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早报 >> 深度透视

娄义华:为亚冬会的“黑色密码”欣喜

编辑:张国强 发布时间:2025/02/10 来源:中国早报网
分享到:

作者 娄义华


在银装素裹、广袤无垠的冬日画卷中,2025年哈尔滨亚洲冬季运动会(亚冬会)犹如一股和煦的春风,穿透了刺骨的寒风,将亚洲各国的冰雪健儿汇聚一堂,共同编织了一场速度与激情交织、技巧与艺术共鸣的冰雪梦幻。在这片璀璨的冰雪舞台上,“黑色密码”犹如一颗璀璨的星辰,不仅象征着突破与挑战的勇气,更是体育精神的一次绚烂绽放,举办地通过体育的社会实践促进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这里的“黑色密码”,并非暗藏玄机的密码,而是那些耀眼的金牌背后的“黑科技”,它们犹如夜空中最亮的星辰,照亮了亚洲冬季运动的新纪元,令人欢欣鼓舞。

 

为了这场体育盛事的隆重举办,各项保障措施犹如繁星点点,蕴含着无尽的创新与进步,尤其是科技创新的光芒,照亮了运动员、裁判员及服务人员的饮食起居、交通、通讯、比赛场馆等方方面面。这些幕后英雄,虽无摘金夺银的耀眼瞬间,却以默默无闻的奉献,铸就了亚冬会的坚实基石。

 

 举办洲际运动会,如何服务好来自亚洲各国的运动员,无疑是一项艰巨的挑战。既要彰显各国的个性风采,又要体现举办国的文化特色。在本届亚冬会上,黑龙江哈尔滨以其独特的东北美食,为运动员们献上了一场味蕾的盛宴。小鸡炖蘑菇、锅包肉、哈尔滨特有的红肠,以及东北铁锅炖、猪肉炖粉条、牛肉炖柿子、虾仁炖冻豆腐等美食,占据了美食榜单的三分之一。尤为值得一提的是,蔓越莓在这片黑土地上扎根生长,自2014年种植以来,历经十年的精心培育,如今已硕果累累。在政府与科研机构的共同努力下,15万粒蔓越莓种子搭乘航天器遨游太空,进行太空育种,开启了种子优选的华丽篇章。

 

时隔29年,哈尔滨再次迎来亚冬会的辉煌时刻。来自多所高校的“黑科技”加持,让比赛场馆焕发出智慧的光芒。本届亚冬会,不仅是一场体育的狂欢,更是一场科技的盛宴。从会“察言观色”的智能冰墙,到能“感知心跳”的互动地台;从“七十二变”的灯光秀场,到“耳听八方”的声控装置,黑科技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重新定义着冰雪运动的魅力。

 1739170557889311.jpg


结合人工智能技术,抗噪声语音通信技术的运用,让现场沟通变得清晰流畅,告别了嘈杂与喧嚣。另一项黑科技,让无人机在室内“慧眼如炬”,突破了室内卫星信号弱、无人机无法起飞的行业瓶颈。团队研发的5G+北斗室内外连续高精度定位技术,为赛事的安全管理及应急保障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支撑。

 

能源转型,为亚冬会提供了坚实的后盾。提及哈尔滨,大庆油田等黑色能源支柱赫然在目。然而,在新时代,这些黑色资源也在华丽转身,以另一种方式守护着亚冬会的顺利进行。场馆改用燃气,冰面晶莹剔透,完美无瑕。油气并举,新能源作为补充,为赛事提供了更多的清洁能源。

 

哈尔滨亚冬会的“科技名片”,还巧妙地隐藏在本届亚冬会的吉祥物里——限量版隐藏款盲盒手办“铝镁侠”滨滨和妮妮。它们与普通的吉祥物手办截然不同,除了身披银色的盔甲外,最引人注目的便是其底座。底座上镌刻着“共和国银色之柱”的字样,因为它们所采用的材料,与我国自主研发的C919大飞机翅膀的铝合金材料如出一辙。今年,造火箭、卫星的航空航天边角料得以循环利用,为哈尔滨第九届亚冬会贡献了2025个吉祥物底座,这份独特的礼物,将哈尔滨的科技与创新精神,传递给了每一位参与者。


“黑色密码”不仅是亚冬会上的一个个亮点,更是亚洲冬季运动发展历程中的重要里程碑。它们见证了历史的突破、文化的交融、技术的革新、梦想的传承,以及对未来的无限憧憬。每一次“黑色密码”的闪耀,都是对亚洲体育精神的一次颂扬,也是对所有冰雪爱好者的一次鼓舞。让我们共同期待,在未来的亚冬会乃至更广阔的舞台上,见证更多“黑色密码”的诞生,感受冰雪运动的魅力与力量。

  

    

值班总编辑    贺文生


在线咨询
QQ:1030896568
新闻爆料
huaxiazaobao@126.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