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早报 >> 早报文学

妙笔生花赋一中——《湘乡一中赋》赏析

编辑:黎凯 发布时间:2024/08/07 来源:中国早报网
分享到:

    彭崇谷

 

    前日,我在农村教书的老同事,大学校友,后任湘乡师范学校校长的谭竹青先生,给我发来了他写的《湘乡一中赋》。并嘱我给赋文写序。今年是湘乡一中建校一百二十周年,竹青先生欣然为母校作赋。他满怀深情,妙笔生花,写下此赋,为湘乡一中校庆奉上了一份厚礼,为湘乡一中校园文化增添了一大亮点。


    我观此赋,正文不足七百字,可谓词简义丰。对湘乡一中的历史沿革、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出众师生、办学功绩写得精准、全面、生动。第一段,从大处着笔,写湘乡一中雄宏、厚重的地理、人文背景。以“雄立名芳”四字点题开篇。第二段,写湘乡一中的创始、变迁和发展。以“建国伊始,即引湖湘高吭”,给湘乡一中定位。第三、四段,写湘乡一中校园的自然、人文景观。以“雄雅明旸”、“神怡心旷”、“厚重琳琅”描述其美。第五、六段,写湘乡一中师生的卓越和成就。以“代有才人······难述其详”并引用典故,充分肯定。第七段,总括全篇,升华主旨。给湘乡一中以高度点赞和深情祝福。最后,七律一首,照应全篇。


    全赋,叙状议结合,相得益彰。叙状有物有依,议论切情切理。主旨明晰,层次分明,结构严谨,浑然天成。用韵疏密相间,诵读一韵到底。用词精炼,取典贴切。通篇既呈清秀之色,又显古雅之气。


    赋,文中之上品也。作为韵文和散文的综合体,赋经历了由战国时期的骚赋,发展到魏晋时期的骈赋、唐朝时期的律赋和宋代散文形式的文赋等四个阶段,也由此形成了赋文创作各具特色的四种体裁形式。可以看出,赋的发展,从很大程度上体现出,由古向新,由繁向简,由晦涩向通俗的发展趋势。竹青先生的《湘乡一中赋》,其显著特点是,骈散结合,没有死死拘束于某一种赋体形式,更不以词害意。由此,思路大开,下笔出彩。诵读此赋,通畅大气,文采斐然。是一篇不错的文赋。湘乡一中的一些校友,其中不乏从事古文教学的教授学者,初看此赋以后,大加赞赏。可见此赋 将深受读者尤其是历届从湘乡一中毕业的万千学子所喜爱。诗词界评价毛泽东是唐宋以来中华诗词史上的一座新的高峰。毛泽东诗词观的最显著特点是“诗贵意境高尚”;为人民群众写诗,写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诗;诗词发展的方向是大众化、时代化。赋是诗化的散文,或曰散文的诗化。所以毛泽东的诗词观,对赋的创作,无疑有着深刻的启示。毛泽东诗词观所倡导的,也应是赋体创作努力的方向。竹青先生此赋的创作,很大程度上是毛泽东诗词覌,运用于辞赋创作的一种实践。从这个意义看,此赋确是一篇合乎时代的大众喜爱之作。这正是:



    泱泱一中,历史悠久,功绩辉煌,应庆应贺!

    荡荡文赋,真情满怀,气势壮美,可圈可嘉!

     二〇二四年八月于长沙 

    666666.jpg 

    编者注:彭崇谷,历任中华诗词学会第三届、第四届副会长,湖南省诗词学会第四届会长,中华诗词学会顾问,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当代诗词曲赋联精品研究委员会主任。



在线咨询
QQ:1030896568
新闻爆料
huaxiazaobao@126.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