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早报 >> 深度透视

娄义华: “土味”视频里,藏着乡村振兴的“金点子”

编辑:张国强 发布时间:2025/11/10 来源:中国早报网
分享到:

作者   娄义华


近日,福州闽侯县福田村党支部书记杨华容因拍摄短视频为家乡农产品代言而意外走红。这位光头大叔用一句“宝,你吃橄榄吗”的幽默开场白,让深藏大山的橄榄走出深闺,单条视频最高浏览量突破百万次,日均带动农产品销售数百公斤。(11月5日 福州日报)


“宝!你吃橄榄吗?”一句亲昵的直播语言拉近了屏幕前粉丝的距离。在流量为王的时代,迅速“出圈”走红网络,并圈粉百万。这不是大牌明星自带流量的直播,也并非大网红的全新创举,而是一位村支部书记的大胆尝试与探索。


这位新晋网红是福建闽侯县小箬乡福田村党支部书记,他叫杨华容,中等身材,铮亮的光头,他为福田村刚成熟的橄榄卖力打call的短视频走红网络,他用当地的戏曲编歌曲,用带有泥土芬芳的语言表达,让人耳目一新,别具一格。不矫揉做作,不喊口号,夸大其词,无惊天的承诺。他呈现给网民的是真诚与信任,场景是田间地头,橄榄树下。他这种接地气的呈现,赢得了粉丝们的认可,让深山农货单日销量达到500——1000公斤以上,杨书记的真诚表达,正悄然改变着福田村的命运。


杨华容说:“山里的农产品再好,也怕藏在深闺人未识。”这样的困惑与感叹,并非福田村个例,而是当下我国乡村振兴的集体困惑与求解。以前的经销模式主要靠客商收购,销路单一,而且,话语权并不掌握在果农手里,橄榄的批发价格由批发商说了算。辛辛苦苦种出来的农产品,并不一定赚钱,有时候还要亏本。面对这样的局面,杨书记的大胆尝试,开辟了全新的销售模式,去掉中间商的差价,让村里的农产品直达消费者,获取合理的利润。这样的短视频售货模式打破了地域限制,直接链接了广阔市场的新桥梁,由此折射出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基层干部主动求变,勇于创新的担当。

 微信图片_20251110144045_455_8.jpg

在尝到“甜头”以后,杨书记带领的福田村网红带货团队并未止步于一时的热闹,只解决当下橄榄的销路难题。而是进一步深入探索持续发展之路,在村党支部的引领下,深化新时代的“堡垒工程”,将短期流量转化为长效发展机制,引入福田村在外的乡贤杨大郎,构建影视创作基地,成立专业的影视公司,培育“小箬有力”等特色直播间,逐步构建文旅+影视+直播的多元化营销与产业格局,从卖产品到创品牌的升级,从单一卖橄榄到持续构建全域农产品互联网销售,展现了一条可持续的乡村振兴发展的可行性路径。


乡村振兴,核心在思路,关键在人才。要突破乡村振兴同质化竞争的内卷局面,就必须另辟蹊径,顺势而为,闯出一条不走寻常路的创新道路。要整合各方资源,寻求最宝贵的智力支持,主动求变。比如,多与全国各地的高校、智库、品牌策划公司建立长期合作。既懂“三农”,了解乡村文化,又深谙现代市场现状与规则,在传统与现代中寻找突破口与平衡点。


福田村火出圈的蜕变告诉我们:乡村振兴不仅要注重农产品的种植质量,绿色环保,更要注重市场营销,要打通产品全产业链。不能死守传统模式被动收割,要敢于尝试,敢于求变,敢于创新,突破瓶颈。要立足本土资源,敢于用新方法讲好老故事。杨华荣书记的举动值得各地借鉴与学习,甘当家乡的“代言人”,当全国各地的每一个村庄都找到属于自己的“出圈”方式,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必将更加绚烂多彩。   


 值班总编辑 贺文生



在线咨询
QQ:1030896568
新闻爆料
zhongguozaobao@126.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