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早报 >> 社会新闻

山西临汾市少年冯丽清上榜全国新时代好少年

编辑:黎兴旺 发布时间:2021/02/12 来源:中国早报网
分享到:

       中国早报山西讯(记者 贺文生)   日前,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国关工委在北京联合发布36名“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山西临汾市少年冯丽清作为山西全省唯一光荣上榜。

图片01.jpg

     “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发布活动旨在通过深度挖掘、多角度展示发生在青少年身边的感人故事,更好地示范引领广大青少年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此次发布活动以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少年的殷切寄语为统领,分为四个篇章,采用视频播放、现场采访、嘉宾颁奖等形式进行,重点推介10名好少年的事迹,并对其他26名好少年事迹作集中发布。


      冯丽清是山西临汾市隰县第一中学高二学生,乐观向上、自立自强。她出生在一个特别贫困的家庭,父亲残疾,母亲瘫痪,叔叔先天性智障。小丽清早早懂事,从小就帮爸爸做家务,生火、做饭、洗衣服、打扫卫生、帮妈妈换尿布样样能干,用自己的乐观与坚强为家庭带来希望。她先后获评全国“最美中学生”、山西省“尊老爱亲美德少年”、“最美孝心少年”等荣誉,并获得了第十一届宋庆龄奖学金。

图片02.png

       冯丽清,女,汉族,2005年1月出生,山西省临汾市隰县第一中学高二学生。先后获评全国“最美中学生”,山西省“尊老爱亲美德少年”“最美孝心少年”“感动百姓乡村爱心大使”等荣誉,获第十一届宋庆龄奖学金。


        冯丽清,曾用名冯莉清。一家四口人除她之外都是残疾人,爸爸因强直性脊柱炎而致残,妈妈在生下小丽清45天后患上了小脑扁桃体下疝,至今瘫痪在床,叔叔则是先天性智障并患有严重的癫痫病。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丽清从三岁半开始帮爸爸做简单的家务,四岁开始学着生火做饭,她是家里的“小当家”。

每一个新生命降临的时候,总会给一个家庭带来欢乐和喜悦,然而小丽清的降临却使一个本就苦难的家庭雪上加霜。


      小丽清的爸爸冯双生,肢体四级伤残,只能从事一些轻微体力劳动;叔叔冯双平,智力一级伤残,生活不能自理;妈妈解雪萍患腰间盘突出,在生下小丽清45天后患上了小脑扁桃体下疝压迫神经,从此下身瘫痪,卧床不起。为了给妈妈看病,一家人想尽了办法,租出了几亩田地,卖掉了仅有的五间窑洞,最终还是没有治好,本就多灾多难的家庭更加跌入深渊。

图片03.jpg

       她是维系这个家庭生存下去的唯一纽带。丽清的妈妈瘫痪后,整个家庭的重担压在了爸爸的肩上,他不仅要料理家务,照顾两个完全没有自理能力的残疾人和一个婴儿,还要想办法赚钱养家,渐渐地变得沉默起来,还染上了嗜酒的毛病。原本要强的妈妈在瘫痪之后也变得一蹶不振,看着劳累过度整日借酒浇愁的丈夫和支离破碎的家庭甚至产生了轻生的念头,可当她想到襁褓里的小丽清时,最终打消了念头,因为她不想孩子将来没有妈妈。


        特别是丽清5岁的那年,一场大火把家里烧的精光,一家人不得不借宿在邻居家里,在工地做小工的大伯也因意外摔断了腿,一时间,家里有三个人躺在炕上得伺候,接二连三的变故让小丽清的妈妈变得更加自闭起来,小丽清的爸爸为了逃避现实经常喝的酩酊大醉。而懂事的小丽清却小心翼翼地维持着整个家庭的关系,变着法哄妈妈开心,求爸爸戒酒,像个小大人似的把家里收拾得妥妥当当。

图片04.jpg

      3岁时,她已开始帮爸爸做一些简单的家务,只为让爸爸能多休息一会。三岁的小丽清没有亲人们的宠溺,没有一件像样的玩具,没有一件新衣服,哪怕一个冰淇淋、一颗糖果都是奢望。三岁的她已经开始学着扫地、洗碗,帮着爸爸分担一些劳累和辛苦,也让妈妈多一些活下去的信心。三岁的她也许不懂什么叫亲情,不懂妈妈为什么从不下炕,不懂叔叔为什么只知道傻笑,也不懂爸爸的背为什么渐渐地弯了下去,可她常说的一句“爸爸辛苦,我要帮爸爸干活”却几次让爸爸和妈妈泪光闪烁。


        躺在炕上的母亲哽咽着说,家里经常只有她跟孩子,有时想喝水,又怕孩子烫了手,就让她倒凉水,可懂事的丽清知道喝凉水对身体不好,还是一次次端起对她来说还很沉重的暖壶,尽管暖壶摔过,溅出来的热水把她烫过,但她始终没让妈妈喝过一口凉水,有时暖壶里没水了,她就急的端着碗满村子跑,满村子“借水”,经常把手烫的通红。


