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热新闻

查看手机网站
双峰县 退役老兵“喜尝红色教育大餐”
通讯员王玖华 李建杰
“一鞠躬、二鞠躬、三鞠躬”,随着湖南省双峰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副局长刘开胜的指挥,全体人员静默致哀,烈士墓前庄严肃穆。7月30日,双峰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组织全县30余名退役军人代表,在花门镇东桥烈士墓、宝台山烈士墓和青树坪烈士纪念园,祭奠革命先烈仪式上的一个动人场景。
据了解,双峰县现有退役军人事务3万多人,为捍卫祖国和平,回乡创业创新和建设美丽乡村,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尤其是他们继承发扬部队的优良传统和作风,退伍不退志,建功立业新农村的优秀品德,受到社会的欢迎和赞扬。
具有温馨之家美誉的县退役军人事务局,把退役军人当亲人,困难优先解决,经费优先保障,千方百计为全县的退役军人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和优质的服务,值此“八一”建军节之际,特举办了这次缅怀革命先烈,祭奠烈士亡灵的红色教育活动。
东桥烈士墓,位于花门镇东桥村,为纪念衡宝战役石龙山战斗牺牲的中国人民解放军24名无名烈士(其中战士19名,干部5名),1966年第一次修建东桥烈士墓,1973年10月重修,2010年清明节第三次整修,2022年清明期间,花门镇党委政府和县退役军人事务局携手,对该墓地重新扩建修缮。
七烈士墓位于宝台山村,透过墓碑的字里行间,再现了七烈士血洒战场的悲壮场面。1949年10月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野战军第41军123师368团参谋长李文斌,与国民党白崇禧部队,在宝台山战斗时(今花门镇宝台山村),带领368团副营长刘严新、368团4连排长张天思,一同上阵地观察敌情,不幸被炮弹击中,3人当场牺牲,跟随的4名战士也不幸阵亡。
七烈士墓中被追认为“一号烈士”的李文斌,是当时我军南下作战的团级指挥官,也是军旅作家高玉宝的救命恩人。2019年9月1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野战军第41军高玉宝战友的后代,莅临七烈士墓,举行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主题教育暨悼念先烈活动上,高玉宝的儿子当埸跪读了父亲祭奠一号烈士李文斌的祭文,表示深深的哀悼。2008年和2020年,花门镇党委政府,分别将七烈士墓整修一新,被双峰县人民政府确立为全县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红色文化示范基地。同时,东桥、七烈士墓及其他英烈设施与战斗遗址,被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青树坪烈士纪念园位于该镇的业稼、界牌、裕民3村交界处,纪念园和纪念碑规模宏大,气势磅礴,四周松涛围绕,日夜守护着烈士的安宁。该纪念园总投资2300多万元,由2019年3月28曰召开的青树坪镇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6次会议上表决通过《关于修建青树坪镇战役烈士纪念园的决议》,实施的又一民心工程,青树坪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组织专家论证、设计规划,于2020年动工,2021年4月1日顺利竣工的当天,县委县政府,县退役军人事务局与青树坪党委政府,为其举行了盛大的开园仪式。今年清明前夕,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和青树坪党委政府一道,将园外的200多具烈士迁葬入园,为纪念革命先烈,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场地,先后被娄底市确定为全市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党史学习教育重要实践基地。
青树坪烈士纪念园中的纪念碑,共239步台阶,安葬了239名烈士,是纪念1949年解放军第4野战军49军,对国民党残余部队追击发起的一次重大战役中,为牺牲的革命烈士修建的,得到了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将士后代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并踊跃捐资捐款,为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祭奠烈士,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当日,全体退役老兵代表,分别祭拜了东桥烈士墓、宝台山七烈士墓和青树坪的革命先烈纪念碑,敬献了花蓝,重温了入党誓言,聆听了花门、青树2镇的烈士墓事迹讲解,表达了不忘先烈,永跟党走的信念和决心。
“这次喜尝的红色教育大餐,受到了很好的教育,对于不忘历史、铭记先烈们的丰功伟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锁石镇坪壤山村参战老兵彭优旗,深有感慨地说。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