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早报 >> 早报文学

汉西一境——武汉归元禅寺

编辑:谭强 发布时间:2024/10/07 来源:中国早报网
分享到:

作者 张国强


前几天休息时候去了趟武汉归元禅寺,归元禅寺系禅宗寺院,与宝通寺、莲溪寺、古德寺并称为武汉四大丛林,素有“汉西一境”、湖北首刹之称,位于武汉市汉阳区,东眺晴川阁、南滨鹦鹉洲、北邻古琴台,占地153亩。由北院、中院和南院三个各具特色的庭院组成,分别拥有藏经阁大雄宝殿罗汉堂等三组主体建筑群。

1728271515100433.jpg

微信图片_20241007091842.jpg

归元即归真,本意为超出生灭之界,还归于真寂本源,出自佛家经典《楞严经》的“归元无二路,方便有多门”。相传1658年(顺治十五年),祖籍浙江的白光主峰两位法师来到武汉太平兴国寺(现龟山南麓莲花湖畔)研读藏经。 1659年,白光、主峰两位法师于汉阳王氏葵园(今武汉市汉阳区翠微路西侧)建造归元禅寺,属禅宗曹洞嗣。1660年,归元禅寺禅堂落成。到了1662年,白光法师离开了归元禅寺前往京山重兴古佛寺,留下《临别酬咏》,成为了归元禅寺开创初期“清规”的重要组成部分。1664年,主峰成为归元禅寺的第一任方丈。1690年,翰林周金然前往湖广主持乡试时,谒方丈旦升上人,并撰写《归元寺记》。1850年,始建五百罗汉堂。


1852年,在太平天国运动期间,归元禅寺遭太平军兵燹,禅堂寮舍尽毁。1858年,归元禅寺住持雪严常禧诸师广募众缘,归元禅寺基本恢复原貌。 1868年,钟鼓楼重建。1887年,归元禅寺得清朝光绪皇帝敕赐的“归元禅寺”四字匾额以及《龙藏》一部。1902年,罗汉堂重建。在1911年10月,武昌首义爆发。清军攻破汉阳后,摧毁了寺内大雄宝殿、禅堂等建筑,仅五百罗汉堂老藏阁普同塔三处幸免于兵祸。1912年,归元禅寺募化重建,到1922年,归元禅寺恢复原貌,寺庙格局保存至今。


从1973年起,归元禅寺进行了大规模的维修,大雄宝殿藏经阁、五百罗汉堂大士阁钟鼓楼翠微亭等建筑翻修一新。1980年12月21日,新加坡总理李光耀参观归元禅寺。1983年,归元禅寺被国务院确立为首批全国汉族地区重点佛教寺庙。1984年,日本首相中曾根来访。1986年6月,比利时王子菲斯特来访。2001年,归元禅寺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首批4A级旅游风景区。2007年1月28日,归元禅寺第四十八任方丈昌明老和尚圆寂。2011年,汉阳归元庙会入选第三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4年1月19日,归元禅寺举行了归元书画院揭牌仪式,归元书画院的成立,是为了传承人间佛教思想,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佛教的慈悲济世精神,践行昌明老和尚渡人渡己的誓愿,丰富归元禅寺的书画收藏,为书画人才提供展示和交流的平台

