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热新闻

查看手机网站
骥翁追梦虹添彩—记全国优秀教育世家代表孙家芳扶犁在路
中国早报网武汉消息:(文图/万鹏飞)有—种情怀,质朴而真挚;有—种追求,简单而高尚;有—种操手细微而极至,有—种晚岁,平凡而精彩。
武汉市武昌区东亭花园社区有—位86岁老人,以岁月为纸,用生命为笔,书写他的默默后半生,但他把—点点微不足小事都做到了顶极,而也引来小的传颂,事迹载入过《中国人物年鉴》,也—次得到过成万的奖金。他是个念党恩,跟党走,是—个值得大家学习的好党员、好榜样。
孙家芳,湖北枣阳人,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省先进教育工作者,全国优秀教育世家代表。课堂执教26年后调枣阳市教研室做研究员,后任教育局督导办副主任兼市政府教育督学。1997年退休后随子来汉定居。户口和党组织关系一并转来武昌水果湖,成为武汉市民。从此沫浴在大江两岸灿烂的阳光里,沉浸在花与爱的海洋中,享受着世代大武汉人用血与汗换来的荣华富贵。出自于感恩之心的多福之翁,20余年来想的最多是多为江城多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报答党和武汉人民的厚爱。学做ᅳ个“武汉好人”。
一、学武汉园丁,培育栋梁记初心
那时孙家芳来武汉不到百日,应聘进入武汉华士园私立学校,该校由中太集团一次性投资百万建成的从幼儿园到初中“一条龙”招生的综合学校,十分大气。可是学生总数未过300人,开学快两年了,“龙”头未见“昂起”。
面对社会办学这一新生事物,遇到困难他立即投入深思。孙家芳老师以新武汉人的眼光审视并觉察到他们是办“学段定位”与大政不合。孙家芳便利用课余向武汉老师学习,看了一些资料,又读了一些文件,做了些调查。依据(教育法)并结合所掌握的教育督导相关知识和学校现有物质条件,他记住初心放开眼量提出:“绕过义务教育,直办高级中学,面向全国招生,实行弯道超车,不和义务教争生源,开门办学出特色”的设想,让大武汉,大民营、大创新、大大叠加;求强校董、强师资、强生源、强强联手。
校董会接受他的这个建议,他被委任政教主任同时着力协助做好“学校转型”。经过半年的工作,面向全国招生、聘请高师,充实教学设备、设施,通过了教育行政验收,完成了基础教育高中学段办学的全方位准备。当年秋季一甩手招收高中生150名,1-3年级各开一个班,同时面向全国招聘特级教师,各学科名师12人,特聘了外藉英语教师二人,学校建立了党支部、共青团委、少先大队部。
学校大门向社会敞开了,当时结合香港回归大庆云禧,师生走出校门与武汉市民同开庆祝会,同举游行旗,还鼓励每个师生唱好一支“我爱祖国我爱香港”的歌;写好一篇《欢迎香港回归祖国》的文章;给一个香港小朋友写封信,交一个香港在校学生为朋友等活动。
学校全面开展以爱国主义教育和理想品德教育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前提下,培养特长、发展个性、学校建成30多个课外前瞻性研学活动小组,引导学生放飞梦想,立志报国,鼓励学生在自觉追梦中成为自强的奋斗者。
历经两年的奋斗,校风、校貌、学业成绩得到全面提升,学生在多学科各种竞赛中得奖,教师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在教育书刊上得到发表,一年一度的全国统一的高考中,学校上线人数比,名列前矛。还创历史的有一名女生被北大录取。学校评为“全国社会办学百强学校”校董事长王尊伍先生也因此优异成绩,应邀出席了全国社会力量办学经验交流大会并做了典型发言。
