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早报 >> 锐评

黎评|人工智能教育指南:为人才培养点灯塔

编辑:谭强 发布时间:2025/05/15 来源:本站
分享到:

中国早报评论员胡立成

近日,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发布《中小学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指南(2025年版)》与《中小学生成式人工智能使用指南(2025年版)》,这无疑是教育领域极具前瞻性与战略性的关键举措,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筑牢坚实基石。


微信图片_20250515085630.jpg


《中小学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指南(2025年版)》精心搭建起科学且完备的教育体系。在小学阶段,着重以趣味性活动激发学生对人工智能的好奇与兴趣,如通过简单的编程小游戏,让孩子们初步感受智能指令的奇妙,像引导虚拟角色按照指令完成任务,在寓教于乐中播下探索的种子。初中时期,强化对人工智能原理的讲解,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技术背后的逻辑,例如借助生活中的智能设备,剖析其运行机制,使学生明白人工智能如何感知、学习与决策。到了高中,则聚焦于创新实践,鼓励学生运用多学科知识开展人工智能相关项目,如设计智能环保监测系统,综合运用传感器技术、数据分析算法等,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此循序渐进的课程设计,与学生认知发展规律高度契合,全方位培养其人工智能素养。
 

《中小学生成式人工智能使用指南(2025年版)》坚守“应用为王、治理为基”的理念,极具现实指导价值。它依据不同学段特点,明确使用规范,既能充分挖掘生成式人工智能在辅助教学、推动个性化学习以及实现教育管理智能化等方面的巨大潜力,又能严守数据安全与伦理道德底线。例如,在初中阶段,允许学生借助生成式人工智能辅助资料收集与思路拓展,但严禁直接抄袭生成内容用于作业或考试,同时引导学生分析生成内容的逻辑合理性,提升批判性思维能力。
 

这两项指南的出台,彰显我国教育紧跟时代步伐的敏锐洞察力与积极主动性。不仅为提升中小学生人工智能素养、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提供有力支撑,还将促进教育教学模式创新,构建安全高效、公平普惠的人工智能教育新生态。从全球视角看,此乃我国为世界教育领域应对技术变革贡献的中国智慧与方案,展现大国教育担当。相信在两项指南引领下,未来将涌现更多具备人工智能素养的创新人才,为社会进步与发展注入磅礴动力。
                                          值班总编辑:贺文生

 


在线咨询
QQ:1030896568
新闻爆料
zhongguozaobao@126.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