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早报 >> 早报文学

春风得意马蹄疾 一日看尽长安花

编辑:王光兴 发布时间:2025/03/30 来源:中国早报网
分享到:

 

一一许峰诗歌研究第三部《咏物悟道100首》赏析系列二十二章

文/邹中海

 1广东写作学会许峰诗歌院牌子.png

一、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仲春时节,春光无限,走进许峰诗歌研究院,发现这里的院风、文风、学风,与众不同。举目望去,山水田园,草木皆诗,当然这是未来的畅想。但许峰老师,已连续创下了当代诗歌史上难以复制的奇迹,先是阅读量居高不下,再是院群大咖云集,风清气正,集结了三百多位各行各业的南北名家。接着又完成了一次里程碑似的跨越一一中国第一家以诗人名字命名的研究院,在暨南大学挂牌。然后又获得了广东省首届“终身写作成就奖”,这给许峰老师和许峰诗歌研究院,带来了无限的活力和崇高的荣誉。

 

2025年3月28日,首届广东创意写作奖出炉,许峰老师荣获“终身写作成就奖”,这是广东省写作学会“为表彰广东地区在写作领域有优秀成绩的人士和单位,进一步推动广东写作事业的繁荣发展“而设置的奖项。在此次评选中,荣获“终身写作成就奖”的才两人。含金量之高,历史之最。这也是广东省写作学会对个人艺术成就评定的最高奖。这个奖不是集中在某一篇、某一部、或某个阶段性的成果,而是涵盖了文艺家整个人生的创作,包括对人品学问的认可。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举足轻重的。但对许峰老师来说,是实至名归。这也是许峰诗歌研究院继在暨南大学挂牌以来的第二桩天字号的喜事。

 1.png

2.png

获奖信息传来之后,许峰诗歌研究院群里群情兴奋、满堂喝彩。七十六岁高龄的中山市文化局原副局长关润喜先生第一时间把许峰老师的获奖信息传遍中山,并写出两三百字的贺文,他说:

 

“许峰同志终生写作成就奖的获得,十分的不容易。太光彩、太自豪了!这是许峰同志的荣耀,也是广东省写作学会许峰诗歌研究院的荣幸!获奖,首先取决于许峰同志以人为本、德才兼备的高水平的写作能力和坚持不懈的拼搏,同时也来自于许院的本身,良好的学术气氛,众志成城、齐心协力的干劲。内外因结合,铸造了一个巨大的力量,以震撼环宇的效应,回响社会,促成今日。许峰同志的实践及其取得的可喜成果,清晰地告诉我们:文创,必须贯彻延安文艺工作座谈会精神,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导向、坚持为社会为人民大众服务,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而拼搏!一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平时和关键时候,必须要依托团体,当共鸣之声,响彻天地之时,太阳、月亮,就会一起出来!润喜敬礼!”

 3许峰老师.png

许院诗人、广东龙凤学院副总监邹观海先生以排律相赠:

 

七言排律·贺许峰老师获得终生写作成就奖

文/邹观海

 

文路迢迢映瑞光,许兄妙笔韵悠长。

毫端漫卷兴亡史,纸面深藏今古章。

沥胆呕心千数载,凝神琢玉百琳琅。

灵思滚滚开新宇,雅调悠悠谱粤乡。

此际荣膺殊宠至,他年德艺永传芳。

同欢盛绩情难抑,共盼高贤再领航。

期冀他年仍砥砺,再挥椽笔冠南疆。

 

广东省写作学会许峰诗歌研究院编委会社长兼副总编洪新爱女士以藏头诗敬贺:

 

热烈祝贺许峰老师获得终生写作成就奖

《藏头诗》

文/洪新爱

 

老帅珠玑冠百家,

师功累累放光华。

耕开一片新文苑,

耘出盈园茂律花。

诗雅辞精朋赞赏,

词优句丽众称夸。

集成巨著名声盛,

锦绣篇章映彩霞。

 3许峰老师和胡伟教授.png

今日湖北网记者谢英君第一时间做了报道:

本网讯(记者谢英君报道)“首届广东创意写作奖出炉,湖北诗人许峰获“终生写作成就奖”!

