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早报 >> 地方资讯

农合疗:未雨绸缪的民生保障——从报销比例看参保必要性

编辑:张国强 发布时间:2025/04/17 来源:中国早报网
分享到:

中国早报陕西讯(特约记者  周刚振)又到一年农合疗缴费季,村干部反复动员,但仍有村民以“年轻无病”为由推脱。侥幸心理之下,许多人将健康保障视为“不划算的开支”。然而,农合疗作为一项基础性医疗保障制度,其参保价值不仅在于应对突发风险,更在于通过报销比例、资源调配等机制,为农民织就一张普惠性健康防护网。  

 

报销比例:撬动基层医疗的杠杆  

微信图片_20250417140007.jpg

农合疗最直接的吸引力在于其梯度化报销机制。以乡镇卫生院为例,多数地区住院费用报销比例可达80%以上,门诊统筹覆盖范围也在扩大。这意味着,农民在“家门口”看病能获得更高补偿,切实降低了“小病扛、大病拖”的风险。这种设计不仅减轻经济负担,更引导患者理性就医——基层首诊的高报销比例,让感冒发烧等常见病无需挤占城市三甲医院资源,形成分级诊疗的良性循环。  

 

资源活化:激活基层医疗的“造血”功能

微信图片_20250417140016.jpg

高报销比例的导向作用,客观上推动了基层医疗体系的升级。随着农合疗参保者向乡镇卫生院分流,基层医疗机构获得了更多病源和财政支持,设备更新、人才引进的步伐加快。据某地有关数据显示,实施差异化报销政策后,县域内就诊率提升至92%,乡镇卫生院手术量增长35%。这种“以需求促供给”的模式,让农民既能享受便利,又能获得更优质的医疗服务,形成医疗资源均衡布局的长效机制。  

 

风险对冲:破解“侥幸的理性选择心理”

微信图片_20250417140023.jpg

部分年轻人拒缴的“底气”,源于对疾病概率的误判。目前,在一些地方,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呈年轻化趋势,意外伤害更是无法预判。农合疗个人年缴费不足400元,却可撬动数十万元的年度报销额度。这相当于用“一顿聚餐”的成本,购买抵御“因病返贫”风险的保险。例如2024年秋,某村的老唐上树打核桃摔伤的经历颇具说服力:未参保需自付30万元,而而邻村参保的张某同类伤情仅承担4.5万元——风险面前,侥幸代价远远高出参保成本。  

 微信图片_20250417140030.jpg

当然,农合疗仍有提升空间:门诊特病保障不足、跨省结算便利性待加强等问题客观存在。但作为全球覆盖人口最多的基本医保制度,其“保基本、兜底线”的基石作用无可替代。参保不仅是对自身健康的负责,更是对医疗共济体系的贡献——健康者缴费形成资金池,实质是在为需要者雪中送炭。面对疾病风险的不确定性,主动参保远比事后追悔更具智慧。  

值班总编辑    邱天


在线咨询
QQ:1030896568
新闻爆料
zhongguozaobao@126.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