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热新闻

查看手机网站
黎评|山河+邻聚里:媒体与社区文化创新范式
中国早报评论员胡立成
在新媒体时代的汹涌浪潮下,传统媒体如何实现成功转型与突破,从而更有效地服务社会、贴近民众,已然成为亟待破解的关键课题。山河+邻聚里的应运而生,无疑为这一难题提供了创新且可行的答案,堪称媒体转型与社区文化发展的创新范式。2025年5月15日,山河+邻聚里在太原红杉书店正式挂牌,标志着山河+客户端线下首个示范场景落地,这一举措意义深远,开启了主流媒体扎根社区、赋能基层、深耕文化的全新探索征程,充分彰显了传统媒体在新时代背景下主动求变、积极进取的坚定决心。
从空间营造来看,山河+邻聚里·红杉书店的三层空间布局独具匠心。将书香、咖啡香以及山晚文创与社区生活完美融合,不仅为居民打造了一个舒适宜人的阅读与休闲之所,更构建起一个多元文化交流的广阔平台。从一层的环形阅读长廊、文创展示台,到二层的儿童阅读区,再到三层的咖啡博物馆及未来规划的各类活动空间,每一处都经过精心设计,充分考量不同人群的多样化需求,精准诠释了文化与生活深度融合的理念。这种空间打造,不仅提升了居民的文化体验,更为社区文化建设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成为社区文化蓬勃发展的重要依托。
在媒体转型方面,山河+邻聚里的诞生是山西晚报从“新闻传播者”向“文化服务者”转型的重要里程碑。其名称“邻聚里”谐音“零距离”,巧妙呼应“邻居”“邻聚”,承载着媒体服务下沉、功能拓展、文化深耕的多重使命。正如山西晚报社社长李广义所强调的,在新媒体浪潮中,山西晚报既要在内容形态与传播方式上大胆创新突破,更要深深扎根基层,深耕本土文化,让新闻紧密贴近百姓生活,充满温度与深度。
通过与红杉书店的合作,山西晚报将自身的资源优势与社区的实际需求紧密结合,成功构建起线上线下同频共振的新型传播生态。这种转型不仅是对媒体自身功能与定位的重新审视与深刻诠释,更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满足民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必然选择。它打破了传统媒体单一的传播模式,通过提供更贴近居民生活的文化服务,增强了与受众的互动与联系,显著提升了媒体的影响力与公信力。
从社区文化发展视角而言,山河+邻聚里为社区治理提供了全新思路与模式。传统媒体扎根基层,为社区带来专业的文化赋能,而社区则为媒体提供了广阔的实践空间与丰富的素材源泉。二者的有机结合,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例如,红杉书店此前举办的作家讲座吸引众多居民踊跃参与,这种“零距离”的文化交流活动,不仅极大地丰富了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更显著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与归属感。未来,山河+邻聚里计划在全省范围内复制推广,形成“1+N”的线下服务网络,这必将进一步推动社区文化的繁荣兴盛,有力提升城市的文化软实力。
当然,山河+邻聚里模式在推广过程中或许会面临一些挑战,诸如如何确保各地服务既保持标准化又兼具特色化,如何持续创新服务形式和活动内容以始终保持吸引力等。但总体而言,山河+邻聚里的出现为媒体转型与社区文化发展开辟了一条崭新路径,为其他地区和媒体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相信在不断的探索与完善过程中,山河+邻聚里将成为山西乃至全国媒体与社区协同发展的一张亮丽名片,为新时代的文化建设与社会发展贡献更为卓越的力量。
值班总编辑:邱天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