微信图片_20241007091355.jpg

微信图片_20241007091410.jpg

微信图片_20241007091544.jpg

微信图片_20241007091540.jpg

微信图片_20241007091427.jpg

清代光绪御赐銮驾和玉印,故“归元禅寺”匾属于直书。归元禅寺的山门呈八字形,意为广结善缘。进入山门靠右可见一圆形拱门,上面有昌明大师所书“萨婆若海”,拱门的后上方书写的是“翠微妙境”。归元禅寺的北院,曾是明代万历年间修建的葵园所在地。葵园的主人是明代汉阳人氏王章甫。据《汉阳县志》记载,王章甫曾从萧良友、郭志诚学习诗文。为了方便和文人墨客一起论文赋诗,他先构筑水明楼,后辟葵园。今日的翠微妙境,也正由翠微峰而得名。昔日颇有气势的翠微山峰在历经400多年之后,今已不存,现在的峰只不过是藏经阁后地势较高的一片土坡而已,但人们仍称其为翠微峰。此处面积不大,但景色宜人,耸立在山坡怪石中的一棵皂荚树,据说已存活400多年,它是归元禅寺从兴建到今的历史见证。院内梅花桂花玉兰紫薇等百花吐艳,松柏棕榈相映,山石盆景相辉,形成景色宜人的“翠微妙境”。这里的翠微泉,泉水晶莹澄澈,取之不竭,经有关部门检测,泉水里含多种营养成份,适合酿制各类饮料。翠微亭边的墙壁上,镶嵌着白光的《翠微泉》一诗。

微信图片_20241007091422.jpg

微信图片_20241007091508.jpg

微信图片_20241007091436.jpg

三圣殿建于清光绪34年(公元1908年),殿内供西方三圣,各由长4米,直径1米樟木雕刻而成。供桌前幕栏有四组唐玄奘西天取经故事的镂空浮雕群像。三圣殿里有明代铁香炉、清代皇赐铜钟、北魏石刻、民国年间缅甸所赠象牙、清代玉卧佛、清代三世佛阿弥陀佛、药师佛和释迦摩尼珍藏品。

微信图片_20241007091431.jpg

北院的主体建筑是藏经阁,始建于清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后遭战火所毁。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藏经阁得以重建,但在辛亥革命时期又为战火所焚。1920-1922年,归元禅寺心净方丈募资再次重新修建藏经阁。是一座两层五开间的楼阁式建筑,占地400余平方米,高约25米,顶为兽头大脊,鱼角搬爪,斗拱飞檐,古朴玲珑,当面为四柱通天,双凤朝阳,五龙戏珠。整个建筑、门扇窗牖,涂朱绘彩,是武汉市唯一一座砖木结构的古建筑物。据史料记载,新藏经阁落成之日,典礼隆重,热闹非凡。黎元洪总统题匾以示祝贺。佛教界著名的太虚大师撰写了《重修汉阳归元寺藏经阁记》,并勒石立碑,以资纪念。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藏经阁,则是由归元禅寺方丈昌明法师主持,于1997-1998年间在原址上再次重新修建后的阁楼。

微信图片_20241007091441.jpg

微信图片_20241007091446.jpg

藏经阁门口的两幅对联,一幅上联是:见了便做做了便放下了了有何不了 ;下联是:慧生于觉觉生于自在生生还是无生。还有一幅上联是:世外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之; 下联是: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初读还在咬文嚼字,再读感觉颇有深意,细品方知其充满人生之哲理,寓意深刻,如醍醐灌顶。

微信图片_20241007091452.jpg

藏经阁大殿一尊高约2米的玉雕释迦牟尼佛坐像,这尊玉佛像有一段不平凡的来历。1935年,法舫、苇舫两位法师出访东南亚,缅甸佛教界三宝(佛教称佛、法、僧为三宝)弟子意欲赠送玉佛,以表示缅甸佛教徒对中国佛教徒的友好情谊。缅甸是盛产珍贵玉石之国,三宝弟子寻觅到一块重3吨、质地优良的汉白玉石,请能工巧匠花费半年多的时间,精雕细刻,最后形成一尊重1吨多、高2米的释迦牟尼佛坐像。这尊佛像雕工细腻,技艺精湛,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我们见到的释迦牟尼玉佛像,双耳垂肩,两手过台,面容慈祥,有很强的感染力。这尊玉佛历经千山万水,送至武汉。开始供奉于武昌千家街的世界佛学院内,抗日战争爆发后武汉沦陷,四众弟子想方设法将玉佛转移至汉口佛教正信会珍藏。1973年归元禅寺大修后,玉佛供奉于藏经阁的正厅之中。这里有清代龙藏》;宋代版影印本《碛砂藏》一部,计593函;清末民初上海印《频伽藏》一部;清末民初商务印书馆影印日本版《续藏》和《大正藏》各一部。此外,还藏有清光绪元年(1875年)湖南衡山69岁老人李舜年书写的“佛”字经一页,该“佛”字经写在长宽不超过六寸的纸上,由《金刚经》和《心经》的原文共5424个字组成,每个字芝麻大,肉眼分辨不清,若在三十倍放大镜下观看,每个字都一丝不苟,笔力挺秀,乃书法珍品;以及藏有民国初年(1915一1924年),武昌僧人妙荣和尚刺血调和金粉抄成的《华严经》和《法华经》,字体娟秀,较为稀有。

