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热新闻

查看手机网站
武正国纪念抗战胜利八十周年诗词书法展在太原开幕
中国早报山西讯(记者 胡立成)诗墨寄情颂抗战,群贤齐聚话传承。秋分时节的太原双塔公园,菊香漫溢亭台,墨韵萦绕楼阁。近日,由山西中华文化促进会、山西诗词学会、太原双塔公园、央视书画频道山西工作中心联合主办的“武正国纪念抗战胜利八十周年诗词书法联袂展”,在公园墨韵阁拉开盛大帷幕。山西中华文化促进会主席姜新文、监事魏玉平,山西诗词学会会长和悦,山西省书法家协会主席薛珠峰,著名书法家赵望进,中华文化促进会咨询委员李顺通,太原双塔公园主任兰鹏海等联办单位领导、省城文化艺术界名家,以及众多诗书爱好者齐聚现场,共同见证这场融历史记忆与艺术魅力于一体的文化盛事。
开幕式由中华文化促进会咨询委员李顺通主持,其沉稳流畅的串联让整场仪式节奏井然。山西中华文化促进会监事、山西大众书画院副秘书长魏玉平首先登台,逐一介绍到场的领导与嘉宾,向各界对此次展览的支持表达诚挚谢意。随后,太原双塔公园主任兰鹏海代表展览承办场地致辞,他表示,双塔公园作为承载城市文化记忆的重要阵地,始终致力于搭建优质文化平台,此次承办抗战主题诗书展,既是对红色历史的铭记,更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期待通过展览让更多人感受历史温度与艺术力量。
山西中华文化促进会主席姜新文、山西诗词学会会长和悦、山西省书法家协会主席薛珠峰、著名书法家赵望进四位嘉宾先后发表主题讲话。姜新文则从历史铭记的角度,提出此次展览为当代人回望抗战历史、传承民族精神提供了鲜活载体;和悦从诗词创作的时代价值出发,指出武正国先生的作品以诗言志,让抗战精神在文字中焕发新生;薛珠峰聚焦书法艺术的精神表达,称赞其笔墨间的质朴刚健,恰是爱国情怀的生动外化;赵望进结合自身艺术实践,强调用传统书法承载红色记忆的重要意义。四位嘉宾不约而同地对武正国先生深厚的文学积淀、精湛的书法功底,以及将家国情怀融入创作的赤子之心给予高度赞誉。
作为此次展览的核心,武正国先生创作的26幅诗词书法作品格外引人注目。这些作品以“抗战记忆”为魂,聚焦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山西大地上的重大抗战事件——从打破“日军不可战胜”神话的平型关大捷,到振奋全国信心的百团大战,从晋绥、晋察冀、晋冀鲁豫根据地的烽火岁月,到左权将军、白求恩医生等英烈的奉献事迹,均以诗词为骨、书法为翼,生动再现了山西人民在抗战中的巨大牺牲与卓越贡献,深情歌颂伟大的抗战精神。
今年85岁高龄的武正国先生,不仅是山西诗词学会名誉会长,更曾担任山西省委原常委、秘书长,近二十年来始终深耕传统诗词文化领域,为山西诗词事业发展倾注大量心血。即便步入耄耋之年,他依旧笔耕不辍:不仅以真挚饱满的情感、豪迈铿锵的笔触写下抗战与爱国主题诗词,更以一手质朴刚健的书法完成“二次创作”,让诗词的情感张力与书法的精神内涵深度交融,真正实现了“自诗自书、诗书合一”的艺术新境界。
“山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游击主战场,八路军总部曾长期驻扎于此,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都发生在这片土地,左权将军、白求恩医生也牺牲在这里。”在答谢辞中,武正国先生动情地分享创作初心,“山西人民为抗战作出的独特贡献,是我永远的创作源泉。”他还提及,除抗战主题外,近期还围绕大阅兵创作系列诗词,持续延续爱国创作主线;同时始终坚持“我诗我书”的艺术主张,他认为诗词与书法同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唯有二者珠联璧合,才能更充分地传递文化力量。“这次展览规模不大,却是我的‘五个一’工程:一个85岁老头,围绕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一个主题,作一组诗词,写一组书法,在美丽的双塔公园墨韵阁办一次展览。”幽默的表述中,满是对艺术的热爱与对历史的敬畏。
开幕式落幕之后,一场热烈的书法欣赏与交流笔会随即开启。山西诗词学会、山西省书法家协会的艺术家们,与到场的书法爱好者们围坐一堂,以笔为媒、以墨传情。
大家或挥毫书写抗战诗词,或创作彰显时代精神的佳句,一幅幅饱含山西精神、满溢家国情怀的书法作品在现场诞生,在笔墨的互动与交流中,进一步凝聚起“弘扬传统文化、传承红色基因”的艺术共识。
据悉,本次“武正国纪念抗战胜利八十周年诗词书法联袂展”将在太原双塔公园墨韵阁持续展出至10月31日,诚邀广大市民与文化爱好者前往观展,在诗墨交融间重温抗战历史,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红色精神的独特魅力。
值班总编辑:贺文生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