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早报 >> 锐评

黎评|拥抱变革守护初心,共筑博物馆未来

编辑:谭强 发布时间:2025/05/20 来源:本站
分享到:

中国早报评论员胡立成

今年的国际博物馆日以“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为主题,引发了人们对于博物馆在当代社会中角色与发展方向的深入思考。在这个科技日新月异、社会变革迅猛的时代,博物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微信图片_20250520092546.jpg


从机遇方面来看,科技的进步为博物馆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VR、AR、AI等技术的应用,让博物馆的展览形式变得更加丰富多样。观众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身临其境地感受古代文明的辉煌;人工智能可以为观众提供个性化的导览服务,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这些技术不仅提升了观众的参观体验,还打破了博物馆的时空限制,让更多的人能够便捷地接触到文化遗产。例如,一些博物馆通过线上展览的方式,让世界各地的人们都能欣赏到珍贵的文物,大大拓展了博物馆的影响力。


微信图片_20250520092534.jpg

 

青年力量的崛起也是博物馆发展的一大机遇。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历史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积极参与到博物馆的各项活动中。青年志愿者成为博物馆服务的重要力量,他们的热情和活力为博物馆带来了新的气息;青年策展人、研究人员以创新的思维和视角,为博物馆的展览和学术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博物馆应该充分挖掘青年的潜力,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实现博物馆与青年的“双向奔赴”。
 

然而,在拥抱变革的同时,博物馆也不能忘记自己的初心。无论技术如何发展,博物馆的核心使命始终是守护和传承人类的文化遗产。在数字化浪潮中,要避免技术的过度应用而导致文化内涵的缺失。博物馆需要在利用技术提升观众体验的同时,确保文物展示的真实性和文化表达的深度。例如,在运用虚拟现实技术时,要保证对历史场景的还原是基于严谨的学术研究,不能为了追求视觉效果而歪曲历史。
 

此外,博物馆还应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体现,将其融入博物馆的展览和活动中,可以让观众更加全面地了解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通过展示传统技艺、表演艺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能够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还能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
 

博物馆的未来,在于在变革中坚守初心,在创新中传承文化。只有积极拥抱科技,充分发挥青年力量,同时牢牢把握文化传承的核心,博物馆才能在快速变化的社会中找准定位,实现可持续发展,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让我们共同期待博物馆在未来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成为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的坚固桥梁 。

                                             值班总编辑:邱天

 


在线咨询
QQ:1030896568
新闻爆料
zhongguozaobao@126.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