微信图片_20241007091523.jpg

微信图片_20241007091530.jpg

藏经阁旁边就是大士阁,大士阁建筑及门墙上端四组泥雕图案,具有独特的壁雕艺术风格。供奉观音大士,并有十八罗汉和十二花甲子陪伴其旁,法相庄严,姿态各异。其左侧石碑上摹刻杨柳观音像,是唐代大画家阎立本的真迹,线条流畅,雕工细腻,为佛教寺院石刻瑰宝。

 微信图片_20241007091806.jpg

微信图片_20241007091812.jpg

微信图片_20241007091730.jpg

微信图片_20241007091725.jpg

微信图片_20241007091757.jpg

后院广场供奉的是露天观音,还有一座归元寺的标志建筑——圆通阁。双面观音法像是用黄铜铸造,重达20吨,立于2米高的莲台上,菩萨圣像高18.8米。头顶的一圈火焰,象征佛光普照,法度有缘人。一手持净瓶,瓶口向下倾斜,遍洒甘露于世间,法雨普润娑婆客;一手结佛印,法力无边,与愿众生,有求必应;圣像做工细腻,线条流畅,造型比例协调,拜在其下,犹如菩萨降临凡尘。

微信图片_20241007091855.jpg

微信图片_20241007091818.jpg

微信图片_20241007091823.jpg

微信图片_20241007091827.jpg

微信图片_20241007091837.jpg

微信图片_20241007091832.jpg

圆通阁即观音道场,主要供奉毗卢观音宝像。归元禅寺的圆通阁为全国最大的单体木石结构建筑,于2009——2013年兴建,建筑风格起源金刚宝塔,传统石、木结构,通高60.6米,建筑面积7511.23平米,台座由石墙、石拱、石门、空心无梁花岗岩石组合而成。台座内供奉石刻历代观音法像。主体建筑为外三层,内五层、四滴水、红木(菠萝格)榫卯营造。主楼供有上等楠木传统雕塑高11.3米的三面千手观音法像。

 微信图片_20241007091617.jpg

进入第二道山门,往左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长25米,宽15.6米的放生池,周围有汉白玉的栏杆和石柱,柱头雕的石狮憨态可掬。寺院设置的放生池寓意为众生平等,不杀戮的慈悲之心。

微信图片_20241007091657.jpg

微信图片_20241007091640.jpg

鼓楼位于韦驮殿左侧,钟楼位于韦驮殿右侧。晨钟暮鼓是寺院僧众生活的重要内容,早些年,归元禅寺的“晨钟暮鼓”也给汉阳人民带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方便。可惜后来周边的屠户闻钟声而起,宰杀猪牛,顿时一片惨叫声。归元禅寺主峰祖师早起晨课为之叹息:“我佛慈悲,有杀生戒,而屠户闻我钟声而杀生,千万不可。”即命寺内免去三更晨钟。钟鼓楼取佛门“晓击,即破长夜,警睡眠;暮击,则昏衢,疏冥昧”教义。往昔,钟鼓楼每逢早晚殿或大法会,都要“钟鼓齐鸣”,设有专职的僧人“敲钟击鼓”,展现了僧人晨钟暮鼓的严谨佛门生活。

微信图片_20241007091631.jpg

微信图片_20241007091622.jpg

微信图片_20241007091646.jpg

放生池对面就是韦驮殿,建于清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门楣上悬“归元古刹”的匾额系民国总统黎元洪所题。门前的石狮为清代遗物,造型活泼,动感十足。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归元禅寺募化重修,韦驮殿内供有弥勒佛和韦驮菩萨,法像背靠背。弥勒笑迎天下迎客,面门而坐,右腿竖立,左腿平放,端坐须弥宝座上,双耳垂肩,袒胸露腹,如意自在;左手执宝袋,右手握念珠,慈心广布于凡尘,赐福施财给众生。


