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早报 >> 早报文学

许峰诗学中的民本思想与诗学体系中的记录功能

编辑:王光兴 发布时间:2024/07/01 来源:中国早报网
分享到:

 ——许峰诗歌研究第二部《中国百座名山题咏》赏析系列第二十四章

/邹中海   /王光兴

 

一、诗史并重 以诗叙史

中国传统文化一直推崇史诗并重,事实证明,诗歌具有史实的时间、人事、地理等要素,有的尽管不出现主语,但仍能感觉到诗史中的某些人物的形象和诗人的在场感。

女孩.png

许峰老师的这本主题诗集《中国百座名山题咏》,更鲜明地说明了这些。他的这本诗集,具有记史、叙述时事的功能,以及补充史料缺失,匡正史实的作用。以诗记事,以诗叙史,历朝历代的诗人如杜甫,白居易,陆游,边塞诗人如王昌龄、高适等都有佳作呈现,他们都对当时的一些时事和战况进行了记录。包括放荡不羁的李白,他的诗歌,其实也是记录了他一生的成长轨迹。著名爱国主义诗人许峰老师,继承和发扬了这种传统美德和文化优点,他的诗歌,与时代紧紧关联。无论是写山涉水,还是回归故里、回忆军营等日常生活,都呈现出镜头式的画面,深刻地体现这种诗史并重、纪实、叙事的功能;无论是描述大自然的景观,或者讲述历史人文,还是表达工作时地、或者考察调研时的见闻与感悟,都能做到文字有㾗,印迹清晰。诗中的内涵之丰,视野之广,在同时代诗歌中,毫无疑问是顶流级别!他的诗歌和诗学体系,也成了这个时代里并不多见的精品佳作,所折射出来的民本思想,更是上接天道,下连民心,所以感人至深且有警示意义。

这本正在讲解的《中国百座名山题咏》的主题诗集,其思想性自是不须多说的,在艺术上更是开创性地在每一首诗的前面,加了山的简介和图片,让这本主题诗集,图文并茂而丰富多彩。诗里诗外的知识,皆引经据典有出处,所持论据皆有文献支撑,显现出诗人丰赡的历史知识、精深的学术修养和严谨的治学态度。

笔者在研究许诗的过程中,还注意到诗人近期的作品,民本思想尤为强烈,体现了一位爱国主义诗人的良知、正义、善良和悲悯之心,以及一位文人的风骨。

早在先秦时期,孟子就曾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语出《孟子.尽心章句下》,孟子的这句话,后来也是被人总结成“民贵君轻”而一直被后世所推崇。孟子这句话的本质,也是反映了孟子他的“民本思想”。许峰老师把孟子的这种民本思想,传承了下来,并在他的诗里频频出现,也使他的诗歌境界高远,老辣成熟。所以今天就借这个话题,主要讲两个方面的知识点一一许诗中的民本思想和记录功能。

二、民本思想 时代强音

桃花吟

/许峰

朵朵粉嫩朝云天,片片枯黄伴根眠。

穷尽酸墨唱娇妍,一地凄凉有谁怜?

一一甲辰暮春于惠州

桃花.png

邓三君老师诗说:这四句诗,从表象看好似在写桃花,我却读出了诗人的另一层深意。“朵朵粉嫩朝云天”描写了桃花的盛状与艳丽,可是在“朝云天”的底下,诗人笔锋一转,却又道出了“片片枯黄伴根眠”的惨景。这一枯一荣的比照,让人看出花团锦簇掩盖下的不堪与狼藉。纵然这般,却有人“穷尽酸墨唱娇妍”,马屁精们睁着眼睛说瞎话,极尽鼓吹与粉饰之能事,问题得不到明确正视,弱者得不到有效扶助,怎不让人痛心疾首!果真是“一地凄凉有谁怜”啊!此诗批判了弄虚浮夸、欺上瞒下的丑陋行为与作风,表达了诗人同情底层,关注百姓的悲悯情怀。

全国公安文联会员、著名警察诗人杨秀东老师点评: 看透,不只是诗人。但看透,目光不是延伸灰暗!诗人许峰的眼神,是看透之后,重新焦聚光明,力量,痛恨之后,另一头是爱!“一地凄凉有谁怜?”有,作者已是!还有许许多多的人,这是诗心的呼唤!