就在这一年,孙家芳自编自授的课《学会做人》一乡土教材,在中学部全面开讲;面向全市公开课,受到省、市领导和同仁高度地评价。同年他政教工作的论文《在动态的梳理中求美德的积淀》获省级特等奖,并在省级社会办学研究会上交流,他每年都被评为教育先进工作者。作为中学部“科技课”任课教师,创设并辅导的航模研学小组,夺得了省赛冠军。当时世界建筑师大会在北京开幕,由教、建、体三委联办了“建筑从娃娃抓起”的“全国建模比赛”。他带领着他辅导的姚俊同学,代表湖北赴京参赛,一举夺得金奖。学校特发他奖金一万元。
二、学武汉精神做“中突巨轮螺丝钉”
五年后,因高龄孙家芳老师从教坛上,“第二次退休”,回社区做居民了。但他总还想着学习武汉精神做个好居民。他奉行着“追求卓越”从小事做起,“敢为人先”以奋斗起跑。他丢下粉笔之后,首先想到的是能否以做社区小型热情服务的方式支援“中部突起”的大政。2004年东湖梨园门口由中科院测地所,新华社湖北分社、东湖中学,湖北报业集团、省新闻出版局、经济学院、东亭花园等八大家成立了徐东路新社区,社区服务专干编制不多,细小的具体的服务工作还差人手,如空巢的“老人”,课余的“小孩”需要招呼,还有修修补补、心理健康、法律教育的咨询,房产、物业的租赁等等,急需有人具体搭理。他虽人近古稀,但腰板还算硬朗,觉得报答武汉的机会来了,可以将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经请示批准,又邀集另外两位退休老友合作,筹办了“社区家教家政服务部”,并自荐成为“部主任”。服务宗旨首先对军属,烈属、英模、困难户、伤残人、免费服务。行动不便的上门服务;社区居民半价服务,(收入供维持运营开支)。半年的义工运作,合作者先后退去,“光杆司令”的他一干也就是十五年。他利用当年做教育及教育管理工作时涉及过文理、政法、生化知识;和文革期间下放工厂、农场劳动时又学习得的车工维修的技术,这回他买来一套铁木五金工具和一櫃多门路参考用书做起家教、家政,在一个不足10平方的门卫房,应答各种咨询,都尚得手应心。每天,找保姆,寻家教,签合同,答咨询……一天到晚忙不停,收获多,有夸奖,也有埋怨,有欢笑也有吵咀;有感谢到家,也有谴责上门……老干部余佳文看到古稀的老人服务热情十年如一日,写条幅称赞。(下左图)残疾姑娘吴秀蓉想开缝补店谋生,孙老师接到求助电话以后,就亲自动手帮她租门面,装修房店,制挂招牌,承揽顾客,让她进门就开业,开业就兴隆,结果开业当天收入80多元。三年后在汉开店赚了钱,买了房子,安了家。
湖北日报记者陈平(曾是抗美援朝火线新闻工作老兵)病重住院时因连换了三个护工都未收中介费,他让夫人送来烟、酒、营养品致谢,孙家芳婉言拒收,夫人说:“这是给你的劳动报酬”,在场的朋友解和说:”把陈编辑桌上自产的“产品”(指好的作品)拿一两个来,孙老一定会收。他夫人回去换成了两本陈平新著《方田文集》,孙家芳才收下这无价之宝。其实,后来戏剧家协会主席陈先祥著《戏缘》、农民诗人乔琳的《乔壶试弦》……,孙老都因为义务的为她们服务,结果他们当年的杰作,都成了一个“义工”最乐意的劳动报酬。
社区还有部分老人子女一时不在身边,因孙家芳原是个物理教师有工具可代他们接接线,修修灯,扭扭螺丝通通水。孙老还备有专用拖车,可以帮他们代购的米、面。孙老体会到单身老人的难处,他还先后为五对单身老人牵线,合成一家,互相照应。(有的成了夫妻)。他还结合公寓租房,牵线年青的刚就业的中外大学生,组成文娱沙龙。沙龙邀孙家芳也参加活动,成了“忘年交”,得到多方盛赞。青年人们发现孙老先生热情为社区居民服务十年如一日就写专稿,发表在一本叫《关爱》的刊物上。
由于孙家芳一贯热情为社区服务不分老少,不怕苦累,2012年至2018年连续6年被党组织评为“优秀党员”“五星级党员”。武昌区民政还授予“优秀志愿者”称号。
家是国,也是武汉的细胞,孙家芳十分重视家庭文明建设,他原老伴去世多年之后,已是武汉市民的孙家芳与武汉市民陈桂香组建了省城级新家。在枣阳原是县(市)“银奖之家”“全国优秀教育世家”。来武汉文明层次自然升高。原独子,现变两子一女。加上女婿、儿媳、孙子辈,还有老亲家,一下子变成4小家,一大家(13人)的小族群。他以现代国家领导人对家庭的论述为指导,拟定了爱国、勤俭、仁义、孝弟等等家训12条,又用中央文明办、中国总工会,中国妇联发出的《24孝》具体落实行动,形成家规。每年春节,一大家13人团年,论教。互学互促,以鼓励全家老少个个奋发向上,20多年来人与人之从未红过脸,敬老爱幼成风尚。2019年都市报以《重组家庭众子女演绎新24孝》为题报导了重组家庭的团结向上,幸福无边的事迹。