 

3月28日,第一届广东创意写作奖评选结果出炉,备受瞩目的“终生写作成就奖”由知名诗人许峰摘得。

 

评选活动由广东省写作学会主办,旨在表彰广东地区在写作领域有优秀成绩的人士和单位,推动广东写作事业的繁荣发展。征稿启动于2024年12月,共设12项大奖,涵盖小说、诗歌、评论、非虚构写作等8大创作领域。经过层层筛选与严格评审,知名诗人许峰不负众望,摘得最有含金量的“终生写作成就奖”。

 

据了解,许峰是湖北省蕲春县人,参军后在部队长期从事新闻工作,退役后长期从事党政机关工作,退休前为广东省惠州市委副秘书长兼市委督查办主任。他退休后致力于诗歌创作,并逐步形成了“崇古不固古”“行文意为先”的独立诗学观,先后出版了《咏物悟道100首》《中国百座名山题咏》《四季如歌》《许峰诗论》等7部诗、学专著,专家、学者为其诗写的诗评已达100余篇。他的诗歌饱含家国情怀,关注社会、关注民生,擅长以物喻人寓道,深受海内外华人喜爱。

 

记者另悉,去年12月25日,“广东省写作学会许峰诗歌研究院”在暨南大学正式挂牌。广东省写作学会会长胡伟博士对此高度肯定。胡伟博士在接受媒体采访中曾表示,期待许诗理论研究工作者再接再厉,深入推进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成果对外宣传,让世界的文艺舞台上有更多中国声音、中国元素。

 

此外,广州日报、中国早报、中国文旅、中国农业网、人民基层在线网等媒体平台先后做了报道或转载。

 

二、巨龙飞腾下云天 护佑华夏数千年

 

我们研究诗歌文化,总喜欢踏雪寻梅。比如研读毛泽东主席的诗词,也会进行一系列的分析,看哪些诗句、语言、意象或典故,出自哪里,哪些是出新创建,然后进行对比,进行分析。我们现在以毛泽东《临江仙.寄友》为例:

“柳绿花红莺燕舞,京都料峭风微。菊香书屋奏琴徽。明月依旧在,何日彩云归。

地覆天翻君亦老,东征北伐声威。草山薄雾拂单衣。我今寻老友,把手话心扉。”

 

通过学习研究,我们就会知道,这个词牌名,就是晏几道体,而其中“明月依旧在,何日彩云归”的诗句,就是化用了宋代著名词家晏几道的词句:

 

《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文/宋.晏几道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那么晏几道的这首词里,有没有化用前辈先贤先哲的意象呢?同样有,因为这是我国文脉的传承。正如书法线条,哪一笔是你,哪一笔是师承。我们现在来看晏几道词中的后两句:“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就是化用了李白的《宫中行乐词八首(其一)》的后两句:

 

“小小生金屋,盈盈在紫微。

山花插宝髻,石竹绣罗衣。

每出深宫里,常随步辇归。

只愁歌舞散,化作彩云飞。”

 

这样研究,溯源而上,就能清晰梳理出我国的文脉与传承。

 

转了这么一大圈,来说明这些。是因为我国的文化艺术,师承与传承都是很讲究的。在我国,不管是戏剧中的说、唱、跳、打,还是书画艺术中的笔法与构图,不管是诗词中的古典意象的化用,还是传统工艺中的制作或描绘,也都是有渊源的。比如京剧中的梅派、程派、尚派、荀派;太极拳中的陈式、杨式、吴式、武式、孙式等,都各有各自的特色,各有各的传承。不像现在有些新诗,很多是“无厘头”的搞法,无序无承,查不到师承文脉,所以也谈不上优秀的诗歌文化。许峰老师作为我国重要的文化学者,博学多才的大诗人,他的诗歌诗学,就带有明显的民族印记。在去年,许峰老师跟我说过,他最喜欢的诗人就是屈原、杜甫、王昌龄、陆游、苏轼、毛泽东等人的作品,这其实就是他集这些先贤先哲之长,熔铸一炉,最终自成一家,于是就有了许派。只是我去年那个时候,还没有现在的领悟力,所有在前面的一些文章中,鲜有提及。

 1暨南大学合影.png

随着研究的深入,我重新又想起了许峰老师的教导,现在研究,结合他的诗歌诗学来理解,才知所言非虚。比如他诗歌里常有那种磅礴的气势和独特的想象,这就是受毛泽东主席的影响,主席诗词,有气吞山河之势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在许峰老师的诗歌中,还有毛泽东主席诗词意象的直接化用;而他的诗型,则是受王昌龄的影响,王昌龄号称“七绝圣手”,许峰老师所有的古体诗,都是“七言四句”。在家国情怀方面,受屈原的影响;在忧国忧民的意识和现实主义精神,受杜甫的影响;在民族太义方面,受陆游的影响;在豁达与洒脱方面,受苏轼的影响;在豪放和浪漫主义方面,则受了李白的影响,尽管许峰老师对李白,没有前几位大贤的这么崇拜。但他的浪漫主义气息,在诗文里多少有迹可循。

 

