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早报 >> 早报文学

散文│人到中年享“五福”

编辑:ljh 发布时间:2020/07/02 来源:中国早报网
分享到:


原创:谭 文 革

 

 中国有个成语叫“五福临门”,该成语出自《尚书·洪范》。哪“五福”呢?“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

1593680678655006.jpg

 通俗地说:“五福”是指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善终。东汉时桓谭的《新论·辨惑第十三》则把“五福”定义为:寿、富、贵、安乐、子孙众多。


 以上两个版本的“五福”概念,应是泛指人的一生,从儿童、少年、青年、中年到老年,最后到人生的终结。那么对于人生的中年阶段,是否也有“五福”的说法呢?答案是肯定的。


 明代文学家、哲学家张潮著有《幽梦影》一书,其中有一段话:“有功夫读书,谓之福;有力量济人,谓之福;有学问著述,谓之福;无是非到耳,谓之福;有多闻、直、谅之友,谓之福。”


 认真一数,张潮的这段文字中刚好有五个“福”字。这应该是古籍中对中年人的“五福”概括得最好最全面的一段哲言,无论古代还是当代,这“五福”应是中年人的人生追求。


 人到中年,读书称得上第一乐。宋代诗人翁森说:“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读书好。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中年人若无需为生活忙碌奔波,肯定有不少的闲暇,这时一定要读读书,快乐在书中。


 人生奋斗到中年阶段,家财有了不少积累,养家糊口,卓卓有余。这时可适度接济身边的贫困者,也可适当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当然应把握一条原则,即不要接济、帮助忘恩负义的人。


 “有学问著述”,这是中年人的第三福。世上有学问的中年人不少,然而“有学问”与“著述”是两回事,有学问的人不一定能著述,能著述的人一定有学问。人的一生若能著三五部甚至上十部书,那是丰硕成果,人可以不朽。


 人到中年,若无是非到耳,当然是福。唐代诗人杜荀鹤说:“逢人不说人间事,便是人间无事人。”“人间事”是指他人的是非、对错,并非绝对不能谈论,人必须坚持正义。然而有时应爱憎分明,有时该难得糊涂。他人之是非,还是少说不说为好。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人到中年肯定有一些好朋友,“三年不新,四年不旧”,平时来往也许不太多,关键时却能鼎力相助。


 我已过天命之年,正值人生的中年,我开始享“五福”了。我悟出了中年人的“三暇”理念,即“有点闲暇,工作不忙;有点闲钱,生活无忧;有点闲情,品位不错”。


 二十多年来,我几乎每天都读点书,多则三五小时,少则一二小时,此谓之一福;长期以来,我和家人为公益事业捐款及帮助诸多“五保户”、贫困户的资金合计近40000元,此谓之二福。


 近十年来,我发奋著书,已创作散文200多万字,此谓之三福;我“心中无是非,便非是非人”,此谓之四福;我没有“酒肉朋友”,却有许多好棋友、茶友、文友、球友、泳友、微友等,此谓之五福。


 在这喧嚣的社会和浮躁的时代,能长期坚持读书的中年人确实不多了,能静下心来、耐住寂寞认真著书的人更是少之又少。窃喜的是,这两方面我都是。对照张潮的“五福”标准,我是正在享受“五福”的中年人。


(写于2020年6月5日)



在线咨询
QQ:1030896568
新闻爆料
huaxiazaobao@126.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