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热新闻
查看手机网站
山西大同市云州区乡村振兴画卷美“独树一直”勇争先
中国早报山西讯 (记者 贺文生) 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是走向新生活的起点,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近年来,山西大同市云州区倍加造镇独树村在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大力发展黄花菜种植产业,同时在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方面也协同发力,探索着一条切合村庄实际的乡村振兴之路。
独树村始终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大力发展“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全力推动黄花菜产业增量升级,积极帮助农户解决种植、晾晒、加工和销路等问题,让“小黄花”释放出产业、价值、品牌等“大能量”。独树村联合全镇其他8个行政村共同成立“联赢强村经济发展有限公司”,按照“统一经营、统一种植、统一田间管理,统一按股份收益分配”的模式,去年全村种植黄花菜面积约1200多亩,每亩黄花菜平均为农户增收5000元左右,真正成为了群众眼里的“致富花”,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满意度。
“管、选、育”走好人才振兴“三步曲”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独树村党支部牵头成立村级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党支部会议专题研究人才工作。采取个人自荐、党员群众引荐、组织推荐等方式,把复员退伍军人、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和返乡高校毕业生等纳入村级后备干部初步人选,去年村“两委”换届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实现了“一肩挑”,补齐配强村“两委”成员7名,有1名女性干部,有2名大专学历人员,成员平均年龄44.5岁;省交通运输厅选派1名优秀年轻干部担任村党支部副书记;储备后备干部3人,进一步优化了村干部的性别、学历和年龄结构。通过“领头雁”、“农村致富带头人”等培育工程,大力培育“土专家”、“田秀才”等本土的乡村人才。
乡村振兴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文化振兴是产业振兴、人才振兴的重要支撑。独树村大力发展乡村文化,为乡村振兴铸魂凝神,让美丽的独树村看得见山水,留得住乡愁。村内修建了村综合文化室、图书室、老年活动室等,文化活动广场上太极轮、跷跷板等体育健身器材也应有尽有。此外,村内张贴2021年新修订的《独树村村规民约》;建有2座庙宇,每年还保留着逛庙会、扭秧歌等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大力推进农村道德建设,定期开展“文明家庭”和“好婆婆、好媳妇、好妯娌”的评选;积极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大力提倡“婚事新办、丧事简办、余事不办”,努力改善村民精神风貌,不断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近年来,借助“交通扶贫”、“美丽乡村建设”等政策帮扶,独树村先后投资数百万元,进行了道路建设、村庄绿化、污水管网修缮和安装路灯等工程,村内街巷道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调动群众积极参与户容户貌整治,组织开展“六净六有两规范”活动(“六净”指房前屋后净、院内净、室内净、厨房净、个人卫生净、厕所净,“六有”指有床褥、有衣柜、有碗橱、有餐桌、有椅凳、有普通家用电器,“两规范”指基本生活用品摆放整齐规范、生产工具摆放整齐规范)。整个村庄真正实现了硬化、绿化、净化、美化和亮化。
独树村坚持以组织振兴为引领,充分发挥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真正把村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以及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优势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发展优势,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独树村党支部充分发挥1个党支部、4个党小组、7名村“两委”干部和67名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形成“村党支部+党小组+党员干部”的联动体系,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服务功能进一步强化。加强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健全完善村规民约,设有村务监督委员会、村民小组、民兵连以及开展共青团妇联等方面的群团组织,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定期开展党日活动、“四议两公开”等制度,努力做到“村民有事找组织,办事尽量不出村”。
乡村展新颜,群众奔小康。“在云州区‘三早一宝’的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的帮助下,全村有效地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果,在接下来乡村振兴的伟大征程中,独树村仍然要在全镇乃至全区勇争先、创示范。”村党支部书记刘建东信心满满地说。走在大街小巷上,一条条干净整洁的街道、一群群嬉笑玩耍的孩童、一张张洋溢着幸福的笑脸,这些都是对小康生活最真实完美的阐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