许峰老师为人正直、豪爽、大气,仗义、讲情、有悲悯之心,英雄之气,豪侠之风,这则是受了我国儒释道文化的影响、老家环境的熏陶、部队的锤打。他的家乡湖北,是九省通衢的千湖之省,气势磅礴的母亲河长江,挟带远古的沉淀和几千公里的长度,与南岸烟波浩渺的洞庭湖,相辅相成,滚滚向前奔跑着,奔跑着,融进海洋。正如诗人《长江吟》中的诗句:“阅尽古今多少事,一路欢歌涛依旧。“诗人的老家黄冈,是有名的“将军市““教授县“,诗人在诗里自豪地说:

“文武一炉功盖世, 苍茫大地独黄州。”

一一摘自《咏故乡黄州》

 

但他不是“好好先生“,他性如烈火,爱憎分明,原则性非常强。儒释道文化和军旅文人风骨让他既有“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的一面,更有“忠孝廉耻勇“的一面,在当今讲“情商”的时代,保持如此健康独立的人格和如此高贵的品质,非常难能可贵。“好好先生“其实不“好好“,是庸俗关系学中的一种。孔子说:“乡愿,德之贼也。”孟子指其“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洁,众皆悦之,自以为是”。《红楼梦》则以“又要自己便宜,又要不得罪了人”,把这种人刻画得入木三分。“好好先生”看似忠厚随和,实则毫无立场、混淆善恶,通过迎合世俗、伪装道德来博取名声,危害了真正的道德价值。我们研究许峰老师的诗歌诗学,倡导的就是中华民族流传了上千年传统美德的普世价值。

 7美景.png

三、九曲百折奔大海 炎黄一路唱凯旋

 

上次我们讲了许峰诗歌研究第三部《咏物悟道100首》赏析系列二十一章,留下了一个尾子没讲,因为这是一首难得的时代佳作,《黄河吟》这首诗写得意境高远、气势磅礴,写出了华夏母亲河的精气神,诗人把个人的情愫,完成了到家国叙事的诗学演进,这首诗也就化作了母亲河上民族记忆的精神图腾。我们重新来看许峰老师的《黄河吟》:

 

“巨龙飞腾下云天,护佑华夏数千年。

九曲百折奔大海,炎黄一路唱凯旋。”

 

诗歌有李白那样“不可一世的傲兀狂放,出人意表的想象夸张,使人震撼的气势力量”:“巨龙飞腾下云天,护佑华夏数千年”。却比李白的诗:“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的诗歌语言更凝练,感情真挚深切,内涵丰富。李白的诗仅局限于个人的人生际遇的感慨,许峰老师的诗歌却有很浓的家国情怀。所以这首诗,实际上已成了咏黄河同类诗词作品中的精品!

 

什么是诗词精品?我们曾在一些高档论坛和诗词讲座中有过探讨,我们认为:

 

“文学精品达到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文学作品的内容是作品描绘的艺术形象及通过艺术形象反映出来的社会生活、思想感情、各种意义,包括文学作品的题材和主题。文学作品的形式是作品表现内容时使用的各种方式、手段和作品的外在形态,包括文学作品的语言、体裁、结构和表现手法。内容要靠形式来表现,形式是为表现内容服务的。不同的形式适合不同的内容,不同的内容需要不同的形式来表现。二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内容好,但形式不好,不是成功的文学作品。形式好,但内容不好,也不是成功的文学作品。成功的文学作品必须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优秀的、杰出的文学作品则必须是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

 

什么是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简单地说,就是内容要很好,形式也要很好,内容通过形式得到了很好的表现,形式很好地适应了内容,二者完美结合。只有内容和形式高度统一的作品,才是优秀之作、杰出之作;只有内容和形式高度统一的作品,才是精品。诗词精品也是这样。就诗词来说,内容好体现在很多方面,如思想正确、深刻、独到,感情真挚、深厚、强烈,作品真实、深刻、广泛的反映了社会生活,揭示了社会、历史、人生的哲理,有强烈的真实性、突出的人民性、鲜明的时代性和高度的典型性,具有较强的认识价值、教育价值、审美价值等等。形式好也体现在很多方面,如艺术形象具体可感、鲜明生动,具有高度的个性化;体裁选择适当;语言形象、生动、准确、精炼、流畅,具有鲜明的音乐性;结构布局合理,主次分明,详略得当,该严谨时严谨,该灵活时而灵活,气脉清晰,驰张相宜;表现手法巧妙而丰富,等等。“

 

许峰老师的诗歌诗学,不但完美地具有了这些特点,还有很多目前我们还来不及掌握、来不及整理的先进文化理念。日后我们会根据时间的进度安排,进行一系列的挖掘整理,不断修改、完善、补充,以便为我国的诗歌文化,添上一颗明珠。

 4.png

四、善有心生自为佛 胜似梵音日绕梁

 

