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早报 >> 早报文学

怀念亲爱的爷爷(散文)

编辑:王光兴 发布时间:2025/04/08 来源:中国早报
分享到:

 

     湖北  王光兴(晓星)

  我亲爱的爷爷名字叫王文柱,中等身材,因为他待人和蔼可亲,心地善良,乐于助人,而且有一个令人羡慕的手艺——裁缝,人们都亲切地叫他“文柱妈妈”。他已经离开我们四十二年了,每当想起他,不由得热泪盈眶,浮想联翩,爷爷的音容笑貌始终浮现在我的眼前。

爷爷十分勤劳,生活简朴。从我记事起,就没见他睡过一个懒觉,每天凌晨四五点钟起床,打扫庭院,喂猪喂鸡,积肥垫圈,一切都打理得井井有条。他要求全家也是这样,用他的话说就是:早起三光,晚起三慌。爷爷还是当地的一名赫赫有名的裁缝师傅,无论是起风还是下雨,都要很早就步行去给别人家做衣服,晚上七八点钟才回家。每次回来时都会给我用手巾包两块腊鸡子或者腊鱼块,我都会爱不释手,吃得津津有味。在农村,每逢阴天下雨是人们最清闲的时候,或睡觉,或娱乐,可我就没见爷爷闲下过,他常说:晴天有晴天的活,阴天有阴天的活,不能贪玩呀!爷爷的慈爱和教诲是我终生难以忘怀的,爷爷对我们疼爱但不溺爱,他常教育我们的一句话就是:忠厚老实常常在。在行为举止上,他要求我们: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不允许吹口哨,不允许翘二郎腿,不允许说脏话,男孩不允许留长发,吃饭不允许吧嗒嘴。小时候他给我们讲的狼来了,卧冰求鲤,割肉救母,羊羔跪乳,乌鸦反哺,鞭打芦花的故事至今一直深深地影响着我们,他教会了我们许多做人的道理。

 缝补衣服照片.png

爷爷古道热肠,扶贫济困。他厉行节约,从不铺张浪费,能省的则省,穷富一样对待,特别是对弱势群体,他都能及时伸出援手,给人力所能及的帮助。爷爷和奶奶一生没有生儿育女,他们十分关心贫困人家,他们慷慨解囊,把当地的王云川、王运洪、朱元喜等贫穷孩子进行抚养,给他们吃的、穿的,让他们上学读书,还为他们成家立业,在当地群众的基础特别好,人们都信任他,亲切的称呼他“文柱妈妈”, 爷爷的付出得到了人们的回报。后来,爷爷和奶奶才从潜江抱养了一个孩子(母亲),含辛茹苦地把她抚养长大成人,经过别人牵线搭桥,也找到了在武汉当通信兵的爱人(父亲),又为他们成家立业,后来父亲成家后转业回到家乡当了一名大队干部,他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成为了大队书记。爷爷过日子很会打算,他常说:吃不穷,喝不穷,算计不到就受穷,并要求全家:吃饭穿衣亮家当,做什么事都要量力而行,经过爷爷的精打细算,我们家的生活像芝麻开花——节节高,一天比一天好。如今爷爷离开我们四十二年了,父母亲也离开我们快二十年了。我要告诉他们的是现在已经儿孙满堂,请你们放心,你们的儿子、孙子和重孙现在都过得很好,工作也认真,成绩很优异。

 松鹤.png

    爷爷不辞辛苦,挽救孙子。爷爷是弟弟的救命恩人,如果没有爷爷的辛勤付出,也许就没有了弟弟的生命。记得小时候,弟弟经常生病,由于父母十分忙碌,是爷爷一个人为他四处求医,忙碌奔波,都是爷爷一个人把弟弟背到后港医院、沙洋医院、沙市医院看病,有时住院就是一个多月,都是爷爷忙前跑后,喂药喂饭,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医生的精湛医术和治病救人,爷爷的精心护理和不辞劳苦,弟弟的病终于治愈了。如今,弟弟也成了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工作任劳任怨,呕心沥血,教书育人,为祖国培养了不计其数的优秀人才。为了感恩爷爷,弟弟将爷爷的坟墓用水泥修缮得完整无缺,以免生长一些小树杂草。每年清明节和春节,我们一家人都会去爷爷的坟墓前祭拜,深切怀念亲爱的爷爷。

乡间小路1.png

爷爷的一生是勤劳节俭、朴实善良、不辞辛苦、乐于助人、不求回报、任劳任怨的一生,他老人家留下的宝贵精神遗产将影响我们一辈子。永远激励我们勤奋工作、快乐生活。我们祈愿辛苦操劳一辈子的爷爷在天堂安息,祈祷爷爷保佑我们全家健康平安!永远幸福快乐!


 王光兴照片.png

作者简介:王光兴(晓星)生于1962年2月, 湖北荆门沙洋人,大学学历,中共党员,担任过小学教导主任、政教主任职务,中学高级教师,2022年2月退休。现任中国早报、中国农业网、人民基层在线、乡村振兴网记者、编辑。广东省写作学会许峰诗歌院总编,九江文学社副主编。同时荣获优秀记者编辑奖。湖北日报、楚天法治网、中国应急安全网、荆门新闻网、荆门文明网通讯员。已经发表新闻作品五千多篇,文学作品近百篇。六十多次评为镇级以上优秀教师,八十多次荣获国家、省、市级优秀记者、优秀编辑、优秀通讯员奖。

 

                                                                                           值班总编辑:贺文生


在线咨询
QQ:1030896568
新闻爆料
zhongguozaobao@126.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