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热新闻
查看手机网站
散文│闲与忙的哲学
原创:谭 文 革
汉代《乐府诗·长歌行》云:“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少壮”指的是人的青少年及中年时期,“老大”指的是人的老年阶段,“少壮”时期是该努力奋斗的,只有这样,到了老年阶段才没有伤悲或遗憾。
宋代黄庭坚的《牧童诗》:“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横吹隔陇闻。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这首诗是说中年人的,诗人认为,中年人不应为名利操劳和奔波,要像牧童一样过着无忧无虑、悠闲自在的生活。
“人生难得几回搏”,这种观点认为,人生不能虚度光阴,应不断奋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则认为,人生不应为名利所累,不要为“五斗米”折腰,提倡过悠闲自在的生活。
人生过于忙碌是不行的,若是那样,则身体劳累,心力交瘁,既不利健康,又缺少快乐。人生过于悠闲也是不行的,若是这样,则衣食有忧或碌碌无为,让人生留下太多遗憾。
太忙不行,太闲也不行,这样在忙与闲之间就存在一个度。想把握好这个度,既需要分寸,也需要艺术,还需要一种哲学思维。
我认为,青少年和相对年轻的中年人应以“忙”为主调;老年人身体差了,行动缓了,已接近黄昏,应以“闲”为基调;年龄较大的中年人呢?则应在闲与忙之间不停转换,该闲时要闲,该忙时要忙,做到游刃有余,闲忙有度。
清代文学家、哲学家涨潮的《幽梦影》有一句著名的哲言:“能闲世人之所忙者,方能忙世人之所闲。”
一个人,要想有超群的学识、功业和成就,就必须有超群的理念、思维和思想。不能落入世人的俗套,不应随世俗之波逐流;既不要闲世人之所闲,也不要忙世人之所忙。
要想成为不俗之人,正确的人生哲学是:“闲世人之所忙,忙世人之所闲”。这就是不入俗套,反其道而行之,亦可谓“琵琶反弹”。
今天,我们仍处于一个喧嚣的社会和浮躁的时代。放眼望去,大多数的世人忙来忙去,他们在忙什么呢?社会底层的人在为生存生活而劳碌奔波,社会中层人士正在追名逐利,社会高层的一些人则正在勾心斗角,争权夺利。
“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春秋时老子的这句哲言给了我们最好的答案。别人自以为光辉照人,我甘愿装作糊涂;别人自以为明察秋毫,我甘愿视而不见。
多年前,我也曾“察察”;天命年后,我却醍醐灌顶,豁然开朗,我既“昏昏”,也会“闷闷”。我悟出一个人生道理,中年人要想提高境界、有所成就,就应“闲世人之所忙,忙世人之所闲”。
某些世人奔波劳碌,争名夺利,我不屑一顾,因而很闲;某些世人心浮急躁,不爱诗书,我笔耕不缀,因而很忙。我游刃于人生的闲忙之间,有时很闲,有时亦忙,闲也有味,忙也有味 。
(写于2020年6月3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