背后是韦驮菩萨像,面对大雄宝殿,护法安僧。菩萨的造像是由整株柏木雕刻而成,继承了盛唐时佛教艺术风格。法相庄严,降魔金刚杵立于地上,威武俊朗,气势逼人。上悬“回头是岸”的匾额。其中“岸”字,“山”头不在顶上,而是被放到了一旁。这样书写寓意,修行之人,要放下心里的包袱,不能把“山”压在心头。殿左侧的加蓝菩萨是中国民间千百年来最受人们尊敬的关公形象。

微信图片_20241007091549.jpg

微信图片_20241007091554.jpg

微信图片_20241007091559.jpg

韦陀殿和大雄宝殿之间的距离很近,大雄宝殿这里是寺院的主殿,是僧众举行早晚课和法会活动的场所。初建于清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后经多次维修,现存殿宇是清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修建的。殿门正中高悬“大雄宝殿”四字金匾,在阳光照耀下金光灿烂,这四个字为清代大书法家冯天浩所书。重檐歇山式,崇台列阶,气宇轩昂。殿脊高17米,用9根通天柱擎举,雄伟壮观的殿堂中央高台上,供奉的是佛祖释迦牟尼雕像。大殿正中是按释道原《传灯录》所塑佛祖释迦牟尼跏趺于莲台之塑像,5米高的金身法相,宛若霞光照亮殿堂,结跏趺坐于莲花宝座上,手结禅定印,善目低垂,法口紧闭,神情慈悲,法相庄严。


释迦牟尼坐像两旁立的是他的两大弟子,双手合十的是阿难,拱手抱拳的是迦叶。相传阿难是释迦牟尼的表弟,为释佛十大弟子之一,跟随释佛讲经说法达20余年。阿难生性聪明,善于思考,长于记忆,有过目不忘的本领,于是僧众称他为“多闻第一”。迦叶,相传是释迦牟尼讲经说法时的召集人。迦叶原来是婆罗门教的信徒,后受释迦牟尼佛教的影响,决定皈依佛教,并拜释迦牟尼为师。迦叶也是释迦牟尼十大弟子之一。

微信图片_20241007091605.jpg

释迦牟尼佛像背后,是以海岛观音为中心的雕塑群。海岛观音,又称“倒坐观音”、“南海观音”。这组雕塑场面气势恢宏,山峦重叠,悬崖峭壁,云霭缭绕。观音身后的24座塑像,是二十四诸天。这组普渡众生的大型群雕像高6米,宽4米,令人感到奇特的是,几十座雕像均呈立体倾斜30度与墙面基座相接,这些群雕完全没有采用钢筋、水泥,而是用丝绸、棕麻等原生材料塑成。虽然人物众多,但层次分明,色彩鲜艳,历经战乱也毫无残损。在当时没有现代化建筑材料的情况下,能有如此高超的浮雕画面,其工艺水平堪称一流。

微信图片_20241007091849.jpg

归元禅寺财宝天王殿内供有密宗五方财神铸铜法像,每尊重约3吨。分别为白财神红财神绿财神黄财神黑财神。主奉财宝天王(又称毗沙门天王),坐骑为雄狮,左手握口吐财帛的鼬鼠,右手持如意宝珠,是掌管财源、护持佛法的善神,民间习称财神爷。

