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热新闻
查看手机网站
散文|我与“石山田塘”
原创:谭文革
年少时,我读过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山居秋暝》诗,对“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一句特别的喜爱,也很有切身体会。
小时候我常与小伙伴们上山放牛、砍柴或玩耍,屋后的山上松树特别多,我们在山上玩得欢,有时天黑了,月亮升了起来,这时才想着回家,因而我对“明月松间照”的体会很深。
后山的山腰处有一口山塘和一条小溪,潺潺的溪水从青石上流过,清清亮亮的。牛口渴了,常去小溪里饮水;我和小伙伴们口渴了,也会去小溪边喝水。
我从小就喜爱那山、那石、那水塘。老家屋前有一片很大的田野,叫磨石垅,大概有上百亩水田,也有少量的菜地。那里有我家的水田和菜地。
很小的时候,我常陪爷爷去田野放牛;后来我参与农业生产,每年一度的“双抢”劳动从未缺席过。田野中有涟水河,河水清澈干净,到了夏天,我和小伙伴们常下河游泳。
我喜爱这片田野,生于此长于此,永远无法忘记。那里是我儿时的乐园和永远的精神家园。
我爱石、山、田、塘。我的人生似乎注定了我的工作轨迹,我是离不开那石、山、田、塘的。
我工作的第一站是金石法庭。1989年8月,我正式去金石法庭报到,金石法庭是涟源法院最边远的法庭,那时管辖金石、常林、灌湄三个乡。
“金”,我未曾看到过;“石”那里却有不少,尤其灌湄乡山多石头多。我负责办理灌湄乡范围的民事案件,灌湄相对边远,石头又多,但没关系,我是喜爱石头的。
我工作的第二站是斗笠山法庭。1991年3月,我调斗笠山法庭工作,刚离开“石”,又上了“山”,这也许是巧合,也许是命运的安排。斗笠山法庭管辖斗笠山镇和甘溪乡,后来又管辖水洞底镇和新禾乡,总之那里确实山多。
我工作的第三站是石马山法庭。1995年正月,我从斗笠山法庭调石马山法庭任庭长,该庭管辖石马山镇,人口有八万多,其地形呢?还是山多,有名的山有马头山、崩石山等。我刚离开“山”,又上“山”,看来我与山确实有缘,我还须在“山”上呆一段时间。
我工作的第四站是蓝田法庭。2000年正月,城区的蓝田、石马山、六亩塘三个法庭合并成蓝田中心法庭,我任庭长。
管辖区大多是农村,农村田野多。我常下乡办案,走村串户,穿过宽阔的田野,虽然很辛苦,但很接地气。田野是我喜爱的,当然那里也有许多的“塘”。
我工作的第五站是法院机关。2002年正月,我任党组成员、副院长,当时法院机关位于蓝田办事处的光明山旁,那里有“田”和“山”。
2005年底,法院机关搬迁至六亩塘镇三步桥村。这里是我的家乡,三步桥村原叫磨石村,更早时叫磨石大队,前不久与温田村合并为六亩塘村。又有“塘”,又有“石”,又有“田”。
我今年五十又一了,准备在这里再干九年,之后就退休了。
我工作过的地方,有“石”有“山”,有“田”有“塘”,这是我过去的工作轨迹,也是我人生的部分轨迹,也许早注定了。我无法回避,也无法改变,不过我很乐意,因我从小就喜爱石、山、田、塘等美丽的自然元素 。
(写于2018年12月9日)
相关推荐