖之后变得异常强烈。但那时我的第三部许峰诗歌研究《咏物悟道100首》赏析系列的评论才进行到第八章,我怕编刊工作会影响到写作的进程,所以只能把这种强烈愿望压在心底。
现在第三部评论系列已进入尾声,我们就有时间先把这些难得的贺诗联曲及其简历梳理出来,编成此刊,当作许院的创刊号。我平时要上班,又有院群很多的事,也需要私下交流,可谓是夙兴夜寐,其中付出的艰辛,肯定是难以言说的,但能为传承我国优秀的诗歌文化尽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又感到十分欣慰。
在此,衷心感谢许峰老师对笔者的提携与扶持;感谢许院顾问团队和三百多位文艺家们的不断推动;感谢暨南大学教授、广东省写作学会胡伟会长的肯定与鼓励;同时,笔者诚挚感谢我的搭档洪新爱社长、王光兴总编、叶小兵副总编的力挺。正是由于亲友们同心协力、认真细致地做好收集、发刊和推广工作,付出艰辛的劳动和汗水,为本刊最终成稿,奠定了最为坚实的基础。
因水平所限,时间仓促,又是本院的创刊号,经验不足,书中难免有谬误之处,敬请方家们指正。谢谢!
邹中海
2025年6月
值班总编辑:邱天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