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热新闻

查看手机网站
青海海东:锚定高原康养新高地 构建产业发展新格局
中国早报海东讯(张雪峰)走进海东高原康养中心的体能训练室里,老人们挥洒汗水,锻炼身体;书画室中,笔墨飘香,他们用画笔描绘着心中的美好……海东高原康养中心坐落于海东市乐都城市建设核心区的“生态腹地”,乐都区三河六岸湿地公园西北侧、朝阳山公园东侧。推窗见绿、出门入园,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让这里成为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康养地”。
海东主城区乐都区海拔1940米,恰好踩在了“黄金康养线”上。43.5%的森林覆盖率,让海东像被一层绿毯裹着。海东的文化底蕴,更是给康养添了份独特的“精神滋养”。
如果说海东高原康养中心是老年人的“幸福驿站”,那么互助土族自治县的北龙山,则是一座面向全龄段人群的“森林康养乐园”。郁郁葱葱的树林、清新宜人的空气,一系列充满活力的康养项目,让不同年龄段的人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健康生活方式。
近年来,青海省海东市锚定“建设高原康养新高地”目标,依托吴天一院士等专家学者关于高原康养医学理论研究成果,牢牢把握发展机遇,利用独特高原地理气候,积极探索高原康养发展路径,全力打造符合海东实际、贴合高原特色、满足康养需求的高原康养新高地。
从构建普惠养老服务体系到发展全龄段特色康养项目,从深耕生态康养资源到推动文旅深度融合,海东市一步步将“高原康养”的蓝图变为实景。
“周末放松·去趟海东”,海东市以此为抓手,梳理整合全域文旅资源,以“生态、黄河、民俗、文化、红色”为主线,串联起北龙山森林康养基地的葱郁、河湟文化博物馆的厚重、喇家遗址的神秘、阿河滩地质公园的奇特,精心设计出31条精品旅游线路,在激活区域文旅消费活力的同时,持续擦亮“高原康养”的金字招牌。
海东市将“高原康养”理念融入文旅产业的每一个环节,不仅提升了游客的体验感,更让海东从“短途打卡地”变成了“深度康养目的地”。
医疗和养老“手拉手”,推动医疗与养老资源深度融合。海东市构建“医养结合”全链条服务体系,全市三级医院扩容至3家,全省规模最大的海东市养老示范基地建成运营。
通过省内外合作,建立无锡龙砂医学研究院海东分院、高原医学博士工作站等多个“智囊团”,35个专科联盟、88个省市重点专科(其中国家级2个),11家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成功创建“青海省老年友善医疗机构”,乐都区、平安区、互助县成功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
同时,着力打造“住、养、医、护、康”五位一体的健康养生模式。积极开展中藏医药在高原病防治、高原健康、藏医保健等方面的研究,已开展80多项医疗新技术新业务,互助县开展“医护康养一体化”试点,加快推进中藏医药健康理念、康复医疗与养生保健相融合。
依托资源禀赋,海东市开发生态研学、高原康养、自驾越野、森林养生、红色旅游等生态旅游产品,北龙山林场先后被国家有关部门授予“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单位”“国家森林康养基地(第一批)”等荣誉;立足高原气候冷凉、环境无污染等资源优势,打造“高原、绿色、有机、富硒”品牌,培育藜麦、黑蒜、羊肚菌等富硒特色农产品2万公顷以上,累计有效认证绿色食品114个、有机产品27个、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18个,促进特色农产品与康养产业深度融合。
如今,青海海东正以坚定的步伐,在高原康养的道路上稳步前行,不断书写着高原康养产业发展的新篇章,向着打造全国乃至世界知名的高原康养新高地的目标奋勇迈进。
值班总编:邱天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