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热新闻

查看手机网站
有机在这个地方很“灵”——天津工业大学“乡阳而行·红绿黄实践团”探访山西灵丘车河有机社区
盛夏时节,太行山麓的灵丘县车河有机社区满目苍翠。7月7日,天津工业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乡阳而行·红绿黄实践团”深入这片有机农业沃土,在党的二十大代表、车河有机社区党支部书记王春的带领下,探寻乡村振兴的“有机密码”。
“十年前这里还是靠天吃饭的贫瘠山地,如今已建成全国有名的有机农业示范区。”站在层叠的梯田前,王春书记站在观景台上,望着眼前广袤的有机农田,眼中满是自豪。车河社区通过构建“有机种植+生态旅游+社区治理”的多元发展模式,不仅让土地焕发出新的生机,更让村民们的钱袋子鼓了起来,走出了一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践路径,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实践团成员王兆坤穿梭在有机蔬菜种植区,仔细端详着长势喜人的蔬果。“这里的种植理念和方式太先进了!从土壤改良到生物防治,每一个环节都遵循着生态规律,真正做到了绿色、可持续。”她一边观察,一边与农户交流,深刻体会到有机农业背后蕴含的智慧与汗水。指导教师袁子杰也被眼前的景象所触动:“车河社区的发展模式告诉我们,只要立足自身特色,找准发展路径,乡村一样可以焕发出无限活力。”
在村民家中,实践团成员们围坐在老人身旁,聆听他们讲述这些年生活的变化。“以前种地收入少,现在搞有机农业,游客也多了,我们在家门口就能赚钱。”老人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种实实在在的改变,让实践团成员们深受鼓舞。
夕阳西下,实践团成员登上山腰远眺。层层叠叠的有机农田与错落有致的民宿相映成趣,勾勒出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正如王春书记所说:“在灵丘有机农业的‘灵’,灵在坚持党的领导,灵在尊重自然规律,灵在让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有奔头。”这场跨越津晋两地的实践对话,正在书写新时代知农爱农、强农兴农的青春篇章。
供稿:天津工业大学乡阳而行-红绿黄实践团 袁子杰
责编:卢开基 审核:邱天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