解放军总部的白勇大校更是直言不讳:许峰先生这首诗短小精悍,构思精巧,以物寓人,有四两拨千斤的功能。前两句一荣一枯写尽了桃花花开时的美丽和枯黄之后的凄惨,着墨不多,简练而具功力。尔后笔锋一转,“穷尽酸墨唱娇妍”,“一地凄凉有谁怜”,用拟人化的语言,以物托意,揭露和批判了那些报喜藏忧、欺上瞒下、弄虚做假,只知歌功颂德,而不关注民生的伪官家、伪君子、伪文人,充满了忧患意识和悲悯情怀。透过现象看本质,又从本质上挖掘世间百态,从中揭示出人性的善良和美好,这是更高级的诗魂,也是我们向许峰先生学习的地方!

笔者认为:诗人的这首诗,是诗人关注民间疾苦之后生动的情感再现,体现了诗人浓厚的民本思想、悲悯情怀、忧患意识和善良之心。而这些,恰恰是诗人长期修炼而成的一种精神境界。诗中措词非常讲究,全诗结构由景生情,含蓄多味。邓三君老师对这首诗的解读形象透彻。这首诗的结构是打破了传统的“起承转合“的结构,和郑板桥的《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是一致的。郑板桥诗中的第二句是振腕转笔,由竹叶声响联想到民间疾苦,一个“疑”字道出了诗人的爱民之心与勤政之意,表达了他对百姓的真挚情感。

许峰老师的这首诗尽管前两句是写景,但是第二句并没有承接第一句的意蕴延伸,还是和郑板桥的笔风一样反转,以形象的对比形成强烈的画面反差,为第三句的抒情做了很好的铺垫。体现出诗人的形象思维能力所产生的跳跃而形成的张力!第三、四句是抒情,有“承“的联系,但第三句是含有批判精神的,表示了诗人对现在文风的不满;白勇大校正气凛然的笔风做了很好的诠释;第四句是诗情的抒发,也是这首诗的立意:“一地凄凉有谁怜?”这句诗的涵盖量非常大,既是对“片片枯黄”的哀叹,也是对底层人士的怜悯,但诗人在诗中并没有说出来,因此诗意朦胧而含蓄多味,艺术性非常高。据笔者了解,诗人的这首诗,二十八个字,足足酝酿了两个多月才最终定稿,我们才能看到这首步步有景,字字有情的佳作!从这些可以看出,许峰老师的诗心和他的“炼字”功夫与耐心,与当今浮躁的文坛能形成鲜明的对比!

下面这首诗也是笔者非常喜欢的,也能体现出诗人高超的艺术水准和民本思想!

 昨夜暴雨

 文/许峰

雷声阵阵贯长空,电鞭狂挥裂苍穹。

天公何如撕心肺,震怒凡尘多妖风!

一一草就于2024年4月26日广东暴雨之夜

暴雨.png

笔者至少在二十个以上的诗群推广和讲解过这首诗。即使在人民日报.欧洲网上,我记得这也是第三次推广了。之所以如此喜欢,因为这首诗呈现出来的气势与韵味,放到历朝历代的名家名作中毫不逊色,其思想境界之高和艺术性之美,应该也是诗人的一个新高度,诗的艺术性与思想性达到了完美的统一。这首诗的立意之巧,与先秦时的诸子百家一脉相承。我们所说的“黄钟大吕”,其实是既能给上层建筑提供某些启迪,又能体现出民本思想的好声音。反观我们现在的诗坛,要么是歌功颂德;要么是“自我意淫“而不知所云;更有甚者,有些诗歌内容空洞却偏偏咬文嚼字还又拿格律来说事,那样的诗歌本末倒置没有半点意义。许峰老师的诗歌诗学,无疑给这些人上了很好的一课。如果要说“炼字“功夫,本诗中的一个“电鞭狂挥”就能让那些自以为是的“诗家们”颜面扫地,他们哪怕是“掐断数根须”,或“两眼双泪流!”也是写不出来的。许峰老师的这首诗,真正达到了“浑然天成”的境界。而在中国文学史上,能达到“浑然天成”境界的诗人,其实也是屈指可数、并不多见的。

三、悲悯情怀 儒道融合

《又听苦菜花》是诗人的近作,产生过“爆炸式”的影响,光在许院院刊上,短短几天,就有近五十万的阅读量,我们也一起看看:

 又听《苦菜花》

 文/许峰

题记:偶在网上听到一位状似老农者坐在田埂上演奏上世纪60年代的电影《苦菜花》插曲,让人悲怆之感油然而生......