微信图片_20241007091900.jpg

微信图片_20241007091906.jpg

微信图片_20241007091918.jpg

微信图片_20241007091923.jpg

武汉归元禅寺的罗汉堂,是南院中最主要的建筑,始建于清朝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后毁于战火;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又重新建成,整个建筑布局呈田字形。中国自古就有四大五百罗汉堂之说,中有武汉归元寺、北有北京的碧云寺、西有成都宝光、东有苏州西园。据《归元丛林罗汉碑记》,公元1850年,也就是清道光三十年,归元禅寺准备修建罗汉堂,于是广招雕塑师,最终选定了黄陂泥塑艺人王氏父子——王煜与王胤。父子二人遍访名山古刹,先后到达宝通寺、龙华寺、栖贤寺、灵隐寺等诸多寺庙,认真揣摩高僧大德的行住坐卧,并进行提炼加工,才有了形态各异的五百罗汉的形象。历史上诸多罗汉塑像,往往经历数十年就残破不堪,而归元寺的五百罗汉至今保存完好,得力于独特的“脱胎漆塑”的工艺,那就是第一步用泥胎塑成模型,第二步用葛布生漆逐渐沾巾套塑,第三步再饰以金粉。最终,王氏父子历时九年才完成了归元禅寺五百罗汉的塑像。这样的雕塑,不但能抗潮湿,而且能防虫蛀,因此罗汉堂虽几次受水灾侵袭,但罗汉仍完好无损。尤其是1954年,武汉爆发特大洪水,洪水漫过了整座罗汉堂,一尊尊罗汉漂浮在水上,而在洪水退后,五百罗汉却安然无恙,而这也为五百罗汉增添了一股神奇色彩。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数罗汉被视为道家的、文人士大夫的、商人阔太的神仙形象之一,被广泛地尊祟和祟拜。归元寺最具影响力的民俗活动当是“数罗汉”,它几乎成了归元寺的文化符号。此俗由来已久,据说十分灵验,来寺的香客、游客有时间都会去数一数,测测运势。

微信图片_20241007091928.jpg

微信图片_20241007091937.jpg

微信图片_20241007091957.jpg

有童谣云,“归元寺,数罗汉,坐的坐,站的站。磕响头,吃斋饭,吃的吃,看的看。”“坐的坐,站的站”,印证了一句老武汉话“坐的菩萨坐一生,站的菩萨站一生”。五百罗汉或站或立,或坐或躺,或正或歪,千姿百态,栩栩如生,脱胎漆塑工艺精湛无比。


斋饭指僧尼向俗家化缘得来的饭菜,也指道观寺庙或家居自制的素食。和宝通寺、长春观一样,旧时归元寺素斋也是非常有名的。通常寺庙的对外斋饭是需要“结缘”的,不掏钱,自然就只能看别人吃了。

微信图片_20241007092033.jpg

微信图片_20241007091952.jpg

微信图片_20241007092021.jpg

微信图片_20241007092005.jpg

微信图片_20241007092001.jpg

数罗汉分三种方法:第一是男左女右,进入罗汉堂大门后,男靠左,女靠右数罗汉;第二种是顺其自然,进罗汉堂大门后,您哪只脚先跨入罗汉堂的门槛,就从哪个方向数;第三种叫随意随缘,在罗汉堂的任何一处都可以数。三种方法任选其一,按照自己实际年龄计算,已满多少岁就数多少尊罗汉。起点从自己选定的罗汉算起,依次挨个数,一岁一尊,数到实际岁数为止,再抬头看罗汉号,从“第”字开始,从右至左读,记住,记住第多少尊,就在罗汉堂出口对号购买罗汉单片解签。

微信图片_20241007092050.jpg

微信图片_20241007092058.jpg

微信图片_20241007092104.jpg

数罗汉解签是信徒们探寻心灵安慰和智慧的重要工具,同时也是一种文化传承。通过这些罗汉雕像和签语,人们能够寻求到生活中的真谛,平静内心的纷扰,并获得力量继续前行。不论是上签还是下签,归元禅寺的500罗汉签都提醒我们,命运往往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在任何时刻,我们都要坚守正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人的一生本来就充满许多不确定因素,所以即使你数的罗汉像再凶恶,也会因你的奋斗而化险为夷,而你如果得过且过,从不努力,数到再和蔼的罗汉像,你也会陷入万劫不复之中,归根结底,人这一辈子,还是得靠自己奋斗!


值班总编辑  贺文生


在线咨询
QQ:1030896568
新闻爆料
huaxiazaobao@126.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