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早报 >> 早报文学

广东省写作学会许峰文学艺术研究院“德艺双馨”书法大师何光泽和李炎荣

编辑:王光兴 发布时间:2025/10/17 来源:中国早报
分享到:

 

    中国早报广东讯(记者 王光兴 通讯员 吴妍俊 洪新爱)在广东省中山市横栏镇,有两位书法大师,,以德艺双馨而闻名,二人均在2025年的六月被广东省写作学会许峰文学艺术研究院聘为顾问。

 广东省写作学会许峰文学艺术研究院(新牌).png

2023年12月,“许峰诗歌研究群”正式成立,后经发展,升级为广东省写作学会许峰诗歌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并组建起以院长邹中海、社长洪新爱、总编王光兴、副总编叶小兵为核心的管理团队,同时聘请了鱼志清、白勇等业界精英为顾问团队,奠定了研究院的专业基础。2024年12月25日,在广东省写作学会会长、暨南大学胡伟教授的大力推动下,研究院在暨南大学正式挂牌,获二十余家媒体报道,标志其发展进入了全新阶段。2025年9月12日,经广东省写作学会批准,研究院更名为“广东省写作学会许峰文学艺术研究院”。从“诗歌”到“文学艺术”,不仅是名称的更迭,更是格局的升华和使命的拓展。

 

研究院隶属于广东省写作学会的文化机构,以当代诗人许峰命名,致力于传统文化研究、现代诗歌创作及其他文艺创作、理论建设和文化传播。研究院始终坚持以高标准广纳贤才,汇聚学界、政界与军界等多领域的专家,逐步构建起一个跨领域、多层次的文艺交流高地,目前,已汇聚近400名文艺家或文艺爱好者。研究院所聘任的顾问,皆为文化艺术领域德艺双馨、成就卓越之士。

 

现在,研究院的顾问有许峰、胡伟、鱼志清、白勇、王建国、万龙生、卢润祥、甄池安、黄华欢、林子宁、邓新生、丘新梅、关润喜、何光泽、李炎荣等文化界精英,并建立院刊系统,已累计发行院刊700余期。研究院的管理团队则以院长邹中海、社长洪新爱、总编王光兴、副总编叶小兵为核心。

 

何光泽顾问,是研究院团队中一位集企业家、书法家、拳击手于一身的传奇人物。这位来自连州、成名于中山横栏的企业家,真正做到了“商艺并蓄,文武兼修”。在书法领域,他积三十余年之功,融古汇今:以欧阳询楷书立筋骨,法度严谨;取汉隶汉简养气韵,笔意浑朴;研甘路行草汲神韵,风格灵动,形成了雄浑而峻拔、潇洒而沉厚的独特书风。

1何光泽.png 

何光泽先生始终秉持“取法乎上、师古出新”的创作理念。其作品不仅是法度与才情的融合,更是古典修养与现代意识的对话。“书法养心,搏击养身,开厂养家。”他是朴素而深刻的人生哲学。在宣纸上挥毫,也拳击台上挥汗,拳击的“攻”与“守”,恰如企业经营中的“开拓”与“风险控制”,他总能从中总结经验。他以笔墨滋养性灵,以拳锋淬炼意志,在动与静之间追寻着生命的完整。他的人生,就像他笔下的行草:有速度,也有留白;有力量,也有韵味。

2何书法.png 

何光泽先生从不因事业的成功而割断与故土的血脉联系。他深信个人的成就源于社会支持,最终也应当回馈于社会。怀着这份信念,他默默坚持十年,在家乡连州带头捐资,推动成立敬老助学扶困基金会,并将每年重阳节定为不变的敬老之日。这一天,他不仅设宴诚挚邀请村中长者,更积极号召各界贤达“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共同参与这项温暖而意义深远的事业。

 4何书法.png

值研究院成立一周年暨建群两周年庆典之际,何光泽顾问特将书法佳作敬赠于红肩章罗浮山国防教育基地,此举不仅体现了其个人情怀,也进一步提升了研究院在军界的美誉度与影响力。

3何书法.png 

在中山,还有一位“德艺双馨”书法大师李炎荣先生,他既是陈白沙茅龙书法代表性传承人,也是一位在乡村翰墨中孜孜不倦书法发展的耕耘者。

 

李炎荣先生,祖籍广东江门市新会潮连,现居中山横栏。作为陈白沙茅龙书法代表性传承人,他同时身兼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中山市硬笔书法协会荣誉会长、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山市书法家协会会员等职。李先生书法造诣精深,诸体兼擅,尤以独特的茅龙书法著称,作品广受赞誉,屡登国内外重要展台,并于2020年荣膺“广东省优秀文艺家”称号。

5李炎荣.png 

李炎荣先生的艺术之路厚积薄发。他早年有幸得岭南画派名家、茅龙书法大师卢乔根先生(1915—2008)亲授,打下坚实基础;后深造于中国书法家协会专业书法班。近六十载的临池不辍与潜心研习,使其技艺炉火纯青,成就斐然,在中山书法界享有“欧体状元”的美誉。

 

其书法艺术,尤以创新融合见长。他匠心独运,将汉碑隶书的古拙意趣、浑厚金石味与质朴气息,精妙熔铸于楷书创作,打破书体界限。其楷书作品,既有隶书的雄浑厚重,又兼具楷书的劲健力道与灵动波势,刚柔相济,空灵通透,形成了遒劲苍奇、气象独绝的独特风格,彰显出深厚的传统功底与不凡的创新智慧。

 

凭借卓越成就,李炎荣先生在全国性书法大赛中屡获殊荣。2016年5月,其作品荣获第四届“金紫荆杯”筑梦中国全球书画名家香港国际交流展金奖;同年6月,再获炎黄春秋神州龙全球杰出华人奖金奖,并应邀赴北京人民大会堂领奖,作品被中国军事博物馆永久珍藏,堪称其艺术生涯的至高荣誉。

6李书法.png 

功成名就,不忘桑梓。李炎荣先生始终心系乡土,将艺术才华倾注于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中,以实际行动践行文化赋能。李炎荣先生深明“人才是文化振兴的根基”这一道理。近二十载如一日,他扎根中山横栏镇,经常以义务的形式开展书法普及培训活动。他将书法这门高雅艺术深植乡土,累计培养学员近千人,显著提升了当地书法教育水平,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了源头活水般的艺术活力,成为“以文化人、以艺兴乡”的典范。

 

成名后的李炎荣不忘初心,不仅开班授徒培育新人,还积极参与慈善事业,多次为灾区捐赠书法作品进行义拍,展现了艺术家的社会责任感和仁爱之心,将艺术之光洒向更广阔的社会空间。

 

获悉恩师卢乔根先生艺术馆将于百年名校特沙小学开馆,他欣喜万分,饱含深情挥毫创作:书写王昌龄的《出塞》、寇准的《咏华山》两首壮怀诗篇,并特题“室雅”墨宝一幅。这三幅作品,不仅展现其深厚底蕴,更寄托着对恩师的崇高敬意,悬挂于乡村校园的艺术馆中,成为激励后学、传承文脉的珍贵载体。

7李书法.png 

值研究院成立一周年暨建群两周年庆典之际,李炎荣大师用手工制作的“美人发”笔再赐三幅墨宝予研究院。为庆祝研究院正式成立一周年暨建群两周年,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研究院面向院内成员发起征文及书画作品征集活动,得到积极响应,纷纷踊跃投稿。

新版许峰文学艺术研究院领导名单.png 

                                                                                       值班总编辑:邱天



在线咨询
QQ:1030896568
新闻爆料
zhongguozaobao@126.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