弱黄源于苦根上,一曲终了泪两行。

但愿天公能吐哺,升斗不再伴神伤!

一一甲辰年暮春夜于惠州

歌曲《苦菜花》,是上世纪60年代根据我国著名作家冯德英老先生的名著小说《苦菜花》改编的的电影《苦菜花》中的主题歌,当年即传遍中国城乡。这首经典歌曲既痛诉了旧社会百姓悲惨的生活,也描述了当时的农民跟着共产党闹革命、翻身得解放的喜悦。尤其是这首歌前半部的曲调,如泣如诉,听得人悲慽而绝望。诗人在微信上听到这首久违的歌曲后,既唤醒了他儿时的记忆,也让他产生许多联想,从歌曲《苦菜花》的悲怆,联想到了植物苦菜花的苦楚,苦菜花也许因为生在苦根之上,才使那朵朵黄花显得那样瘦弱、那墨绿的枝叶才会味感苦涩吧,这才有了诗人“弱黄源生苦根上,一曲终了泪两行”的悲天悯人之叹。(邓三君老师点评.节选)

苦菜花.png

 

四、诗思合一 向美而生

今天要讲的这几首诗,见许峰老师《中国百座名山题咏》的主题诗集172页至179页。第86一89首,由陈正、张在永两位老师点评。

 

其一、咏恒山

寺悬绝壁实高裁,古今惟传诡难测。

华夏巨匠何其多,巧夺天工惊世骇。

一一辛丑年春日于惠州

其二、咏云台山

吴翁笔下多妖神,云台愁雾伴西行。

金猴奋起扫迷障,尘埃散尽苍梧清。

一一辛丑年初夏于惠州

 其三、咏崆峒山

崆峒不空百媚生,洪荒独见甘泉清。

佛道勠力造福地,不负禅宗佑民心。

一一辛丑年春日于惠州

 其四、咏义峰山

皇恩赐封义门陈,仁义无价旺族兴。

碧峰绵长怀远古,大爱立世享风清.

一一辛丑年初夏于惠州

恒山.png

恒山是中华五岳之北岳,东西绵延五百里,横跨晋、冀两省。恒山以道教闻名,据传,舜帝巡狩来到恒山,看到这里山势险峻,峰奇壁立,遂封恒山为北岳。秦始皇朝封天下12名山,恒山被推崇为天下第二山。以后的历代帝王,都曾到恒山巡视、祭奠,或差使臣到恒山朝圣。历代名人学士,如李白、贾岛、元好问、徐霞客等人也都曾游历恒山,留下吟咏恒山的诗篇。

陈正老师诗说:北岳恒山叠嶂拔峙,气势雄伟,被誉为北国万山之 高约50米,具有“奇、悬、巧”的建筑特色,被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称为“天下巨观”。“华夏巨匠何其多",五千年的中华文明,能人巨匠灿若星河,他们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壮大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云台山,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连云区,古称郁州山,唐宋时称苍梧山。明嘉靖年间道教兴盛,道士云集达两万之众,被誉为“第七十一福地”。云台山有“城中景、港边园、海上山、景融村”四大空间组合优势,又因其极富“山水画、田园诗、梦约情”的意境,成为令人们心向往之的世外桃源、人间仙境,吸引众多的游人前来观光旅游、休闲度假。

张在永老师诗说:云台山位于连云港市郊,古称郁州山,隋代叫郁林山,唐宋时名苍梧山,明万历年间始改现名。相传吴承恩在写《西游记》难以下笔之时,在好友的推荐下来到云台山,登山攀顶、遍访名胜,受奇山异水和神话传说启发,茅塞顿开,遂成就了千古绝唱。因此,此诗说明一个道理,要扫除思想上的迷雾,获得真知,必须事事躬行,不断探索。