三、学武汉英雄把一切献给教育献给党
2019年,孙家芳80岁生日快到时觉得胸闷头晕走不动路,同时体外发现怪异的凸起。经医检、化验,确认为心脏动脉梗塞。凸起之处是恶性节结。动刀切除了癌块,在梗塞的心血管里装上了一个支架。就这样他只好从“家政”岗位再来“第三次退休”,同时他也意识到生命给他的时间不多了,谁知通过半年治疗病又好转了。随后大武汉战胜新冠病毒的江城人的英雄事迹鼓舞着他,他又联想起当年汉阳兵工厂的武汉老英雄,——吴运铎的事迹,他决定要像英雄们那样把一生献给教育“把一切献给党”。
孙家芳丢下做家政服务用的钳子、锯子、斧子、又重新拿起笔杆子再做点义工、把节省下的少量的钱,变个形式做起慈善。在家里除了继续义务的做点家教咨询,代写家书,诉状等。此外他还配合社区将中心活动广场改建成,“老吾老文化广场”,把国家文明办、中国妇联、工会发出的新24孝改成押韵顺口的《新24孝三字经》并制成连环画,装饰在社区老吾老文化广场中心舞台周围,(此三字经已由《老年文汇报》发表)。在暑假义务的协助社区办夏令营书法班,同时还创办了“农民工子女寒暑假汉字快速写好实验班”四期,免费为烈军属子女、农民工子女和低保户子女免费学书法,社区党委推举到武昌区评为模范义工,发了奖状和奖金。
此外还用诗、书、画的形式歌颂武汉精神,参加大武汉各种文化竞赛,诗书画、文有十余次获奖,其中歌颂武汉的诗文书画占30%左右,如《大武汉之歌》“大江大湖大武汉,大智大勇大为先,大创大办大手笔,大改大革大发展”。又如《为长江经济带和东湖高新区而歌》“两江哺育‘大武汉’,铜臂铁脊敢为先。肩扛长江挑日月,手捧东湖绘新天”。特别是在庆祝国庆70周年之际,全国选70位艺术家书、文、诗、画集卷办展,他以歌颂祖国赞扬武汉为内容的作品汇聚成集。被首都一个文化单位选为得奖作品《新中国70年70位文艺名家作品展——孙家芳卷》入选参展。他的事迹载入《中国人物年鉴》《名人大典》。
孙家芳一生最爱学生最爱书,他ᅳ心想在离世前向小朋友们写书赠书作留念,在积极配合教育“双减”在学习古今书法名家的基础上,结合他家祖传五代写字教学的经验,总结了一套“传承国粹的教法和学法”历时五年写出了《快速写好硬笔小楷简捷自主学练宝》一书,现已由中国科学文化音像出版社和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出版,本书提出了好小楷的三点要素,和写好小字的多种技巧,小学生一般20次课可以基本学好,中学生以上和成年人,两三个小时即可学成写好。
孙家芳说:“我退休金不高,退休又早,没有多的钱做慈善。我和夫人只能拿出全部积蓄用写书出书的办法,给钱少的孩子们编写课外参考书”。2022年,他把首次正规出版的第一本书自费先印1000本,以武汉市民的身份捐给枣阳的几所中小学学生们,还专们为一所以革命烈士程克绳将军名字命名的“克绳小学”送去10000元办图书室的设备费,捐赠一个“希望书屋”。
2024年,孙老在夫人陈桂香的支持下又出版了《快速写好硬笔小楷简捷自主学练宝》一书,首先把巳印出价值19.5万元了5000本书,捐赠给武昌区慈善总会和枣阳苏区关心下一代委员会,请他们转捐给苏区、山区、城区最需要的小朋友们。
岁月可老,信仰永恒,初心不改,赤诚可鉴!
如今已是86岁的孙家芳,岁月已在他的脸上添上皱纹,也为他换上了满头银发,2024年1月,他立下遗嘱,交代子女,待其辞世之后,将遗体捐给武汉红十字会,用于医学教学或科学研究。
这样,他就可以像武汉的英雄吴运铎同志那样,把一切献给党,圆他终生追求的好人梦!
(值班总编辑:邱天)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