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早报 >> 早报文学

浅谈曹则贤《物理视觉读唐诗》的创新之意和文理贯通的精神

编辑:张国强 发布时间:2025/03/30 来源:中国早报网
分享到:

作者    康平平


一个时代永远都需要时代的引领者,就像当年邓小平提出来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有了沿海城市的开发,有了改革开放,时代的进步需要领头羊,需要创新者,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来的乡村振兴,才让村村通了路,才有了条条大路通我们每一个人的老家,我们过年回老家不用在步行泥泞的小路了,一脚油车就直接开到村口了。


曹则贤首先是一个物理方面研究员,物理大家都清楚属于理科,那么一个理科人士来写一本物理视觉读唐诗,先抛开文章内容不说,就这个创举都是开辟了先河,因为在我的认知范围之内,我所认识的人中没有任何一个写诗歌的人敢说他要去研究物理去了。可能连这个想法都不敢有。


社会要包容和鼓励人有创新的思维,思路,然后很多的实际中,人反而会围攻和打压有创新思维的人,因为还没有任何证据证明这个人的思维是正确的,所以大多数就抱团来攻击新思维。甚至会上升到了攻击提出这个思维的人。


以前一位历史老师给我们讲课,讲到慈禧太后坐洋气车,不允许司机坐她前面,然后了,我们所有同学都哄堂大笑,历史老师就严肃的说,那是因为你们知道了,骑车司机需要开,必须司机坐前面,这个事实,如果你们不知道的情况下,你们也会觉得慈禧太后是正确的,一个司机怎么能坐太后前面呢?现在看来,历史老师讲的一个笑话,其实反映了思维意识的见识和没有见识。

微信图片_20250330140715.jpg

提出来一个思维,等于给了一个思路,开辟了一个先河,如曹则贤在作者序第一页第十七,十八,十九行写到“也许每一个张飞,李逵的内心里都藏着一个张继或者李白,其实,李逵和李白之间能有多远的文学距离呢?认真思考一下,就如同我们大家在不同的的城市去不同的电影院看同一场电影一样,有的人因为故事情节感动的哭了很久,甚至可能触景生情的联想到了自己的那边错过的爱情,会想到那个已经很久没有联系了的曾经的恋人,她没有写出来半句来描述她观看电影的感受,不代表她内心没有柔软之处,有的人可能看完以后写了五千字的影评,这两者之间又有多大的区别了。


首先我作为一个爱读诗,爱写诗的人来说,一位物理专家来用物理视角解读唐诗,这个观点就刷新了我浅薄的见识,打破了我禁锢保守的思维意识和脑海中的传统观念。就如同我第一次见到遥控的小飞机在院子里飞,吓的我躲起来,以为是大怪兽来了一样。


其实这个遥控飞机后来带给了我很多乐趣,一开始接受一个新的观念,新的事物的时候,人的第一反应是先躲起来,可能有胆量大的人会去尝试,更加有英雄人物会去主动出击,我的反应属于躲起来的那种,很难被新的一切所吸引,很难改变自己原有的思维,但是这本书的到来,我仅仅读了三天,就完全打破了我的思维,全书一共175也,我第一天读了60页,第二天读了70也,第三天读了45页,我一直读书的方式都这样,第一遍彻底速度的过,第二遍开始精读,第三遍开始边读遍边做笔记,第四遍的时候书已经基本没办法整体的读了,因为已经读成单页了,或者就是笔记记得太多,看不清楚原作者写的具体内容了,但是我是可以知道的。因为我能记住那些内容。


疫情期间读贾平凹的《秦岭记》,书被我读的看不成了,除了封面之外,需要看的话,需要一页一页的寻找,当然最重要的是完成了23万多字的读书笔记,从文学角度来说,也算的上是书评。我个人认为仅仅只是我个人的一个读书笔记而已。不敢在文学角度来抬爱自己。至今想起来秦岭记里面白衣男子那篇文章来,都内心深处难以平静。那个深情的男子,人世间难得有。


曹则贤的书,有他自己的高度,就像珠穆朗玛峰一样,有自己的高度,他在那里,就是无数人的理想和梦想。如果你也有梦想,想改变一下自己的思维,请你去认真的读这本书,哪怕你和我一样,从书中找出来一句话,打破了你原有的思路,重新开始塑造新的思路,一个墙角你一直走不出来,使劲用脑袋撞墙是没有意义的,你可以沿着光照离开的角度转个弯,柳暗花明又一村啊!

 

值班总编辑    邱天


在线咨询
QQ:1030896568
新闻爆料
huaxiazaobao@126.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