崆峒山位于甘肃省平凉市,是丝绸之路西出关中之要塞。相传古时广成子在此山隐居修炼,黄帝曾至此问道于广成子,领悟了最高的道理,经过28年的努力,使天下实现了大治。崆峒山后来发展为道、儒、佛三教合一,共尊共荣的宗教摇篮。崆峒山还是中国五大武术流派之一崆峒派的发祥地。

陈正老师诗说:甘肃平凉崆峒山乃典型丹霞地貌,其山水自然景观奇险灵秀,人文景观古朴精湛,既富北方山势之雄伟,又兼南方景色之秀丽,故谓“崆峒不空百媚生”。崆峒山上佛、道、儒三家共存共尊,充分体现了中华文化包容万物、兼收并蓄的传统。

义峰山,位于江西德安县。清同治德安县志载,江西德安县城西里许有一山,义门陈氏唐时起即有良田在山下。北宋初期,民间庄稼连年被蝗虫所食,颗粒无收,唯陈氏田庄病虫不侵,屡岁五谷丰登,实为奇事,皆谓此山神灵所佑。此事传至朝廷,皇上十分惊奇,曰:“病虫不侵陈禾,乃陈氏忠义所感。”即下诏,将德安县城西一山赐予“义门陈氏”,定名为“义丰山”,现称义峰山,为德安八景之一。

张在永老师诗说:相传北宋初期,民间庄稼连年被蝗虫所食,唯位于江西省德安县城西一山脚下的义门陈氏田庄病虫不侵,实为奇事。此事传至朝廷,皇上十分惊奇,曰:“病虫不侵陈禾,乃陈氏忠义所感。”即下诏,将此山赐给“义门陈氏”,定名为“义丰山”,现名义峰山。

许峰老师的作品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能最直接地呈现出诗歌的记录功能和记忆功能。他的诗歌,是建立在具有真实场景的基础上而生发的情感,无论是写山也好,写水也好,都是如此。所以读他的诗,首先就能让人感到真实,真诚,有一种身临其境的体会。他的诗思奇美,赋与了每一位名山大川的灵魂,使每一座大山都独具个性,生动鲜活地耸立在读者面前。比如第四首《咏义峰山》,诗人就陈氏家族的大义与仁爱、悲悯与善良为立足点,既讲清了“义峰山”的来源、出处,又讲了佛家的因果一一因为陈家的大义和大爱,感动了天地和神灵,所以他的田庄“病虫不生”,屡获丰年,颇有教化意义,并带出了主旨,感化了皇帝,赐予名号为“义峰山“,丰赡了山的底蕴,也让陈家大义与山长存!第三首则以中华武术为切入点,以文武之道,诠释着儒、释、道的刚柔并济,共尊共荣的博爱情怀;第二首以“吴翁”起笔,“吴翁”即吴承恩,是中国四大名著《西游记》的作者。一想到《西游记》,就会想到里面的妖魔鬼怪,群魔乱舞的画面。但邪不胜正,以孙悟空为首的斗士奋起反击,最终“尘埃散尽苍梧清!”诗中意蕴,其意自明!第一首讲的是五岳之雄,以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融合了人间的能工巧匠,以名山大川为依托,衬托出中华崛起的民族精神!

拍篮球.png 

五、谦谦君子 传统美德

许峰老师才华横溢,博闻强识,他地位尊崇而礼贤下士,颇有君子之风,他是非常受人尊敬的长辈、贤者。他的学术思想,既有儒家的“仁爱“;也有道家的“善良”;更有禅宗的“悲悯!”仁爱“是孔孟思想的核心理论,也是儒家思想的人性论基础。如果仔细探讨,在许峰老师的仁爱思想里,还包含着墨家的“兼爱“实质。我们看他的“仁爱”,是有鲜明的路径的,那就是以亲情、友情、爱情为基石,由此及彼,逐渐推广到人际之爱与自然之爱,然后通过天地万物一体之仁回归到本心,实现终极之爱。

