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早报 >> 早报文学

记忆中的老宅

编辑:张国强 发布时间:2025/04/09 来源:中国早报网
分享到:

中国早报陕西讯 (通讯员    程艳艳)这是我出生的地方,在商州城北龙王庙七星村土塬上,山上只住了我家和大伯两家人。我在这里生活了二十多年。三间被烟熏黑的土房,一间快要倒塌的牛圈,还有门口垒的高高的麦秆垛,以及梨树下用粗麻绳栓的那个木制秋千架,就是我的整个童年记忆。

 微信图片_20250409172615.jpg

记忆最深的是那年夏天,父亲在院里用连枷打麦子,热的汗流浃背;母亲在屋里烧火做饭,烟熏火燎。而我趴在昏暗的炕上写作业。那个炎热的夏天,没有冰棍,没有西瓜,没有凉风,有的只是聒噪的蝉鸣和无休止的蛐蛐叫。

 微信图片_20250409172629.jpg

 小时候放学回家,母亲说得最多的不是让写作业,而是喂猪放牛。我们家养了两头猪三头牛,整个暑假的早上,都要早起去放牛。那个时候特别害怕,因为整个山坡就我一人赶着两头牛。而盛夏的树林特别茂密,牛埋头吃草,有时吃着吃着就跑远了,找不见了。我就急得哭,然后跑回来带爸妈一起去找。有时要翻几座山,走几十里路才能找到。以至于我现在做梦,还是会梦到我家的牛丢了,或者忘了喂猪。

 微信图片_20250409172641.jpg

 小时候家里没有钟表,所以不知道时间,上学都是听鸡叫的。我们家鸡叫第三遍的时候就是七点多了,该起床上学了。太阳照到灶火时就是该吃中午饭了。记得有一次,月亮又大又圆,照亮了整个院子,也照到了炕上。母亲突然醒来,以为要上学了,就喊我们起床。那晚月光明晃晃的,恍如白昼,我和姐姐顺着小路走到村里,再顺着大马路走到学校门口,大门都没开。于是我们就蹲在学校门口,冻的瑟瑟发抖。不知过了多久,月亮西沉,天空暗淡,然后一片漆黑,在然后东方泛起一片鱼肚白,天才蒙蒙亮。后来才知道我们起床的时候才五点多钟。

 

小时候家里也没有电视,每到傍晚,姐姐就带我去邻居家看电视,看完两集再摸黑回家。那时我总是喜欢去村子里玩,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山路上,仍然能找到回家的路。后来大伯家买了电视,夏天时就搬出来在院里看。我们铺着凉席,躺在上面,一边扇着扇子,一边看电视。那时的夜空真美,天空纯净,月光皎洁,星星眨眼,偶尔抓到飞过来的萤火虫,一只,两只,无数只,装到玻璃瓶里,放在漆黑的屋里,竟然有那么一丝光亮。

 微信图片_20250409172652.jpg

每到冬天的时候,最怕下雪了。因为一下雪,我们上学就难了。那条羊肠小道堆满厚厚的积雪,没走两步,就要滑摔跤。因为是下坡路,我们只能蹲下来,用手撑着一点一点往下挪,平时五六分钟的路程,一下雪就要走半小时。我们没有靴子、雨鞋。就穿着妈妈纳的棉窝窝,等我们走到山下村子里,鞋上已粘满了雪湿透了,然后一整天脚都在湿嗒嗒的鞋里面,冻麻木了。

 

 后来山上的房子拆了,母亲搬到了山下路边,车能开进院子,我们再也不用上山了。可是只要回老家,天气好的时候,我都会带孩子回老宅子看看。

 1744192176804611.jpg

 他们一路上看到最多的就是松鼠,在树林间窜来窜去。我会告诉他,我小时候晚上睡觉时家里老鼠成群,打架声此起彼伏。家里还有个木板床,睡得时候一翻身,就咯吱咯吱响。给孩子讲得时候,他们很好奇,也很羡慕我,说也想去外婆家看老鼠,可是老房子没了,那些场景再也看不到了。

 微信图片_20250409172711.jpg

房的右侧有一片竹园,竹子疯狂生长,现在已经长出了一片竹海,茂密丰盛。还有一棵高大的棕榈树,是父亲在的时候栽得,十几年了,现在枝繁叶茂。它的周围全长满了小小的棕榈,有十几个。


 那天带孩子上山,他们连爬带跑上来了,跪在断瓦残砖里玩。看着两个孩子玩的场景,有那么一瞬间,仿佛又回到了三十年前,我也是那样跪在地上玩泥巴,母亲坐在板凳上纳鞋底,父亲在院里修剪苹果树,瞬间泪眼模糊。好像很久都没有梦见父亲了。记忆中的父亲,还是慈祥的模样,爱打花花牌,喜欢喝茉莉花茶,喜欢种树养花。今年是他离开我们的第十年,一切好像都没变,一切好像又变了。 

微信图片_20250409172716.jpg

这个时候,屋后的白玉兰凋谢了,桃花开了,梨花也开了,红的红,白的白。还有几株山茱萸,开着黄色的花。路边的木瓜海棠在风中摇曳生姿。我想父亲一定看见了,这是他当年亲手栽的果树,如今已花开成海。他喜欢花草树木,一辈子都在种花栽树。此时它们已经枝繁叶茂,都开在他的坟前,他应该很欣慰吧!你的儿女们都很好,母亲也很好,你安息吧,你长眠,我常念!


值班总编辑    贺文生


在线咨询
QQ:1030896568
新闻爆料
zhongguozaobao@126.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