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早报 >> 早报文学 >> 组一

杨舟平《 家风的力量》

编辑:李凯 发布时间:2021/09/08 来源:中国早报网
分享到:

                  家风的力量

                  文/杨舟平


在我的理解中,家风就是门风,是一个家庭的风气、风格和风尚,是一个家庭的气质、修养、家庭成员的行为作风和精神长相,是给家中后人树立的无形的却又无处不在的价值准则。它与家大家小、贫穷富裕无关,但与家中长辈的德行有关。家风强调的是代际传承,好的家风是一个家庭、家族中的长辈言传身教晚辈如何做人——如何做个不祸害他人、社会,做个对家庭、社会有用,做个受人尊敬的人,是经过一代又一代薪火相传,相沿成习,晚辈一代代接受、熏陶、传承这种风气所形成的家庭、家族特有的氛围和成员身上散发出来的气相。一句话,家风就是祖上传下来的良好习气。


好的家风犹如美酒,醇厚飘香,对人对己对家对国有益,受人称道;不好的家风,就像瘟疫,人们躲犹不及,害人害己害社会。家风好坏,决定儿女成败。家风从无形之中、细微之处,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下一代。其实,每个人,每个家庭、家族最初的愿望都是好的,谁都希望子女成龙成凤,因为“人之初,性本善”嘛!但随着子女的成长,子女后天的努力,家长的耐心、修为、见识,再加上社会诸多因素、客观条件的影响,优秀家长排除万难,坚守、坚持了初心,而且一以贯之地用自己的言行打动、精心教化孩子,慢慢地,孩子的不良习气纠正了,好的品行保留了,孩子逐渐成器了,这就是好家风的力量。相反,那些不好的家风,就像一棵派不上用场的病树成长的故事一样,主人懒得浇水、剪枝、施肥,放任自流、纵情疯长、死活不闻不问,甚或主人的恶习恶行还会时不时妨碍“树”的长高长直,“树”在这样的环境氛围下成长,成材成了偶然,长成废“树”成了必然。而对于人,“人习苟且非一日”,放任甚至放纵、长辈身不正言不顺导致的结果,晚辈大多成为家庭、家族的恐怖和耻辱、社会的累赘和包袱,这是不好的家风酿成的悲剧,家风败坏的结果。正所谓“家风不正邪气重!”“家门不幸出孽子!”可见,优良的家风支撑着家庭的和谐与平安,塑造者家庭成员的高尚品格与良好行为。家风的好坏,才是孩子幸福人生的根本保障。

大的、远的不说,就说说我的家庭。我的家庭、家族是一个很普通的平民之家,我的祖父去世早,我一生下来就没见过,祖母活了87岁,无疾而终。祖母不识字,最大的特点是勤劳、节俭、宽恕、整洁。在我的印象中,祖母踮着三寸金莲,一刻也不闲着,去世前一天还坚持下地劳作,在家里也是忙个不停,自己一直动手做饭,把简陋的房间整天清扫得一尘不染。祖父在父亲十多岁时就去世了,祖母守寡拉扯了父亲兄弟三人长大,受尽了村人的白眼,但祖母从未与街坊邻居争吵过。祖母的这种身教,深刻地影响着我的父亲,父亲长大后当兵服役7年,复员后作了一名乡村教师直至退休。我的母亲受过中等师范教育,外祖父是名老中医,母亲父亲从小就教我读书识字算数、背唐诗、学绘画、练书法。常常教诲我们姐弟三人:从小树立做大事的目标,长大后要走出家乡,走正道,懂感恩,能吃苦吃亏,不依靠别人,流自己的汗,走自己的路,不要围绕家里的锅台转。


母亲在古稀之年离开了我们,父亲如今也已耄耋之年了,父母亲勤劳、守信、豁达、乐观、知足、俭朴、不沾公家和私人便宜的品格,深深地影响着我们姐弟三人。我们虽都平凡如草芥,各自干着一份很小的公差,离父母期望的“做大事”相差甚远,但我们干得认真、从容、兢兢业业、无怨无悔,对得起每月的薪水。薪水虽然不高,但我们觉得足以养家糊口,所以,我们都很满足,姐弟三人一直很和睦、团结,相互牵挂。

回望当年,当女儿一生下来,我就和妻子一手抚育她成长,并和妻子约定:要当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女儿从上幼儿园起,我就给她立了十六字规矩:“按时到校,不能撒谎,说到做到,热爱同学。”女儿一路求学,我就一路用这十六字要求她,女儿也没有辜负我对她的期许,大学毕业后顺利在一家省级媒体单位上班,事实证明:我对女儿的教育方向没有错,在我们这个家庭气氛下成长,女儿至少养成了诚实、自强、感恩、善良的品格。


 我国的名门望族曾氏、钱氏两大家族,他们家风的精髓是:善、勤、学、和四个字。好家风代代相传,承传了数百年甚至上千年,一次次打破了富不过三代的神话。一个家庭良好的风气应该是 :为老尊、为少恭、相谦让。再加上几十年如一日,上一代传给下一代,数代人共同遵守,而不是由外来力量强制,如此,逐渐形成了习惯,涵养成习气,积淀成了家训,这就形成了好的家风,从而影响甚至带动了一域民风,整个社会也会蔚然成风。不论我国古代乡村社会中德高望重的族长的言传身教乃至现代家乡贤达的头雁效应,他们对一地家风的培育和影响都不言而喻。

当然,家风还涉及道德和法律问题,好的家风首先应符合道德底线、公序良俗、与时俱进和不违背法律红线,着眼造福社会,积极向上。端蒙养、重家教、传家风,是我们这个民族一直以来的优良传统。不管是流传后世的经典之作《颜氏家训》、诸葛亮的《诫子书》还是《朱子家训》《曾国藩家书》、抑或“一门三进士,五子四登科”的家风辉煌,这些家规家训家风无不是祖上对家族内人的行为规范,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对后人修身齐家的指南。


世家门第家风深厚,影响深远;寻常百姓家风朴素,简单管用。家风好,家才能好,家族才能兴旺,才能为社会培育好公民。家风正,则民风淳。目前,家庭单元的缩小化是发展趋势,但再小也有家庭,也有家风存在的意义,因为家庭永远是社会的最小细胞和构成基础。传统家风不但有宗族特点,还有社会特点。“家风”正,则能安居乐业;“国风”正,则能兴国安邦。从这点讲,家风对国家、社会、民族的影响也是很大的,大到民族兴衰、国家存亡、社会发展,这绝不是夸大其词和危言耸听。

好家风永远是一代代传递,家训一辈辈谨记,家规一世世遵循,家教一天天严格,如此“润物细无声”般的滋养、践行。那么,这个家、这个家族、社会就会兴旺,每个人的梦想就会越来越接近现实。

别让家风成为“一阵风”,徒留下“古风不再”的感慨。重提家风,源头清澈了,就能涵养好民风、社风、世风。


作者简介:


杨舟平,陕西凤翔人,高级法官,宝鸡市凤翔区法院高级法官、副院长,中国散文学会、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宝鸡市作家协会理事,出版有散文集《情关风月》等。



在线咨询
QQ:1030896568
新闻爆料
huaxiazaobao@126.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