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热新闻
查看手机网站
博爱之心跃然纸上 一一读海伦的《光阴深处,庭院岁月》
作者:邹中海
这几天阳光灿烂,心情大好。我随着这灿烂的阳光,在这温暖的季节里,畅游网络和朋友圈。虚拟世界,如高天上的流云,如雨后春笋、如大海深处,真真假假变幻莫测,不可捉摸。但著名作家、评论家季风老师对海伦老师一篇文章的评价,却令我眼前一亮,如酒后春茶。他说:“海伦的这个螳螂文章写得非常好,文章情感饱满,文笔非常有厚度,把许多的人生经验,还有一些美好的正能量思想,正能量的传承,以及人与自然的那种和谐关系,都写得详细丰富,这是个成功的抒写,应该也会给人有一定的教育……全篇读下来,遇见的这个螳螂,也可能是作者相逢了心灵里的自己,这个构思、编排啊,都挺好的……”
看了季风老师的这段文字,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因为我和海伦老师本来就很熟,对她的为人和文笔,也挺欣佩的,曾经也为她写过几篇文评诗评,但对季风老师所说的这篇文章的“螳螂”,我还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评论,也没有见到真文本。因此吊起了我的胃口。在好奇心的驱驶下,我就向远在美国的海伦老师发了信息。请她把这篇文章的原稿发过来。海伦老师很是爽快,不久就把这篇文章发来了。我刚开始时以为,季风老师所说的螳螂应该就是以“螳螂”为题目写的。后来我才发现,是我理解错了,这篇文章确实是写螳螂的,但题目并不是“螳螂”,而是《光阴深处, 庭院岁月》,它已经在美国费城的《海华都市报》第665期发表。季风老师大概也是看到了这份报纸,看到了这篇文章,才有了如此的感慨。
这确实是一篇很好的抒情文章,内容真实,语言生动,借物抒怀。据另一家杂志的朋友透露:这篇文章,因有一种和谐唯美的博爱思想,又在隐隐约约中透露出一丝家国情怀,引起了海外游子的共鸣与关注,所以这篇文章,他们也想转发。目前,已经做好了前期工作,并且已到了终审阶段。
当我收到海伦老师发过来的这篇文章的电子文档后,我确实佩服季风老师和朋友们的眼力,也再次为海伦的文笔所折服!文章描写得非常细腻,意趣盎然。文章是分三节写的,既可以单独成篇,也可以串线成珠整体成文;不仅可以相互独立,也可以相互连接。确如季风老师所说:“ 这个构思啊,编排啊,都很好的。”按照文章的发展顺序和季风老师的有关提示,我一路读了下来,感觉就像是跟着一个个生动活泼的蒙太奇镜头,在庭院深深的花草圣地观看一场人与自然的和谐电影。看过全文后,我不禁为文中优美的文字所打动,也为文章中此起彼伏的文字韵律和丰富有趣的故事情节般展开的内容所震撼。
第一个震撼就是在第一节的一段文字中,现在身为科学家的海伦,竟然在九岁那年,为了让妹妹们读书,曾经辍过学,务过几年农以补贴家中所需!我不知是该为她庆幸还是该为她不幸。但在心里,一个念头呼之欲出,道理就像是观看一艘即将搁浅又被潮水推动,最终驶向海洋的小船,暗暗叫道“ 好险!”难怪季风老师说海伦老师这篇文章的情感真实饱满,有咏物抒怀之意,相逢一个曾经的自己。海伦看到螳螂,也勾起了作者内心的回忆。难怪这篇文章发表后,能引起广泛的关注和又重新被报刊杂志编辑看中欲转发再刊登。
这篇纪实文章,图文并茂,也有散文的风格。它的特点或写作方法,或许就如著名作家吴伯箫所说的那样:“ 说真话、写实物、写实情。”换句话说,真实性就是此文的生命。海伦老师的这种境况和遭遇,在上个世纪的某个时期,可以说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在她们的那一代人中,有多少优秀的学子在该上学时就止步于课堂,有的孩子还没捂热书本就被迫放下书本。所以对海伦来说,她的失学是幸还是不幸,很难说得清楚。但在我看来,她的失学是不幸的,但她又是大幸的,虽然有个短暂的休学期,后来毕竟再次走进了学校,并成了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一名科学家。文似看山不喜平,这个真实的细节,无疑拉升了这篇文章的品味和看点。
有人对一篇好文章下过定义,说一篇好文章无非有三:一是语言好;二是有见识或思想;三是有味和不装。海伦博古通今、是学贯中西的科学家和诗人作家,在语言以及细节的处理和把握上都是上上之选。并且,学医出身的海伦,工作后又兼修文学和管理及理工科,她的专业横跨文理,身兼科学家和诗人作家的多重属性,这也会使她对作品的把控能力拿捏有度、裁剪得当。因为任何作家和诗人都离不开环境对人的影响。海伦身上的这些特质,既会让她热情奔放,激情澎湃,也会让她冷静矜持,逻辑严谨。这些,可从她的诸多诗文中拽出一大片。比如在她的这篇文章中,描写她读医学博士儿子的一段话里,就看出了她的细腻和语言特色:“在芸芸众生中,上帝给了我很多意外的相逢和惊喜。在外地读医学博士的儿子,在秋天里回家与我们团聚时,我给他看花园里螳螂的照片。先生对儿子说:他小时候也喜欢螳螂,他的家乡在河北,他见过许多绿色的、黄色的、褐色的各色螳螂。它们是益虫,我们要保护。当儿子听说螳螂吃蚜虫时,就像我们吃法国大餐一样开心。”“螳螂听到我们的脚步声,就一蹦一跳地站到那最高的花枝上。它那双熟悉的大眼睛,充满好奇地打量着儿子。”当儿子问她是怎样和螳螂成为朋友时,她说:“很简单,用心去爱心,去保护它……”
而我现在所要说的,其实也已经进入到了思想性这个范畴。这也是这篇文章给我第二个震撼!一只受了伤的螳螂,都能引起作者的爱心和联想,并在其分享的文字中,也给人们提示要重视环境保护的呼吁。
在这里我也就理解了,为什么作为海外游子的海伦,百忙之中,为中外文化的交流与发展牵线搭桥。为了能使美国的部分报刊能送到国内作者的手中,她下班后,有时从家中驱车几十里,去中国城的报亭上取报纸,然后委托亲友或邮寄回国,连快递费都是自己出的。一个能对小动物都充满爱心的人,又有什么不能可能的呢?
有人说:在这个世界上,最珍贵的都是免费的。比如说爱,一个婴儿来到这个世界上,父母用尽了全部甚至耗尽了生命,却从没有想到过要子女的回报;比如说友情,有的人付出只为让朋友们能更好,宁可自己苦点累点也想成全对方;比如说作家和诗人,很多人写诗作文只是想为给读者哪怕一丁点的启迪和鼓舞,并没想到要出名或成家; 比如说科学家,所有的一切科研成果只为让更多的人受益……这些,其实都是爱,是大爱是博爱!
现实生活中,有人对大自然的万事万物不给予爱护和感恩,有时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往往会置道德和人品于不顾。我想,这样的人大概是心中缺少博爱,更缺少博爱的影响。所以,读了海伦这篇文章后,我把自己的感想写出来 ,也希望海伦这篇充满博爱和呼吁人们重视环境,共同建设和保护人类的美好家园的文章,让更多的人受到启迪。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