      为了给爸爸腾出更多的时间休息,从四岁多开始,小丽清的妈妈就躺在炕上开始教她生火、做饭。然而,又一场灾难降临了。

     

      丽清五岁那年,生火做饭的时候不小心把火引到了灶窝里的柴草上,引发了一场大火,引燃了整个家,火烧到了炕上,点燃了被子,可妈妈全然不顾自己的危险,冲着丽清不停的大喊“往外跑,跑的越远越好,快跑”,可丽清却拉住了妈妈的胳膊怎么都不肯放开。回想起那时的情景,丽清妈妈说:“我把孩子往出赶,我就想我就这样死了吧,还能给家里减轻负担,就坐的炕上没有动。我让孩子往远走,孩子不走,非要拉我一起走,孩子哭着说‘我不能没有妈妈’,我也哭了,就裹了个被子往出挪”。丽清说:“我叫我叔叔帮忙,我叔叔憨笑就是不过来,后来我就使劲往出拉我妈,到了门口时,还好邻居及时赶来一块把我妈拉了出去”。就在丽清和妈妈脱离火海的那一刻,烧毁的门窗掉了下来,也许再迟一秒,她和妈妈就可能被困在火里。当我们问起她当时是否害怕的时候,她说,“当然害怕啦,那么大的火,我的衣服都烤破了,可我要救我妈妈,我要跟妈妈在一起,我不能没有妈妈”。


      房子烧了,一家人不得不借宿在邻居家里,到现在丽清家里还会觉得破旧的窑洞和显新的铝合金门窗有些不匹配。

图片05.jpeg

       她吃力却也娴熟的厨艺,虽然菜咸了,面条粗了,但这肯定是最好吃的饭。“妈妈吃什么?面条还是揪片?”“啥也行”。和面、擀面、切面条、切菜……每一步都那么认真、娴熟。


       菜炒好了,面擀好了,丽清要在大铁锅里煮面条。她在院子里拣了一些树枝抱回来生火,没有软柴,丽清就把贴在墙上的奖状撕了一块用来点火。我们问她为什么要撕奖状?她说家里没纸了,书又舍不得撕掉,原来墙上有她的很多奖状,都用来烧火了。锅烧开了,只见她麻利地把面条切好,一把一把煮进锅里。面条煮好后,丽清首先捞了一个大碗浇上西红柿菜给叔叔送去,然后又盛了一小碗端给妈妈。尽管面扑了一脸,柴划了手,可她始终是满脸灿烂的笑容,边做饭边哼着歌,似乎在享受着这个过程,这个带给家人温暖和慰藉的过程。一场大火烧掉了她们唯一的家却见证了5岁瘦小女孩巨大的亲情力量。

图片06.jpg

        她有一个远大的理想“长大了做一名医生,帮妈妈治病。”丽清的家在距离县城35里开外的杜家村,她不能像别的孩子一样每天都回家,而是寄宿在老师家,只有在星期天和节假日的时候,她才能回家和家人团聚。


       她的老师说:“孩子各方面都很优秀,学习成绩很好。她虽然还是个孩子,可是说话做事都出乎我的意料,做什么事情都像大人做的事情,根本不像个孩子,同学们有了困难都爱找她帮忙,她总能解决的很好。”


       当我们问及丽清长大了准备干什么工作?她郑重地说:“当医生呀。就能给我妈妈治病了。我给病人做手术,就会挣很多钱,就可以继续给我妈妈治病了。”长大以后当个医生,并不是小丽清一时兴起的想法,而是长久以来内心深处的梦想。

图片07.jpg

       这些青少年先进典型,是在全国各地中小学校广泛开展“新时代好少年”学习宣传活动的基础上,由学生自荐、互荐,老师、家长和社会推荐产生的。他们品学兼优、朝气蓬勃,在勤奋学习钻研、勇于自立自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优良传统、参与疫情防控、热心公益活动以及促进民族团结等方面,表现优异、事迹突出,体现了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的宝贵品格和树立远大志向、为实现中国梦时刻准备着的担当精神。他们是当代青少年的身边榜样,是弘扬时代新风、争当时代新人的先锋。

微信图片_20210212160343.jpg

        发布活动以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少年的殷切寄语为统领,分为四个篇章,采用视频播放、现场采访、嘉宾颁奖等形式进行,重点推介10名好少年的事迹,并对其他26名好少年事迹作集中发布。在发布活动现场,10位好少年表示:时刻牢记习近平爷爷的谆谆教导,树立远大理想、热爱伟大祖国、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养,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发布活动旨在通过深度挖掘、多角度展示发生在青少年身边的感人故事,不断发现和推出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的青少年典型,从而更好地示范引领广大青少年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青春在时代进步中焕发出绚丽光彩。



在线咨询
QQ:1030896568
新闻爆料
huaxiazaobao@126.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