在许峰老师的观念中,“仁与爱”,“善良与悲悯”,占有着重要地位,他认为人间有爱,才会天下有道。他其实把这种“爱”,延伸到了自然之爱,生物之爱。他上次发出的倡议,得到了大批读者的拥护,他把这种人性之光,化作了悲悯,体现出诗人的善良,所以感同身受,直击人心,抵达了儒、释、道的内核。他关爱小动物,尤其喜欢“狗狗“,其实就是一颗诗心转化的悲悯;他倡导许院人“日行一善”,就是道家的善良!许峰老师还是一位身体力行的实践者,他认为:有些倡导,光靠外在的言谈的约束肯定不行,必须依靠人内心的自觉,因此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力图通过言传身教来净化心灵。有“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的大度和谦谦君子之风,在言谈举止中尽显贵族气息!其实不管是谁,只要能做到心中有仁,“日行一善“,就已达到了很高的境界。

许峰老师深知诗教的作用,读他诗歌的人,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文化的洗礼和熏陶。现在围绕在他身边的人,也大都成了满腹才华,与人为善的谦谦君子。成立不久的许峰诗歌研究院,在他的带领下,已现欣欣向荣的万千气象,里面的诗人,与一些普通的诗群不可同日而语,群内惠风和畅,诗人们相敬如宾,相互欣赏,相互成全,成为最明亮的风景,这也是许峰诗歌研究院最大的特色之一。

笔者受许峰老师的信任与委托,担任许峰诗歌研究院的首任院长,我也深受其教益,力争做一个有学问、有良心的人,学许峰老师的为人为学,为诗为文。许峰老师的诗歌,蕴含人生哲理,阅之有益,小到修身齐家,大到治国平天下,都可以有某些方面的启迪。比如他的忠孝观念,民本思想,爱国主义情怀,这是每一个人都必须修炼的内容。他诗里呈现出来的文字之美、诗意之美、心灵之美、意境之美等等,这对陶冶情操,提高艺术欣赏力,都是有好处的。他的诗歌,尤重细节,所以形象具体而独具张力,其举重若轻的笔风,有如老子所说:“治大国如烹小鲜”。

在这里,我想再用许峰老师的名作《致诗友》作为本文的收尾:

  致诗友

   文/许峰

云纱萦绕雾看花,岂知谁糟谁娇娜。

踏青方知菸草苦,点墨悲悯胜妄夸!

一甲辰初夏于惠州公园散步读诗随想

“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荀子语)“一箪食,一瓢饮。”许峰老师曾经位居党政军的要职而不改其学术之志,踏遍青山绿水而不改为国为民之心,倡导的诗风诗学都融进了最根本而又最前沿的学术主张。许峰老师的民本思想、爱国主义情怀和学术实践无疑是当下诗人的楷模,其学术精神对引导学术风气意义非凡,他的信仰坚定,爱国爱民,历尽千帆而初心如磐、痴心不改,正如白勇大校所言,值得我们学习!

下一章节,我们再讲!

  图片3.png

诗人简介:许峰,1957年3月30日出生于湖北省蕲春县檀林镇界岭村一个农民家庭,1974年高中毕业后当过小学民办教师、大队团支书、党支部副书记。1976年12月入伍到兰州军区,历任战士、连队文书、团宣传股战士报道员、营部书记,师、军、军区司令部新闻干事,其间在解放军报社学习,当见习编辑一年,随军赴云南老山前线轮战半年,是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新闻系首届毕业学员。1988年年底,调广州军区某集团军宣传处任新闻干事。1993年转业,历任广东省惠州市委组织部科员、副科长、科长,市委督查办主任、市委办公室副主任兼督查办主任,市委副秘书长兼督查办主任。在部队18年从事新闻工作15年,自己独作和与人合作发表新闻、言论、诗歌、报告文学等作品1000余篇,其中110余篇获得兰州军区、广州军区和有关新闻媒体优秀作品奖。许峰的事迹曾以“我就是我”为题,被编入《军旅新闻方阵——全军优秀新闻干部风采录》一书,结集出版了《武都路133号》(报告文学集)、《留在绿色军营的记忆》(通讯集)《许峰获奖新闻作品选》《咏物悟道100首》(诗集)《中国百座名山题咏》诗集)《四季如歌》(组诗集)《许峰诗论》七本书。

 

 

 

 



在线咨询
QQ:1030896568
新闻爆料
huaxiazaobao@126.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