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早报 >> 地方资讯

法律工作者是守护公平正义不可或缺的一股坚实力量

编辑:谭强 发布时间:2025/03/30 来源:中国早报
分享到:

——记法律战线辛勤耕耘的法律工作者朱以山同志

中国早报北京讯(刘连胜)在当今法治社会的司法宏大舞台上,有这样一群默默耕耘的身影,他们就是法律工作者。他们或许不像法官坐在庄严的审判席上一锤定音,也不像检察官那样站在检察的前沿代表国家做公正的审察,但他们却以自己独特且不可或缺的方式,为法治的建设添砖加瓦,为民众的权益保驾护航。

图片1.png

努力让迟到的正义 不会缺席

朱以山,1962年1月15日出生于山东省郓城县农村。法学大学文化,主要从事法律顾问,舆论监督等工作,爱好写诗,先后从事过教育、文化、广告、信息咨询、社会调查等职业。现任北京至高法律咨询中心主任。朱以山有着丰富的社会阅历和经验,坚持正义,大胆直言,文笔犀利,逻辑严密。已经成功帮助国内众多的平民百姓获得正当权益,被同行和百姓称为“中国反腐败奇侠”、“法界侠客”。他始终坚持“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精神,被媒体誉为“正义之士”的称号。

近年来,朱以山主要以咨询办理行政案件为主,胜诉率一度在70%以上(全国行政案件的胜诉率才仅为10%)。

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同样重要。他们扎根于广袤的基层大地,犹如法治的毛细血管,将法律的养分输送到每一个角落。乡村、社区,他们为那些不太熟悉法律程序、缺乏法律资源的群众提供免费的法律咨询。邻里之间的宅基地纠纷、劳动纠纷中的欠薪问题等,都是他们日常需要处理的事务。他们用通俗易懂的话语,把晦涩的法律条文解释给群众听,帮助大家明白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引导大家通过合法合理的途径去解决问题,使得许多矛盾纠纷在萌芽状态就得以化解,为维护基层社会的和谐稳定立下了汗马功劳。

普通百姓切身利益的民事侵权、他们也会耐心倾听当事人的诉求,从繁杂的事实和法律条文中梳理出关键脉络,构建起坚实的策略。用法律的语言将正义的声音传递出去,让真理在交锋中愈发清晰。

战士必须上战场:朱以山法学学术成果也取得了良好的成就

朱以山著有《希望·信念》、《法治社会离不开民间参与》等作品。他写的《鼓励举报偷漏税行为,还是限制举报偷漏税行为?》一文严厉抨击了原来国家税务和财政系统的错误,被推荐到《人民网》首页并在强国论坛3个专区被评为精华文章,他创作并发布在《人民网·强国论坛》的文章《采访权不是记者的专利》、《进行采访无需任何行政许可》从法律的角度论证分析了新闻出版系统某些官员的错误;目前,朱以山在《人民网·强国论坛》发表的精华文章已经愈100篇。朱以山发表的《房价居高不下的原因及对策》和《中国应当尽快制定并实施遗产税法》,被人民网强国论坛评为精华帖子,并被互联网广泛转载。

朱以山先后创作了多首反腐败歌曲,其中《中国法律人反腐败之歌》、《战士必须上战场》、《我们在刀尖上跳舞》,已经被谱曲并制作成视频、音频,总浏览量高达3亿多人次。

法律工作者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他们面临着巨大的工作压力,案件的堆积、复杂的法律关系以及当事人的高期望等,都如一座座大山压在他们身上。同时,在个别情况下,还可能遭遇误解甚至是恶意诋毁,但他们依然坚守初心,砥砺前行,因为他们心中那团法治的火焰从未熄灭。

正是有了官方公、检、法、司主流系统加法律工作者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付出,我们的社会才能在法治的轨道上稳步运行,公平正义的阳光才能普照到每一个角落。他们是法治社会的建设者,是民众权益的捍卫者,值得我们每一个人致以崇高的敬意,也期待他们在未来能继续为法治的光辉篇章续写更加绚丽的一页。

值班总编:邱天



在线咨询
QQ:1030896568
新闻爆料
huaxiazaobao@126.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