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热新闻
查看手机网站
星光为炬,跑响青春的沸腾乐章——宜昌一中第29届体艺节暨第27届科技节纪实
中国早报宜昌讯(通讯员:熊宸宇)十月的宜昌,秋意已染透街头的梧桐叶,却丝毫未减宜昌市第一中学校园内的热烈氛围。第 29 届体艺节暨第 27 届科技节的横幅悬挂在教学楼的每一个角落,红底黄字的标语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像是在向全校师生宣告这场青春盛宴的开启。操场边的桂花树正值盛期,细碎的金黄色花瓣簌簌飘落,风一吹,甜润的香气便漫过围栏,与跑道上的塑胶味、同学们的汗水味交织在一起,酿成独属于这个秋天的热烈气息。

距离男子 100 米决赛还有半小时,2318 班的看台区域早已是一片沸腾的海洋。班长王浩正站在台阶上,手里攥着一卷红色的横幅,额头上沁出细密的汗珠。“大家再检查一下气球,等会儿李宜康出场的时候,咱们一起把气球放飞,气势必须拉满!” 他一边喊,一边伸手帮身边的同学整理歪掉的应援发带。不远处,文艺委员林晓正带着几个女生往硬纸板上贴金色的闪光贴纸,“宜路向前,康乐夺冠” 八个字已经写好了轮廓,此刻她们正仔细地给每个笔画镶上金边,指尖沾了胶水也顾不上擦。“等会儿举的时候可得举高点,让李宜康在跑道上一眼就能看见。” 林晓抬头叮嘱道,眼里满是期待。
李宜康此刻正在操场东侧的热身区,体育委员张阳正帮他拉伸小腿肌肉。“别紧张啊,你平时训练的成绩比谁都好,今天肯定能拿第一!” 张阳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里满是信任。李宜康笑了笑,弯腰压了压腿,膝盖处的运动护膝发出轻微的摩擦声。他抬头望向看台的方向,虽然距离有些远,但还是能隐约看到 2318 班那块醒目的红色横幅,心里顿时涌上一股暖流。上周训练时不小心崴了脚,是班里的同学轮流扶他去医务室,每天放学还帮他把作业送到家;为了让他安心备赛,课代表特意把重点笔记整理好交给她…… 这些细碎的温暖,此刻都化作了他脚下的力量。

“请参加男子 100 米决赛的运动员到检录处检录!” 广播里传来清脆的通知声,李宜康深吸一口气,站起身,朝着检录处走去。阳光透过云层洒在他身上,蓝色的运动服被照得格外鲜亮,背后印着的 “2318” 四个数字,像是一枚荣耀的徽章。
当李宜康的身影出现在跑道起点时,看台上的 2318 班瞬间炸开了锅。“李宜康!这里!” 王浩率先站起来,挥舞着手里的横幅,班里的同学也跟着纷纷起身,彩色的气球在人群中上下跳动,像是一群欢快的小精灵。“李宜康!加油!” 的呐喊声此起彼伏,声浪一波高过一波,甚至盖过了其他班级的加油声。旁边班级的同学也被这股热情感染,纷纷转头看向 2318 班的方向,有的还跟着一起鼓掌。
李宜康听到了熟悉的呼喊,脚步顿了顿,转头朝着 2318 班的看台望去。他看到王浩正高高举着那幅镶着金边的横幅,林晓和女生们举着写有他名字的牌子,张阳则站在最前面,用力挥舞着班级的旗帜。他忍不住咧嘴一笑,露出两颗小虎牙,朝着看台的方向挥了挥手。这一笑,瞬间让看台上的同学们更激动了,“快看!李宜康朝我们挥手了!”“他肯定看到我们的横幅了!” 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着,眼里满是兴奋。
李宜康转过头,重新看向跑道。他抬手调整了一下胸前的号码布,号码布上 “1802” 的数字被汗水微微浸湿,却依旧清晰。他走到起跑线上,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屈膝弯腰,双手撑在地面上,手指紧紧扣住跑道的缝隙。此刻,他能清晰地听到自己的心跳声,“咚咚咚”,有力而沉稳,像是在为即将到来的冲刺倒计时。

广播里的通知声再次响起:“男子 100 米决赛即将开始,请各位运动员做好准备,观众朋友们请保持安静。” 原本喧闹的操场渐渐安静下来,只剩下风吹过旗帜的 “哗啦” 声,以及远处偶尔传来的几声加油。看台上的 2318 班同学们也屏住了呼吸,王浩紧紧攥着横幅的边角,指节因为用力而有些发白;林晓双手合十,小声地默念着 “一定要赢”;张阳则瞪大了眼睛,紧紧盯着跑道上那个蓝色的身影,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突然,全场的灯光骤然亮起,原本有些昏暗的操场瞬间变得明亮起来。紧接着,无数道手机闪光灯同时开启,从看台上一直延伸到跑道两侧,像是一条由星光铺成的大道。“哇!好漂亮啊!” 看台上有人发出惊叹,这是学校特意为决赛选手准备的 “星光礼遇”,也是全校师生对运动员们的祝福。李宜康抬头望了望,那些闪烁的灯光像是夜空中最亮的星星,温暖而耀眼,让他心中的信心又多了几分。
“各就位 —— 预备 ——” 裁判的声音透过扩音器传遍全场,李宜康深吸一口气,身体微微前倾,肌肉紧绷,如同一张拉满的弓,只待一声令下便会射出。看台上的同学们更是紧张到了极点,有人捂住了嘴巴,有人紧紧抓住身边同学的手臂,整个操场安静得能听到针掉在地上的声音。

