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热新闻
查看手机网站
隆重: 《三只眼传媒》公众号举行创建10周年庆典活动
中国早报山西讯(文图:赵朝凯) 10月26日,“百和奋进担使命,文脉赓续铸辉煌——《三只眼传媒》公众号创建10周年庆典”活动,在山西绛县申家百和院隆重举行,100名本地和来自全国各地的作家及文学爱好者欢聚一堂,围绕为宣传绛县,繁荣绛县文学事业,挖掘培养文化人才做出突出贡献的《三只眼传媒》平台,交流学习,点评分享,表彰奖励一批公众号优秀作者、优秀分享读者和“我与《三只传媒》这十年”征文获奖者、“走进申家百和院”征文获奖者。运城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九三学社运城主委贾爱珍发来贺信,绛县文联主席靳钰盛等到场讲话祝贺。庆祝活动以文友们边座谈交流、边表演节目的形式进行,现场气氛热烈而隆重。

《三只眼传媒》公众号是原绛县广播电视台台长张广瑞于2015年10月创建,旨在发表他从事新闻工作30多年择选的新闻旧作,以唤起读者对绛县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发展、变化的回忆和认知。当他的旧作发表到25期时,绛县不少文友及素不相识的外地文学爱好者陆续给平台投稿,要求借助平台发表文学作品。张广瑞对每篇作品一个字、一个标点符号地认真推敲、精心修改,每天耗费大量时间转发链接作品,确保每篇作品有比较高的阅读、点赞和点评量,做的链接不仅本地人和绛县在外人员喜看乐见,先后有20多个省份作家、作者也主动联系该公众号,进而改变了张广瑞创办《三只眼传媒》的初衷,衍变为以推出文学新人、推广文学作品为主的公众号。

到今年10月,张广瑞公益做公众号已10个年头,累计为460多名文学爱好者和作家发表各种题裁文学作品3500多篇(首),其中380余篇推荐给山西文学、山西日报、山西农民报、运城日报、运城晚报及外省纸媒发表,给文友们申报省、市作协会员奠定了坚实的创作基础。许多人在平台刊发作品四五十篇(首),甚至七八十篇(首)。
10年来,《三只眼传媒》前行的每一步,都踩在文学与时代共鸣的节拍上,始终秉持“搭建创作平台、培育文学新人,打造精品力作”的宗旨,立足义务为作者发表原创作品,并注重培训辅导,受到众多文学爱好者和广大读者粉丝的认可与信赖。群里现有128人中,最小的刚过10岁,年长者近九旬。文友借助平台相互借鉴、学习交流的推介优势,增强了写作信心,提升了写作水平,走上创作路,圆了文学梦,不少人成为省、市作协会员,有的成为中国诗歌学会和中国散文学会会员;许多人实现由工人、农民到作家的蜕变,进而改写了他们的人生,甚至为群里3名残疾人、3名癌症患者点亮了生活之灯。文友们有的担纲编写志书,有的受聘纸媒编辑,更多的成为所在单位写作骨干和群众文化活动的中坚力量。

《三只眼传媒》创办时无一粉丝,从零起步,现拥有稳定关注用户2万人。由张广瑞最初个人单打独斗,发展为拥有14人组成的编委会,副主编任浩民、张门环、尤生荣分别负责小说、诗歌、散文作品的初审与修改,执行副主编赵朝凯负责编辑链接,张广瑞终审把关和推广,业已形成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的高效有序运行机制和良好工作氛围。每篇作品阅读量以1000为起点,三五千个居多,上万甚至更多也常有。平台由不起眼的区域性公众号,拓展为如运城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九三学社运城主委贾爱珍所言:“《三只眼传媒》在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都是有影响力的公众号,已成为民间文化传播的一张靓丽名片。”《三只眼传媒》在公众号受抖音、快手及各种短视频的严重冲击下,粉丝不减反增,独步文坛。

十年坚守,甘苦自知。这些年来,张广瑞退而不休,发挥余热,辛勤耕耘,无私奉献,为打造《三只眼传媒》平台、为信任他的文学爱好者助力,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辛劳。他由于常年在手机上审核、修改,尤其是帮作者转发作品,握手机的左手食指、无名指和小指弯曲变得困难,眼睛近视、花得越发严重……

原绛县政协主席田茂忠赞扬《三只眼传媒》:“由一粒粒种子,变成了绿茵茵的草原;如一株株幼苗,繁衍成茂盛的森林——撑起了绛县文学事业的一片天地。”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10年如一日的文化坚守与公益奉献,让许多人不理解。文友郝彩丽曾经问张广瑞:“你这么干,图了个啥?”他说:“我不会抽烟喝酒,又不会打麻将,人生在世,总想着把自己的潜能发挥到极致,给社会多做点什么、多留点什么,死而无憾!”这是他的真实想法,也是他自己一直孜孜追求的。他说: “如果有来生,我还会把毕生的精力无私奉献给你、我、他,贡献给这个美好的世界。”绛县文联主席靳钰盛鼓励他:“10年不是终点,而是新程启航。”

这次庆典活动由绛县文化大院——申家百和院承办,绛北大峡谷景区、山西隆立康鹿业科技有限公司、山西七彩中条旅游有限公司、尚客优酒店、雅芝美穿戴甲等企业协办。
编辑:卢开基 审核:贺文生
相关推荐
投稿邮箱
联系电话
当前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