许峰老师的成功,就像吹响了春天的号角,旷野中的一声春雷,让一直沉睡的诗坛,带来新的憧憬,无疑也会成就很多的诗人作家。作为许诗的研究者,有几句话和文艺家们共勉:

 

(一)写作的语言,不妨大胆一点,惊世骇俗都没关系的,杜甫说:语不惊人死不休。但要“出新意于法度之中 ,寄妙理于豪放之外”。不同的文学种类、文学体裁有不同的特点:诗的基本特征是:高度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感情强烈,想象丰富,具有跳跃性,语言高度精炼,富有音乐美。这是诗歌的基本原理,也是许峰诗歌诗学已得到广泛公认和推崇的文学理论。

 

(二)立意新一点,最好有生活、时代的印痕。北宋时期,文风、书风因循守旧、出现怯弱乏力之貌。时为文坛领袖的欧阳修振臂一呼:“学书当自成一家之体,其模仿他人,谓之奴书。”其高弟苏轼同声附和:“颜公变法出新意”“我书意造本无法”,为北宋文风脱离唐轨旧辙束缚、开辟新路指明了方向。现在的文坛诗坛,这种风气仍在,新诗的“反传统““无厘头““无序无韵无形“和古典诗词中的“唯格律论“,都是两个极端,显然是不对的,都会对我国诗歌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如今许峰老师振臂一呼,“崇古不固古”“行文意为先”,为当代诗歌创作指明了方向。

 

(三)如果是诗论,细节具体一点,形象一点,证据充分一点,要经得起推敲,不能信口开河乱说。比如徐晋如教授说“新诗不是诗”,他认为诗就只有“格律诗“。这些虽然达到了“语不惊人死不休”言说的效果,但这种说法,就立不住脚。格律诗真正的成熟,产生于唐朝。那么唐朝以前的诗如何判定呢?!其中还包括《诗经》《楚辞》等这些中华文明的起源,也包括唐代那些杂言诗,是不是。还有,西方的诗是不是诗呢?!所以他的言论,就经不起推敲。

 

当然还有心宽一点,既能装进星辰大海,也能装进风刀雪剑。要知道,菩萨都是经过了千刀万剐的,这样,才能宁静,保持平和的心态,一切顺其自然,来者不拒,去者不求。在当今诗坛,毕竟达到许峰老师这般境界,有这般修为的大师级诗人如凤毛麟角。只有超然物外,才能宁静致远。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许峰诗歌诗学,就像一场场春雨,一场场春风。此刻,门外的雨点,淅淅沥沥,密密麻麻,夜幕下升起渐渐亮起的灯火,风里的诗情在马路上的水面跳起星星点点的浪花。春风摆渡,让所有支流,都能找到入海的通道,期待所有的诗人,都能春暖花开,璀璨夺目,芬芳馥郁,走向更为辽阔的远方!

下一章节,我们再讲!

 许峰照片3.png

许峰,1957年3月30日出生于湖北省蕲春县檀林镇界岭村一个农民家庭,1974年高中毕业后当过小学民办教师、大队团支书、党支部副书记。1976年12月入伍到兰州军区,历任战士、连队文书、团宣传股战士报道员、营部书记,师、军、军区司令部新闻干事,其间在解放军报社学习,当见习编辑一年,随军赴云南老山前线轮战半年,是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新闻系首届毕业学员。1988年年底,调广州军区某集团军宣传处任新闻干事,1993年转业,历任广东省惠州市委组织部科员、副科长、科长,市委督查办主任、市委办公室副主任兼督查办主任,市委副秘书长兼督查办主任。在部队18年从事新闻工作15年,自己独作和与人合作发表新闻、言论、诗歌、报告文学等作品1000余篇,其中110余篇获得兰州军区、广州军区和有关新闻媒体优秀作品奖。许峰的事迹曾以“我就是我”为题,被编入《军旅新闻方阵——全军优秀新闻干部风采录》一书,结集出版了《武都路133号》(报告文学集)、《留在绿色军营的记忆》(通讯集)、《许峰获奖新闻作品选》、诗集《咏物悟道100首》、诗集《中国百座名山题咏》、诗集《四季如歌》、诗论《许峰诗论》七本书。

邹中海图片.png 

作者简介:邹中海,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广东省文艺批评家协会会员,广东作家联盟编委会主编,广东省写作学会许峰诗歌研究院院长。央视诗歌《致敬钟南山》的抒写者。有多篇、首诗文获奖、馆藏、选进教辅和翻译为英、日、韩等文字。(组稿:洪新爱 王光兴)


广东省作家写作学会许峰诗歌院领导(新).png

                                                                                         值班总编辑:邱天


在线咨询
QQ:1030896568
新闻爆料
huaxiazaobao@126.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