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早报 >> 地方资讯

十年凿痕:我与红旗渠精神共奔涌的岁月长河

编辑:谭强 发布时间:2025/07/12 来源:中国早报
分享到:

中国早报讯(魏春香)太行绝壁的钎痕永不磨灭,渠水中奔涌的精神亦生生不息。当2015年9月21日,红旗渠友好合作联合会的印章第一次郑重落下,我便深知:此生已与这条“精神天河”血脉相连。十年光阴,如渠水穿山,浸润初心,激荡使命,更坚定着一个信念——红旗渠精神,必将在新时代焕发更加璀璨的光芒!

十年凿痕:我与红旗渠精神共奔涌的岁月长河(图1)

聚光成炬:让精神火种燎原万里

“红旗渠很有教育意义,大家都应该来看看。”领袖的嘱托如黄钟大吕,指引着我们前行的方向。联合会甫一成立,我便将“聚天下英才而传之”奉为首要使命。十年间,六十余位饱含家国情怀的顾问、百余位心怀赤诚的友好使者汇聚渠畔。他们不仅是名录上的名字,更是一本本鲜活的“精神教材”——在国际论坛,他们以林州故事诠释中国奋斗;在井冈山的研学路上,将红旗渠精神与革命圣火熔铸一炉;在招商引智的现场,吸引十余家国家级协会为精神魅力驻足林州。我们深知,唯有广纳百川,精神的江河才能永不枯竭。每一次思想的碰撞,每一次合作的达成,都是将领袖“红旗渠精神历久弥新,永远不会过时”的论断,化作生动实践的点点星火。

开渠引源:凿通时代传播的嶙峋石壁

精神的传承,需要与时俱进的航道。十年深耕,我们以“走出去,引进来”为开山利斧。两届“红旗渠精神高峰论坛”,百位智者思想激荡,百名企业家热血共振,百余家媒体将太行强音传遍四方。犹记2017年央视《记录中国》镜头聚焦的时刻,那穿透荧幕的精神力量——这不仅是一次报道,更是与众多“国字号”单位达成战略合作的重要里程碑。我们组织团队重走延安、井冈山、遵义,让精神血脉在红色沃土中深植;推动《筑梦的力量》付梓出版,将百年精神谱系铸成时代教科书;当我在《发现之美》栏目阐述红旗渠精神深刻内涵,推介“中国字都”安阳时,更感肩上千钧:精神的活水,唯有融入时代大潮,方能滋养万千心田——这,不正是领袖期许的传承之道么?

以行证道:将精神丰碑立在人民心间

红旗渠是“干出来、拼出来、拿命换来的”。十年践行,我们笃信:精神的最高价值,在于造福于民。疫情肆虐时,我们携手爱心单位将7000余元物资送至“白衣战士”手中,让奉献之光闪耀于“学习强国”平台;暴雨侵袭林州,我们第一时间发出倡议,内引外联募集18万余元款物,与乡亲共担风雨;为点燃乡村希望,我们促成30余万元科普读本捐赠,为孩子们打开通往未来的知识之窗。瑞金、安阳、哈尔滨……三十八封沉甸甸的感谢信在柜中低语,它们不是功勋簿,而是**精神温度最真切的刻度——印证着红旗渠的大爱,早已超越地域,成为无疆的信仰。

十年回望,满柜的荣誉是集体奋斗的勋章,更是催人奋进的号角。殷殷嘱托重千钧,踔厉奋发正当时!站在新十年的起点,我将继续以渠为砚、以山为纸、以心为笔,与万千同路人一道,我们举着这盏思想的明灯,在讲好中国故事、弘扬民族精神的壮阔征途上奋力奔跑。让那“誓把河山重安排”的豪迈乐章,汇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交响——这,便是我们对红旗渠、对这个伟大时代最深情的告白。渠水长流,精神永续;十年凿痕,只为见证信仰之河更加浩荡奔涌!

值班总编:邱天




在线咨询
QQ:1030896568
新闻爆料
zhongguozaobao@126.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