“砰!” 发令枪的轰鸣声骤然响起,打破了片刻的宁静,墨池书院古老的砖墙似乎都随之震颤了一下。几乎在枪响的瞬间,李宜康如离弦之箭般冲出起点,蓝色的身影在跑道上疾驰而过,带起一阵风。他的双臂有力地前后摆动,每一步都踏得坚实而迅猛,塑胶跑道在他脚下发出轻微的 “哒哒” 声,像是在为他伴奏。
“李宜康,冲啊!” 看台上的呐喊声再次爆发,王浩率先举起横幅,朝着跑道的方向挥舞,“宜路向前,康乐夺冠” 的标语在灯光下格外醒目。林晓和女生们把手里的气球用力往上一抛,彩色的气球在空中散开,缓缓上升,像是在为李宜康指引方向。张阳则一边喊一边跳,嗓子都快喊哑了,却依旧不肯停下:“快!再快一点!超过他!”
跑道上,李宜康的目光紧紧锁定在前方的终点线,耳边的风呼啸而过,夹杂着同学们的呐喊声。他能感觉到身边的对手正在奋力追赶,脚步声越来越近,甚至能听到对方粗重的呼吸声。但他没有丝毫畏惧,反而更加用力地摆动双臂,加快了步伐。他想起了训练时的艰辛,想起了同学们的鼓励,想起了自己对班级荣誉的承诺 —— 这些都化作了他前进的动力,让他不断突破自己的极限。
时间仿佛在这一刻被无限拉长,又在眨眼间飞速流逝。短短十几秒,在 2318 班同学们的眼里,却像是过了一个世纪那么漫长。大家紧紧盯着那个蓝色的身影,看着他与对手的距离从相差半个身位,到逐渐拉近,再到慢慢反超,每个人的心脏都跟着提到了嗓子眼,手心全是汗水。
“快到了!马上就到终点了!” 王浩激动地大喊,声音里带着一丝颤抖。只见李宜康咬紧牙关,身体再次前倾,用尽全身力气朝着终点线冲去。当他的胸膛率先撞线的那一刻,全场陷入了短暂的寂静,随即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赢了!我们赢了!”2318 班的同学们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纷纷冲下看台,朝着终点线的方向跑去。

王浩跑得最快,他手里还攥着那幅横幅,一边跑一边喊:“李宜康,你太牛了!” 林晓和女生们也跟在后面,手里拿着提前准备好的矿泉水和毛巾。张阳则直接冲过去,给了李宜康一个大大的拥抱,力道大得差点把他撞倒:“好样的!没给咱们班丢脸!”
李宜康大口喘着气,额头上的汗水顺着脸颊滑落,滴在跑道上,晕开一小片深色的痕迹。他的运动服已经被汗水完全浸湿,紧紧贴在身上,却依旧笑得无比灿烂。他接过林晓递来的毛巾,擦了擦脸上的汗水,看着围在身边的同学们,眼里满是感动:“谢谢大家,没有你们,我肯定跑不了这么快。”

“跟我们还客气什么!” 王浩拍了拍他的肩膀,把横幅展开,让李宜康站在中间,“来,咱们一起合个影,纪念一下这个历史性的时刻!” 同学们纷纷围过来,有的搭着李宜康的肩膀,有的举着气球,还有人对着镜头比出 “耶” 的手势。相机快门按下的那一刻,所有人的笑容都被定格,成为了青春里最珍贵的回忆。
夜色渐深,操场上的人群渐渐散去,灯光也一盏盏熄灭,但 2318 班的同学们却依旧意犹未尽。大家簇拥着李宜康,一边走一边讨论着刚才比赛的精彩瞬间,笑声和欢呼声在校园里久久回荡。王浩手里还拿着那幅横幅,虽然边角已经有些磨损,却依旧被他紧紧攥着;林晓把刚才拍的照片发到班级群里,很快就收到了一连串的点赞和评论;张阳则在一旁计划着,明天要把李宜康的夺冠瞬间做成黑板报,让全班同学都能记住这个骄傲的时刻。

走在回教室的路上,李宜康抬头望了望夜空,星星在深蓝色的天幕上闪烁,像是白天操场上的那些闪光灯,温暖而明亮。他想起刚才冲过终点线的那一刻,想起同学们欢呼雀跃的模样,心里突然明白了一个道理:其实,振奋人心的从来不是那块冰冷的金牌,而是为了梦想奋不顾身的坚持,是身边人无条件的支持与陪伴;重拾信心的也从来不是失败后的泪水,而是无论遇到多少困难,都能勇往直前的勇气,是知道有人在背后为自己加油鼓劲的安心。
就像今夜的星光,即使会场散去,灯光熄灭,依旧会在记忆里闪耀,照亮我们未来的每一段征程。而这场在星光下的奔跑,也将成为 2318 班每个人青春里最沸腾的乐章,每当想起,都会忍不住嘴角上扬,心中充满力量。
值班总编:邱天
相关推荐
投稿邮箱
联系电话
当前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